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3期

從“儀式觀”看真人秀電視節目與名人文化【7】

李  黎

2014年03月04日17:1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四)媒介儀式

在涂爾干、特納、布迪厄等學者儀式理論的基礎上,尼克?寇德瑞(Couldry, N.)圍繞著媒體行為的儀式層面發展了更加具體的理論。他創造的術語“媒介儀式”將人們的注意力重新轉移到認識儀式與媒體行為之間的關系上。媒介儀式是基於這樣的假設:“社會有一個中心”,媒體能夠通過重現現實將人們帶到“社會的中心”[13]。他認為媒介儀式是圍繞著與媒體相關的分類及界限而組織的正式化的行為,其表演的框架或暗示著與更廣泛的與媒體相關的價值觀相聯系。它涉及媒體空間中進行的儀式化行為,確認社會階層的合法化過程,媒體與非媒體世界及媒體相關的類別之間的界限存在。

此外,寇德瑞(Couldry, N.)認為在媒體飽和的當代世界中,人們不能忽視“儀式”與“象征性權力/符號權力”(symbolic power)之間的關系[13]。如他所陳述的那樣,媒體機構被認為是具有重現社會現實的能力,並在這個過程中分配社會權利﹔換句話說,這也正是媒體機構的“象征性符號權利”的體現。“媒介化中心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mediated centre)詮釋了媒體作為一種“機構”的“象征性符號權力”。它暗示著媒體與社會的“中心”有著“特權關系”。媒體的重現使媒體當中的事物與媒體外的事物之間的等級差異自然化。而且,媒體機構的“象征性符號權利”強化了媒體的特殊地位。

將媒體行為視為與儀式相關的行為,寇德瑞(Couldry, N.)對真人秀電視的討論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首先,他對真人秀電視節目所聲稱的“呈現現實”表示懷疑。他提到了另一術語:“現場感”(liveness)。“現場感”的“儀式”意義暗含了媒體所聲稱的將人們帶到正在發生的社會現實裡。寇德瑞指出真人秀電視節目所宣稱的“呈現現實”跟“現場感”的意義一樣。真人秀電視節目“呈現現實”的主旨突出了“媒體是將人們帶入現實的特權接入點”這個假設。除此之外,他認為真人秀電視節目中的普通參賽者展現了他們想要進入“社會中心”並逐漸轉變成“名人”獲得更高身份地位的訴求。所有的這些現象似乎都論証了媒體作為劃分社會分類並強化“普通人”與“名人”之間界限的“象征性符號權力”。

《中國好聲音》中的普通參賽者可以被視為“呈現真實”的確認,並能夠展現出從“普通人”到“名人”這一身份改變的過程。通過強化“媒體中世界”與“媒體外世界”的等級差異,真人秀節目似乎將參賽者帶入了“社會的中心”並逐漸的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在他們參加這個真人秀節目之前,他們微不足道﹔然而參與節目之后,他們似乎走入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更美好的世界中。但是,寇德瑞認為真人秀電視節目中普通人逐漸名聲大噪的過程並不是顯示媒體的民主功能而是展現了媒體產品生產過程的“去神秘化”。

此外,《我是歌手》中資深歌手的參與也使“媒體化的社會中心”這個假設自然化,即:繼續節目中的表演比淘汰出局更加有意義。所有的參賽歌手都竭盡所能的給觀眾帶來完美的表演希望獲得更多的現場觀眾投票,從而不被淘汰出局繼續留在節目中表演。《我是歌手》中的參賽歌手黃綺珊很好的詮釋了媒體將人們帶入“社會中心”的宣稱。在參與該節目之前,她僅僅為音樂行業中的少數人所知,然而參加節目后,幾乎全中國所有的人都通過每期一首歌的時間知道了她的存在。真人秀電視節目肯定了媒體將“名人”重新帶回“社會中心”並且以無意識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修復其日益衰退的名氣的能力。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