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藝術生產理論看網絡文化的特點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像其他法蘭克福學派成員一樣,對大眾文化予以特別關注。但他與其他法蘭克福學派成員(如阿多諾、馬爾庫塞等)對大眾文化的持尖利批判的態度不同,他是從技術層面角度分析著手,論証了古典藝術“光暈”的消失以及對用先進現代化技術為手段進行大量復制的現代藝術的肯定和支持。因此他獨特的藝術生產理論無疑可以很好地說明當今網絡文化的全新特征。
本雅明在《作為生產者的作者》(the Author as Producer)一文中首次明確闡述了“藝術生產”的概念,並討論了藝術生產中作者與讀者的關系問題。本雅明認為,同物質生產一樣,文化藝術也是由生產者、消費者、生產技術、產品等因素所構成的。在這裡,藝術作品的作者就是生產者,他通過一定的生產技術(藝術技巧)產出藝術作品(產品),以此來滿足作為消費者的讀者群體的需要。而文化藝術不斷向前進步就是文化藝術生產力與其生產關系二者矛盾作用的結果。“當藝術生產關系與藝術生產力發生矛盾,阻礙生產力發展時,就會出現藝術上的革命,新的藝術技巧就會產生,打破舊的藝術生產關系,把藝術推向前進。[4]”所以,文化藝術生產中的藝術技巧(相當於生產技術)就是藝術生產理論中的決定性因素。而網絡之所以能取代傳統報紙電視等媒體,就是因為網絡文化中的藝術生產技巧要先進於傳統媒介。下面筆者試用藝術生產理論來具體分析網絡文化所展現出的新特征。
得益於網絡媒介作為其基礎性的藝術生產技巧,網絡文化實現了藝術的生產與消費的融合、作者與讀者的統一。如果沒有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網絡文化就不可能出現,而沒有網絡技術的支持,網絡文化也不可能區別於傳統文化。像傳統的報紙、雜志、電視等媒介其中的藝術生產關系是作為生產者的作者與作為消費者的讀者的互相分離為模式的:我們回想在不久之前,我們還是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進行文化交流的。那時,作者隻負責藝術創作,集中精力從事於精神生產。然后媒體工作者如記者編輯等去聯系作者,得到作者的作品,再通過印刷、錄制等方式將作者的精神生產凝固為一種得以傳播的作品。最后讀者通過閱讀報紙雜志,觀看電視等手段來“消費”這些藝術產品。整個文化藝術的生產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割裂為三部分的,即作者的創作階段、媒體的傳播階段和讀者的接受階段。三個階段相對的各自獨立,互相之間少有影響或聯系。這就說明在過去,作者是生產者,讀者是消費者,二者的地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他們之間的生產關系也是固定不變的。
但是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傳統的生產關系模式,正如本雅明所說:“如果這個工具能使更多的消費者轉變成生產者,即把讀者和觀察者轉變成創作的合作者,這個工具就越佳。[5]”網絡正是這樣的一個工具,它使得讀者群體開始從消費者慢慢轉變為生產者,最終實現了網絡文化中生產與消費的融合。在網絡中讀者亦不單單是被動的作品接受者,讀者可以直接同作者探討作品甚至參與到創作之中,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可以說此時作者也是讀者,讀者也是作者,二者關系真正成為了一種互為主體性的關系。這種互為主體性的關系可以從兩個方面做以解讀:
首先是作者與讀者層面上的,表現為二者圍繞著作品所顯現出的參與性。這種參與性是圍繞著作品而展開的。因為在過去,作品並非是一個溝通作者與讀者的橋梁(僅有的溝通就是極少數讀者有幸與作者進行書信往來),在作者創作作品時,作品對於讀者來說是缺席的,讀者不可能知道作者的創作計劃﹔而等作品到了讀者手裡,作品對於作者來說就成了缺席的,作者不能及時了解到讀者對作品的反響。而在網絡世界裡,圍繞著作品,讀者與作者共同參與構建,二者以參與性的方式去進行藝術生產。例如現在許多導演都喜歡將自己的拍片計劃與進度放在主頁上與粉絲分享,並通過與粉絲交流而發現新的靈感重新運用到拍攝之中。另外,現在很多作者的作品也有一種開放式的結局,充分地讓讀者自行決定作品的走向。這些都是網絡使得作者與讀者圍繞著作品而積極參與的體現。
其次是讀者與讀者層面上的,表現為讀者群體之間的互動性。例如,過去任何一種媒介從來沒有像網絡這樣快捷便利地將各式各樣的愛好者不分國度的聚集在一起。在過去,如果你喜歡讀書,或許你可以參加某出版社的讀者俱樂部,定期領取讀物以及參加交流會。
但是現在,你隻需在搜索引擎上鍵入你感興趣的關鍵字,就可以迅速鍵入任何一個興趣小組,同組員們進行交流討論。而這種讀者與讀者在貼吧、論壇或者小組之間的互動性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交流心得體驗,它更具有一種創造性,例如小說愛好者之間不僅交流關於某作品的感想,他們也會創作同人小說。因此這種互動性的過程和結果也是進行藝術生產的一種方式,同樣會產出文化藝術作品。
正是以上這些新特征使得網絡文化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也是我們更加確信未來網絡文化必然會發展成為具有主導地位的文化意識形態。但是在網絡文化的發展中,我們還應該注意一些問題。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