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達方式
(一)語言簡潔明快
對農廣播節目的採編人員要注意盡量使用簡潔、一聽就懂的口語、大白話。特別是記者在做直播連線或是口頭報道的時候,要把話說的清楚明白,不避諱使用俗語、土語等,且注意語速不能過快,說到一些科技信息知識或是聯系方式時要注意用慢語速,甚至是記錄語速,以方便農民聽眾記錄下所需要的信息。
(二)不說外行話
農業作為科學的一個分支,有很多專有名詞或專業術語,如果非農專業出身的記者不懂這些專有名詞或專業術語,在採訪中說了外行話,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採訪的效果。因此,作為對農廣播節目的記者,在平時要注意積累各種農業知識,在採訪中要用農民聽得懂的語言說行話,以增強溝通效果,達到理想的採訪狀態。
(三)真實還原再現採訪對象
對農廣播節目的核心受眾是廣大農民聽眾,因此在節目制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留採訪錄音的原汁原味。除了非常不清晰的錄音外,盡量多出採訪對象的語言,不避諱、不舍棄“土”語。不要因為採訪對象的語言過土或是當地話,就在出了兩三句音響之后壓低混播出記者或主持人的聲音,這就喪失了對農廣播的“農”味。
(四)內容表達直率
對農廣播節目要注意信息的密集度適中,不要有過厚的“殼”,保留最低限度的“必要冗余”[1]即可。每條信息要條分縷析,把信息要點說明即可,無需一些冠冕堂皇的廢話。信息越清楚越簡單明了,越容易讓農民聽眾聽懂、記住。
(五)語氣表達情真意切
對農廣播的受眾群體是農民,由於受自身客觀條件的限制,對農廣播的採編人員要增強與農民的溝通交流,在語言表達上要做到情真意切,增強表達中的“對象感”。切實在心裡將農民聽眾當作朋友,用感情與他們交流,避免出現情感和語氣“兩張皮”的狀況。
(六)表達形式多樣化
對農廣播的受眾知識文化水平非常有限,因此節目的表達方式可以多樣化,以此來提高聽眾的收聽注意力。如可以在節目中加入擬人化的角色﹔設置虛擬主持人﹔可以設置一個模擬的家庭院落生活,以廣播短劇的形式來反映聽眾熟悉的農村生活﹔制作播出農村題材的廣播劇﹔在節目中添加快板、評書等曲藝形式等。充分利用廣播的音響效果,引進各種可能的音響元素,創造出多種聲音共同存在的豐富形式,勢必可以不斷擴大受眾面,從而吸引眾多潛在受眾轉化為忠實受眾。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