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6期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雪崩》為什麼引起新聞界震動【2】

陳力丹 向笑楚 穆雨薇

2014年07月14日16:24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穆雨薇:關於《雪崩》的褒貶不一的評價

《雪崩》為沉寂已久的傳統媒體走出困境帶來了新的生機。當很多報社都將網絡媒體當成紙質媒體的復制品時,《雪崩》對此做出了突破性的表率,它並非簡單地將文字、圖片、視頻拼湊在一起,而是真正實現了“報網融合”,通過流暢的連接和敘事,將事故發生的背景、過程、后續處理以及每個當事人的口述娓娓道來。《紐約時報》的圖像主管史蒂夫•都依內斯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們一直在嘗試對《紐約時報》網站重新設計,開創更多類似於“雪崩”的項目,將多媒體元素整合在故事當中,形成一個連貫的框架。《雪崩》的成功証明了互聯網的交互性和用戶體驗,都是紙質媒體所無法媲美的,這也能夠讓許多紙媒從業者開始重視網絡新聞媒體的巨大潛能。美國新聞主編協會(ASNE)稱它“為在線報道樹立了新標准”。科技博客創始人奧姆•馬利克興奮地稱:“《紐約時報》的管理層真該賭一把:斥資2500萬美元打造100個類似‘雪崩’的項目吧!”

但也有很多人對《雪崩》持質疑態度,認為它不能代表未來網絡新聞的發展方向,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的新聞奢侈品。《大西洋月刊》撰文寫道:“雪崩不會是新聞產業的將來,它僅僅是一個創新罷了,而並沒有為新聞報道帶來徹底變革。”

對於這一新聞作品的質疑,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

其一,過於高昂的制作成本讓媒體人望而生畏。《紐約時報》拒絕透露《雪崩》的制作成本,但有傳聞稱花費了25萬美元,因此被戲稱為隻有《紐約時報》這種“高帥富”媒體才能玩得起的奢侈品,而該項目能否實現收支平衡仍是未知數。全球著名媒體與軟件公司Atavist就曾有過失敗經歷,他們先於《紐約時報》兩年嘗試制作多媒體故事,每個故事同樣售價2.99美元,但最后因為入不敷出而停止該項目。

其二,類似《雪崩》的作品很容易讓讀者陷入審美疲勞。《雪崩》之所以能夠轟動一時,是因為別具一格的多媒體呈現方式吸引了讀者的眼球。但交互式的制作模板很容易被模仿,新鮮勁過了,讀者的興趣度也會降低。Scroll Kit公司﹝3﹞的聯合創始人科迪•布朗僅用一小時就復制了另一個版本的雪崩,這還引發了一場與《紐約時報》的版權糾紛。[4]而且在瀏覽《雪崩》時,讀者更傾向沉迷於變幻莫測的多媒體元素而非特稿本身,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其三,《雪崩》的策劃耗時半年,這有損新聞的時效性和新鮮性。陳力丹教授定義“新聞是對客觀發生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的敘述”[5],從這個角度來看,《雪崩》這個作品不能嚴格算作新聞作品,更像一個由新媒體精心打造的藝術品。但筆者認為,對《雪崩》的這點質疑或許有失偏頗,它的各方面價值被忽略了。事實上,讀者們能通過這篇特稿了解到雪崩發生的原理、可能出現的雪崩情況以及自救措施。《雪崩》不僅是一個好看的花瓶,而且是一則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的報道,為以后傳統的新聞報道形態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方法和技術手段。

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越來越傾向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這使得信息變得短小而精悍,也讓現代人的閱讀走入了碎片化,正如美國經濟學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言:“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我們本以為讀者面對著長篇累牘、含義深刻的新聞特稿早已喪失了耐心,而《雪崩》則讓傳統新聞人看到了創新和變革的希望。“內容為王”固然應當繼續被奉為圭臬,而玩轉多媒體似乎也成為生存下去的必備法寶。未來充滿著挑戰,正如《大西洋月刊》的評價,雖然《雪崩》已經在新聞作品的內容生產上實現了漂亮的飛躍,但依靠發行和廣告的傳統盈利模式的禁錮仍沒有被突破。新聞界能否“雪崩”出更多具有顛覆意義的新聞產品?一切尚待觀察。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