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6期

主體視域中的時評論據分類研究【2】

杜 濤

2014年06月10日13:37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調查研究型論據

傳統的評論研究注重評論者知識的積累,強調日積月累之功,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時評自身的發展、多領域的滲透以及多元化的論題,決定了評論者必須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料。這個功夫,不是光憑個人積累和腦筋的記憶力可以完成的,必須利用科學的方法,對論題進行調查研究,更有效率地發現並尋找到與論題相關的論據。

如果把調查研究型論據進一步細分,可以分為一手論據和二手論據。一手論據是那些在新聞事件發生或調查時所產生的資料,主要來自評論者的親身調查。包括採訪資料、現場照片、影像紀錄、廣播錄音、証人証詞等。二手論據是與新聞事件或所論現象相關的、他人制作的資料,主要來自評論者的文獻研究。包括關於某個新聞事件、人物或社會現象的書籍、論文、網頁、文件,由他人記述實際見聞所做的訪問或傳記等。

通過親身來到新聞發生地進行採訪,從而獲得一手論據,這是西方評論者已經習以為常的做法。如美國學者芬克所說,這樣做可以為評論提供“附加值”[2]。仍以《紐約時報》專欄評論家克裡斯托弗為例。他不僅生活閱歷豐富,還多次在重大事件中獲得直接採訪機會。2011年2月,埃及和巴林發生動蕩。他先是來到新聞事件的中心——埃及開羅的塔拉廣場採訪,撰寫了專欄評論並發回了現場照片﹔隨后,他來到另一個新聞事件中心巴林進行採訪,撰寫了專欄評論《在巴林,子彈在飛》(In Bahrain, the Bullets Fly)。2011年8月,利比亞局勢動蕩之際,他又來到的黎波裡採訪並撰寫了專欄評論。這些採訪雖然未必能保証其評論的公正客觀,但至少可以為他的寫作提供豐富的一手資料,同時向受眾暗示:他在這個問題上更有發言權。

與此相比,國內的媒體評論員鮮有採訪機會。多位學者提出應給予評論員採訪機會或建立相應機制保証評論員獲得一手論據。如趙振宇教授提出應建立新形勢下的評論記者工作機制,即融記者和評論員於一體,由評論記者完成對新聞事實的採制和評論的寫作[3]。這一問題已引起國內評論界的關注並有所行動。

對於國內的評論者來說,即使沒有採訪機會,進行一些調查也會為評論提供一手資料。如2010年8月間,有媒體對國內某旅游景點門票價格上漲提出批評,提出“埃及金字塔對本國人隻收相當於人民幣1.3元的門票”。媒體人高明勇對此感到懷疑,他通過網絡搜索、致電旅行社和埃及駐華大使館,查明這個論據與事實不符:埃及本國國民進入金字塔景區的費用約合人民幣75元左右[4]。作者的評論正因為使用了調查結果作論據,才使事實更清楚,受眾也會更加認同。

二手論據多來自文獻研究。這一研究方式在現代時評寫作中越來越重要。如學者李希光所說,評論者需要具備“深入文獻研究的能力”。每個人的知識結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專業領域,也並非樣樣精通。評論者應有研究能力,在評論中綜合運用新獲得的知識[5]。時評的論題領域遍及社會各個層面,評論者不可能全部知曉﹔評論者再勤奮,對於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領域,也很難有深厚的積累。現實的應對之策是:評論者除了要知識淵博、博聞強記、勤於積累之外,應樹立一種研究思路,廣泛吸收前人智慧,在此基礎上立論和論証。

現代大型媒體,一般都會擁有一個規模宏大的資料室,幫助記者編輯和評論員查找資料,以協助完成報道和評論任務。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專業知識的搜索相對容易,這為評論者尋找論據提供了方便,當然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科學》雜志2011年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人與外部的交互記憶,信息被存儲在自身之外,人們更多的是記住信息的位置,而不是記住信息本身,被稱之為Google效應[6]。換句話說,評論者本人未必要擁有太多的論據資料,但是,必須知道到哪裡能夠獲得這些資料。

時評中的二手論據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信息總量豐富。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各種信息和數據形成信息的海洋,任何專業領域、相關話題都隱藏其中,真正可謂“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二是查找不易。這些有效信息分散在圖書館、資料庫和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如何迅速有效地把它們找出來,需要評論者掌握搜索技術,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三是二手論據一般來說屬於公共信息,人人皆可獲取。評論者使用二手論據的優勢不在於其獨特性,而在於對它們的理解和整合,即評論者是否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研究文獻融會貫通。這對評論者的研究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三、研究論據的查找

通過文獻研究獲得論據,需要評論者通過科學、認真的查找來獲得前人關於所要評論論題的論述,如書籍、論文、研究報告、統計數據等,要求評論者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一)研究論據的資源

在知識爆炸的網絡時代,時評作者可以獲得研究論據的信息資源眾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圖書館資源

在可能的情況下,評論者可以通過《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在圖書館中找到與論題相關的書籍。通過網絡,也可以訪問各圖書館的聯機公共檢索目錄(Online Public Catalog,簡稱OPAC)。隻需登錄圖書館網站,進入“聯機公共書目查詢”或“館藏書目數據庫檢索”即可查詢圖書館藏書。

2.互聯網資源

在搜索引擎的強大威力下,互聯網可以快速地為查詢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有優勢有時候也是劣勢。由於互聯網信息來源龐雜,正式與非正式信息及其交叉渠道共存,信息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因此在甄別信息有效性方面給檢索者帶來很大的挑戰。

除了提高網絡素養和熟練使用搜索引擎之外,評論者要盡可能熟悉所評論的領域的網絡資源。如通過中國政府網頁(http://www.cei.gov.cn/govinfo/)鏈接到各政府部門網站,可檢索到大量的有關信息﹔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可以獲取各年、月社會經濟指標等統計數據等﹔通過新華網等新聞媒體網站可以獲取免費新聞信息及各領域動態信息。評論者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專題信息,如中文的百度、搜狗,英文的Yahoo、Alta、Vista、Deja News,專業的Google Scholar、Philes、medscape等[8]。

3.專業學術數據庫資源

相比互聯網上資料的良莠不齊,專業學術數據庫匯集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這些資料難以在互聯網上被檢測到。這些數據庫的用戶為了獲得服務必須支付一定的費用。現在一些教育研究機構可以向社會提供服務,如中國國家圖書館(http://www.nlc.gov.cn/)就向社會公開了大量資源,隻要辦理讀者卡(免費)的用戶,登錄后就可接觸大量中外文數據庫並在線閱讀一些學術著作、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

如中國知網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使用最為廣泛。中國知網數據庫包括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等,可以對海量數據進行簡單或高級檢索。

一些國外數據庫也包含著重要的信息資源。較為優秀的英文數據庫有EBSCO、PROQUEST、SAGE數據庫等。EBSCO數據庫經管類的文獻比較全,多為權威期刊,且大多能查到全文。PROQUEST系列(尤其是ABI和ARL)是非常好的數據庫,特點是比較全面,期刊追溯時間長,但有時隻有題錄,沒有原文。SAGE數據庫涉及商業、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醫藥學等學科,同時包括特殊學科研究的數據庫等內容。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