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物塑造:散點式人物形象與青春群像
“青春片散文式的結構、沖突緩和的敘事節奏、感傷浪漫的情節設置在使人物具有群像色彩性,青春往往離不開幾個元素,公敵、異性、懵懂、遺憾等等。但是影片不能依賴一個人來完成所有的元素,青春片不會像《阿甘正傳》一樣用一個人的命運來闡釋主題,它往往依賴於青春群像。[4]”群像式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途徑有兩種,第一種是“公敵”的出現,來自外界的壓力把人物凝結在一起,這種“公敵”也可以是象征性不可抗力的存在。第二種情況是給角色一個本身具有價值的“身份概念”,成功的青春成長類型影片中,主角所經歷的與它們本身的身份,是和電影的整個情懷上融為一體的。很多關鍵的情節,都是在抒情、敘事、塑造人物三者的交匯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有許多這種觸人心弦的交匯點,例如柯景騰對沈佳宜故作老派的姿態不屑一顧,卻在沈佳宜沒有帶英語課本的時候,伸出援手把自己的英語課本給沈佳宜,解除了沈佳宜的困境,自己被英語老師罰舉凳跳。這是兩個人關系轉好的一個結點,沈佳宜開始對柯景騰有好感並幫助他學習,同時影片也將柯景騰外表不羈內心細膩的人物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此處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塑造人物性格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較《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的人物群像凝聚力較弱,人物形象相對臉譜化,人物形象鮮明卻不深刻,如木偶一般被導演提溜到熒幕前,演完一場戲再放在一邊。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影片敘事角度問題,《致青春》不似《那些年》由主角柯景騰的視角來統領整個敘事,時而是全知視角,時而是女主角視角,時而是阮莞視角,時而是黎維娟視角,人物境遇在人物對話中展現或借助閃回等電影技法。這種混亂的敘事視角消解了角色性格與電影情節、電影情懷之間的關聯。
四、導演風格:新晉女導演與文化嬉皮士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趙薇的處女導演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九把刀的真實故事改編,也是自己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兩部電影都是處女作,但是他們各自獨特的視角一定會讓影片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鄭微的性格古靈精怪、活潑任性,鄭微在確定對陳孝正的感情后糾纏不休,在圖書館鄭微調皮乖張的向陳孝正宣布,“從今以后,你要是說不喜歡我,意思就是說,我喜歡你喜歡的不得了﹔你要是說,你煩不煩呀,意思就是說,你真漂亮……”很多觀眾看到的是“小燕子”的復活,或多或少都存在趙薇自身對鄭微這個角色的投射。趙薇作為女導演,會在影片中體現更多溫情和浪漫主義的元素。鄭微與陳孝正的感情峰回路轉柳暗花明時,觀眾從鄭微的主觀視角看到了腳上的一雙水晶鞋,隱喻鄭微終於如童話故事裡面的灰姑娘一般得到了來之不易的愛情,鄭微心中滿心歡喜,雀躍不已。鄭微與陳孝正接吻時背倚大樹,周圍螢火虫漫天飛舞,營造出一種唯美浪漫的童話世界。但是,唯美浪漫是女性導演呈現的一面,她的另一面就是多愁善感、繾綣柔情。電影突破青春電影固有的路線,把影片的結局推向幻滅的情結。整部電影主要是敘事各個主人公的愛情,但是每個主人公幾乎都經歷了忽視、背叛、拋棄,陳孝正自私自利為前程背棄單純的校園愛情﹔鄭微被陳孝正拋棄卻也沒有回應林靜的感情﹔阮莞為愛赴約,生命和愛情卻戛然而止﹔林靜自私狹隘將父輩的錯誤投射到無辜的鄭微上,又辜負施潔的一往情深﹔張開甘做配角懦弱地沉靜在自戀的自我犧牲中……這種包含悲情主義色彩的結局絕不是九把刀會描繪的青春。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一個摻雜了很多元素的混合體——寄托了20世紀70年代末的這代生人的獨特思維方式和人生觀,同時又在愛情理解的層面,做出了和以往截然不同的闡釋。從筆者的角度看,一方面,九把刀無論在原著小說裡還是電影作品裡,都流露出了濃重的自戀意味,例如沈佳宜問“你有沒有聽說最近的傳說”,柯景騰會回答“我很帥這件事情已經變成傳說了噢”,讓人忍俊不禁。另一方面,他對於青澀的濃厚的學生時代曖昧情感的細膩講述,又直指人心,就像是對我們往日歲月的真實還原。純粹而熾熱的青春回憶、極會講故事的豐富想象力,並不算豐滿的人生閱歷、加之相對平白朴實的電影技巧,四者矛盾地結合在一起。
從以上四個角度分析,這兩部青春片風格鮮明,具有各自的特點,並不存在孰優孰劣的爭論,無論是青春將至還是翩然而去的觀眾,都不大願意用“好”或者“不好”等評價性詞匯來形容青春紀實電影,隻會用“喜歡”或者“不喜歡”等情感詞匯來描述,因為這種群像式的電影會讓觀眾或多或少找尋到自己的影子。內地和台灣的青春片或許可以相互借鑒,各取所長,促進青春類型片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袁蕾.台灣電影已死[N].21世紀環球報道·明星周刊,2002-11-22.
[2] 宗俊偉.青春電影的青春化敘述時態——以近期三部青春電影為例[J].名作欣賞:鑒賞版(上旬),2013(9).
[3] 孫慰川.寫實主義影音風格:從缺失到建構和發展——論1950年代至今台灣電影影音風格的遞嬗[J].藝術百家,2008(9).
[4] 孫慰川.當代台灣電影[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