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來自草根的優勢,民生新聞在紙媒特別是都市報上風行一時。但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當公眾在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可以隨意瀏覽到各種草根新聞時,很多都市報當年起家的“招牌菜”已經沒了多少吸引力。
在信息交互無限發達的全媒體時代,口味越來越刁的讀者對民生新聞提出了更高要求,報紙急需給讀者調制比以前更有營養的獨家菜式。
紙媒民生新聞報道在全媒體時代該如何出招?本文將以大河報2013年以來綠城新聞疊民生新聞報道的創新為例進行探析。
全媒體時代的紙媒民生新聞之困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大批都市報的出現,使得報紙和普通人的距離突然拉近。老百姓驚奇地發現,自家門前有條臭水溝多年沒人管,給報社打個電話,竟然會派記者來採訪,並能刊登在報紙上。當時的新聞界,多把這類新聞冠名為社會新聞或熱線新聞。
讀者的熱捧,使得都市報愈加重視,在版面上大力傾斜。不少都市報亦靠這樣的社會新聞起家打天下,並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做大。而這類新聞受到好評,正是受眾在知情權、話語權上“使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如同美國社會學家伊萊休•卡茨在其著作《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中所說,人們接觸使用傳媒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並將根據滿足結果來改變對媒介的期待。
這一階段,民生新聞還和熱線新聞雜糅在一起,偏重新聞性,其服務屬性尚未充分凸顯。
到了2000年以后,民生新聞報道已逐漸演變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新聞題材,從廣播電視媒體到平面媒體,民生節目專版遍地開花。有學者這樣定義:民生新聞的主要形態是以城市居民為傳播對象,以頻道主要覆蓋城市為報道范圍,以與市民日常經濟、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事件為主要題材的一種電視新聞體裁,從本質上仍屬於社會新聞的范疇[1]。民生新聞在實踐中摸索並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新聞理念和報道模式,憑借其親民、互動的天然優勢,贏得廣大讀者的認同和青睞。
在報紙上,開始出現了以民生幫辦之類為主的版面或欄目。大河報的熱線部曾在2002年設立民生組,專門負責民生社區新聞。在鄭州的幾家都市報也不約而同地開設民生版面,而全國其他都市報,民生服務類報道也佔據了越來越多的版面。
據資料統計,截至2006年6月,山東各省級地面頻道和地市台共擁有22檔民生新聞欄目,光是在省城濟南就有7檔。
2005年前后,無論是電視還是紙媒,民生新聞報道可謂盛極一時。但問題亦逐漸開始凸顯——首先是題材同質化嚴重,內容瑣碎、淺嘗輒止,零星報道太多。一些諸如紅綠燈不亮、小區綠化被毀之類民生新聞,常會同時佔據同城多家都市報的版面。其次是在題材的選擇上陷入了瓶頸,似乎這些家長裡短的小投訴就是民生新聞的全部。此外還存在負面報道過多,誤導受眾,渲染和放大一些突發事件等現象。反映到報道理念上,就出現了如下誤區和偏頗之處:片面理解“三貼近”,定位低俗﹔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等等。因此有學者這樣批判民生新聞的“四化”:淺薄化、娛樂化、瑣碎化、同質化。還有人形象地描述民生新聞的報道內容:雞毛蒜皮,雞零狗碎,雞鳴狗盜,雞飛狗跳。而所謂的民生服務,也常常是在一新聞事件后,象征性地寫一段放之四海皆准,卻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民生提醒”。這些淺嘗輒止的民生服務稿件,被大家戲稱為“偽民生”。
碎片化、平面化的民生新聞報道,讓讀者逐漸產生了閱讀疲勞。而當傳統媒體的民生新聞報道裹足不前時,網絡媒體卻憑借其強大的平台,使得民生新聞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在信息量和信息的更新頻率上遠遠超越了傳統媒體﹔在服務上不但有公共民生服務,更有傳統紙媒不易做到的分眾乃至點對點服務﹔在和讀者的互動上,傳統紙媒更是望塵莫及。
以上傳統媒體民生新聞的弊病,是大河報一直關注的問題。綠城新聞是大河報主要針對鄭州市民打造的一疊區域性新聞紙,目前主要在鄭州市區及周邊區域發行。對於這樣一疊以鄭州市民為服務對象的新聞紙,該如何烹制民生新聞這道大餐,才能符合鄭州市民的胃口,才能在全媒體時代,使《大河報》的讀者在報紙上獲得其他媒體無法提供的服務?在都市報民生新聞熱有所降溫趨於理性的今天,大河報開始了自己的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
從2013年下半年起,大河報對綠城新聞進行了全新改版,其改版定位之一就是互融互動、深化服務。改版草案認為綠城新聞還沒有穩定地在個性化閱讀與公共新聞中間找到結合點,還沒有打造出品牌欄目,內容顯得散、亂,沒有發揮出集群優勢。在機構設置和人員安排上,沒有專門機構和人員為讀者提供新聞定向、定制服務。
為此,大河報社會新聞中心就民生新聞報道這一塊,重點從服務性、分眾化、互融互動上進行了一些嘗試。
探索一:變讀者為客戶,以服務視角解讀非新聞類民生線索
“讀者”一詞給人的感覺就是紙媒信息的接受者、閱讀者,雖然近些年報紙和讀者的互動逐漸在增加,但讀者被動接受報紙信息的局面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改變。
報紙的新聞熱線是讀者和報社交流的重要平台,但對於這些線索的處理,不少報紙僅僅將其當作新聞線索去處理,讀者提供的線索有新聞價值就去採訪,但對於沒有多少新聞價值,可對讀者卻非常重要的事兒就置之不理。
反觀一些企業的客服熱線,無論你反映什麼問題,大都會給你一個答復。因此,媒體人給讀者提供的服務,和一些現代企業的服務相比甚為懸殊,原因就是媒體人自身有高高在上、我講你聽的心態,對讀者的服務意識不夠,沒有把讀者當成客戶,這就需要我們轉變辦報理念,把報紙當成一件產品,而讀者就是客戶,讀者對產品的合理需求,我們就應該給予最大限度的滿足。
因此,在全媒體時代,作為一份報紙,僅像以前那樣,單把新聞做好,而忽視對讀者實用生活需求的滿足,已遠遠不夠。對民生新聞來講更是如此。某種程度上看,民生新聞是大眾媒介從傳者居主導地位,到傳者、受眾雙方均居主導、雙方位置平等轉變的一種體現,新聞學界和業界不少人都認為,這是對新聞理念的豐富和補充。
“一枝一葉總關情”,對於讀者而言,貼身服務意味著重視讀者的每一個細小訴求。從大河報96211熱線及官博、企業QQ等讀者訴求入口平台而言,面對各種無法做成像樣新聞的零碎投訴、求助類線索,如何既能讓讀者的訴求得到解決,又能便於版面呈現,不給人零敲碎打之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綠城新聞從2013年11月起採取“集裝箱”方式,將小型投訴、求助等零碎線索,交與專人負責,並每天集束打包統籌后交給綠城編輯,打造“全媒體生活服務平台”專版。
重視求助類線索,莫冷了讀者心
“家裡有台老式鐘表找不到地方修”“急需小學四年級英語課本”……諸如此類的求助類線索,談不上有什麼新聞價值,長期以來大多處於閑置狀態。此外,一些“小區噪音”“門口道路有污水坑”等民生投訴類線索,也因新聞價值不高而不受記者和編輯待見。
然而對讀者而言,這些都是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如果單純從新聞標准去判斷,棄之不做,肯定會冷了讀者的心。再加上用純新聞稿件伺候讀者的時代已漸行漸遠,因為目前讀者獲取新聞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對媒體的要求也越來越挑剔。以前訂戶訂閱報紙是聽你講,現在不但要聽你講,還想讓這份報紙能幫著做點什麼。
滿足讀者這些實用訴求,到底對讀者有多重要?
2013年,大河報組織報社領導及各部門負責人下發行站,體驗發行員的生活。大家跟隨發行員走街入戶,詢問了十幾位訂戶。不少訂戶對實用信息的需求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你們的天氣預報為啥取消了?再不恢復我就不訂你們的報紙了。”“有時候給你們打熱線電話問個事都沒人理我們。”……在大河報96211線索平台上,我們也注意到,不時有讀者打來電話,就讀者互幫欄目為何取消等發問。
這說明,讀者渴望自己的小事被報社重視,渴望自己也能成為報紙關注的對象,希望自己能和報紙進行互動,而非作為一個旁觀者,去閱讀報紙上刊載的新聞。不僅告訴讀者有什麼樣的問題存在,更重要的是告訴讀者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才是民生新聞,才是一張都市報紙的魅力所在[2]。
集束打包,組裝全媒體民生服務“集裝箱”
如何將這些零碎的求助類線索呈現出來呢?大河報社會新聞中心和編輯部溝通后,決定以專版形式推出這些稿件。
為了讓讀者明白我們的版性,我們特意為“全媒體生活服務平台”版面寫了“幫您打探 幫您呼吁 幫您換物 幫您吐槽”欄頭推介語,並旗幟鮮明地向讀者闡明我們的版性。
而在寫作體例上,沒再按照傳統的“本報訊”加“導語”的方式,而是直接按照“××致電大河報96211熱線:”“大河報記者××幫辦”的方式進行。一方面宣傳凸顯了新聞熱線,另一方面體現了重視“讀者求助”和“記者幫辦”的元素。
11月11日,“全媒體生活服務平台”正式推出。雖然稿子條數眾多且瑣碎,但由於編輯的巧妙組合、精心歸類,整個版面看起來層次豐富、信息量大且實用。從讀者的反映中我們得出結論,民生新聞版更要充分調動各類編輯手段、強化各種版面語言,以全面提升民生新聞品質為目標,來一場民生新聞精細運動。
對於幫辦類新聞的重視,大河報並非個案。為拉近和讀者的距離,天津的《每日新報》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民生幫辦工作室”,8名民生幫辦員專職為讀者排難解惑。而杭州的《都市快報》也在幾年前就推出了“嗨@都市快報”的整版幫辦欄目。
為讓讀者享受不同形式的民生服務,大河報還在去年和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欄目聯合,在綠城新聞推出《生活實驗》欄目,針對一些在網絡上傳播較廣的生活網絡傳言,以記者實驗、求証的方式進行求証鑒別,在揭穿網絡謠言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豐富、實用的生活信息服務。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