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6期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雪崩》為什麼引起新聞界震動

陳力丹 向笑楚 穆雨薇

2014年07月14日16:24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陳力丹教授和向笑楚、穆雨薇同學最近就去年獲得普利策新聞特稿獎作品《雪崩:特納爾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進行了專題討論。該作品[1]報道了16名滑雪愛好者遭遇雪崩的經過,在報道技術上顛覆了傳統報紙的新聞呈現方式,把文字、音頻、視頻、動漫、數字化模型(DEM)、衛星模型聯動等集成,發表在《紐約時報》的網站上。引起關注的當然不是報道的內容,而是它將各種網絡傳播的新技術運用於報道新聞。

陳力丹:《雪崩》到底是怎樣一個報道?為什麼后續會引起大量關注和褒貶不一的評價?從新傳播技術對傳統新聞報道影響的角度看,未來新聞報道的形態將向哪個方向發展?《雪崩》是否能夠代表未來新聞報道的發展方向?這裡請兩位同學對此做專題討論。向笑楚同學用文字介紹這一新型新聞作品的特征和展現方式,穆雨薇同學則論証這一作品的問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向笑楚:《雪崩》的展現方式與制作團隊

打開這個作品的新聞網頁,呈現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環播放的積雪滾落下山坡的視頻,往下滑動頁面,文字穿插於視頻、照片和信息圖之間。顛覆性的新聞呈現方式背后,是整個新聞制作團隊之間的默契配合,因此這個普利策特稿獎不單屬於組織者約翰·布蘭奇(John Branch),還應該屬於整個團隊。這個新聞獎不同於一般的獎項,它引起新聞界的震動,使未來新聞的形態和發展方向,以及新聞報道如何跟進新傳播技術的應用等問題被再次提上日程,出現了比以往更為激烈的討論。

2012年12月20日《紐約時報》推出特別報道《雪崩:特納爾溪事故》。這是一件完全孕育於新媒體技術的新聞作品,它先在《紐約時報》網站上發表,6天之內就收獲了350萬次頁面瀏覽,3天后才在印刷版報紙中刊出。該獎評審委員會在頒獎詞中絲毫不掩飾對於它的喜愛:“《雪崩》對遇難者經歷的記敘和對災難的科學解釋使事件呼之欲出,靈活的多媒體元素的運用更使報道如虎添翼。”可見,除了高水平的寫作、原汁原味的內容、連貫統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體的“三維特稿”才是記者約翰•布蘭奇和他的團隊帶給讀者們的最大驚喜。

提供多媒體交互的現場感體驗,是這部作品的顯著特色。它報道的是發生於2012年2月19日美國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場的一場災難,包括6部分驚心動魄的故事,集合了新聞事件回顧、滑雪者的罹難口述、雪崩的科學原理等多個視角。全景地圖、採訪視頻和音頻、交互圖片與知名滑雪者的傳記在該作品中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小的視覺高潮。

點開《雪崩》報道首頁,一大幅雪山的動態畫面立刻映入眼帘,寒風吹過雪山,白雪飄飄令人寒意頓生。畫面空白處顯現報道標題“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好似大幕拉開,電影即將上演。隨著光標向下拖拽頁面,全篇特稿徐徐展開,伴隨著視頻、動畫和圖片集錦均勻流暢地嵌入行文之中,整體感覺簡潔大方,自然不生硬。在表現滑雪者逃生時,讀者眼前出現了一個全真模擬雪崩發生現場的動畫,甚至還可以聽到大雪球沿山坡滾下時發出的咆哮聲,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

作品還有一處很細心的設計:在每位採訪對象出現后,就會在網頁的右邊出現以該人物頭像為標志的背景信息框,點擊即可了解這個人的具體信息,包括他們的年齡和職業。筆者認為,這正是新聞專業主義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獨特呈現。新聞報道的專業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報道信源”的精准無誤,而強調被採訪對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種更為生動和直觀的方式來凸顯這種專業意識。

更為神奇的是,《雪崩》網頁還會根據讀者鼠標瀏覽動作的快慢,自動調整視頻的播放速度和對應內容,真正實現了實時互動。如果讀者十分喜愛這個作品,便可以通過網站頂端的社交媒體鏈接進行分享。一位名為“Cal”的網友評論道:“這個作品太打動人了,我對它的喜愛難以言表。感謝記者約翰,你為我們帶來了媒介融合的強烈心靈撞擊。我已將鏈接分享給所有愛好滑雪的朋友。”[2]

的確,在影音、圖片、視頻和動畫的交織行進中,讀者已不知不覺閱讀完近1.8萬字的特稿。稍微感到枯燥乏味的時候,這些多媒體元素都能將讀者重新吸引回特稿上面。讀者已經不是在看新聞,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觸碰新聞,以身臨其境的狀態感知事實。聽其音,觀其形,《雪崩》為用戶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用戶體驗。

《雪崩》的制作團隊顛覆了傳統的新聞報道組織模式,它由十幾人組成,分為3個小團隊,分別是採寫組、多媒體制作組和技術發布組。採寫組以記者約翰·布蘭奇為核心,輔助他進行報道的還有體育主編喬•塞克斯頓等6人。多媒體制作組由圖形主管史蒂夫·都依內斯(Steve Duenes)帶領杰米利•懷特(Jeremy White)等5人組成。技術發布組的架構與多媒體制作組相仿,由數字設計副主管安德魯•庫尼曼(Andre Kueneman)帶領艾倫•麥克萊恩(Alan Mclean)等4名成員協作完成。

《雪崩》制作團隊打破了以往傳統媒體中從記者到執行主編的垂直型的採編架構,代之以全新的“分組互動寫作模式”——採寫組、多媒體制作組和技術發布組缺一不可,這可以看作是編輯部為了應對新媒體沖擊而進行的生產方式的變革。變革后的編輯部能夠更好地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媒介融合下的新聞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筆者認為,普利策新聞獎不應隻頒給記者約翰·布蘭奇一人,而應頒給整個團隊。

此外,制作團隊的大數據新聞生產也值得關注。該事故發生后,在推特(Twitter)和臉譜(Facebook)上迅速發酵,關於救援進度、天氣狀況、遇難生還名單、雪崩的科學知識等,被迅速轉發、評論和分享。制作團隊通過數據扒取和挖掘工具(即利用大數據),通過對熱點話題和關鍵詞的搜索,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從中分析出受眾的關注點、知識盲點分別是什麼,隨后才著手策劃這個新聞專題,非常有針對性。

《紐約時報》對於發行渠道也進行了創新,他們率先將“雪崩”轉制成電子書,一本賣2.99美元,其原版內容均為《紐約時報》的優質新聞報道。網站前期大量的點擊和瀏覽為紙質報紙和電子書的銷售做了宣傳和鋪墊,后者更像是對於網站內容的實體化珍藏版本。《雪崩》似乎成了一塊可以墾荒的孕育著無窮商業價值的寶地,知名技術博客Gigaom.com創始人奧姆•馬利克(Om Malik)提出更大膽的想法:“為何不在特稿當中植入雪橇和羽絨服的廣告呢?”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