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9期

探析新聞客觀性的理論研究與實踐認知

——基於新聞屬性、報道手法與職業理念的分析

陳  艷

2014年09月03日15:3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新聞的客觀性一般而言可以從三個層面加以理解,與生俱來的屬性、客觀報道以及職業理念。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媒介商業化趨勢日漸明顯,使得新聞記者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出現了偏離真相,有違新聞客觀性的種種行為。本文通過厘清新聞客觀性的概念,試圖為媒介環境的淨化和新聞工作的發展提供正能量。

關鍵詞:客觀性﹔新聞屬性﹔客觀報道﹔職業理念

新聞真的具有客觀性嗎?童兵根據馬克思的經典表述指出:新聞傳播的客觀性,指新聞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如實報道的特征,包括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內容上的“客觀”,指新聞所報道的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上的“客觀”指新聞所顯示的傾向性,是通過其所報道的事實的邏輯力量實現的,作者採用的是“客觀陳述”的手法[1]。鄭保衛認為,新聞的客觀性是指新聞報道要忠實於客觀事實,要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反映他[2]。

總體看來,國內學者對於新聞客觀性的認識較統一,且多數只是從客觀報道的層面進行論述,在本體論証上力度不足。相對於國內而言,西方新聞界認為“新聞必須超然物外,清澈如水。報道一如事物本身,不能經由記者大腦的折射”[3]。

新聞客觀性本身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多層次的問題,僅靠以上這些還無法完整勾勒出其基本架構。它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來理解,作為新聞屬性的客觀性、客觀報道和職業理念。

一、在主客觀的統一中把握新聞客觀性

“客觀性”是一個相對於“主觀性”提出的概念。這牽涉到兩個問題:人是否有認識“客觀”的能力:有“主觀”介入認識的“客觀”是否還能成其為“客觀”。

在古希臘,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主張真理認識的客觀性,即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從主觀方面來看,人有理性與認識能力,從客觀方面來看,知識的對象必須是確定實在的。與此相反的是懷疑學派,他們雖然肯定人在認識中的主體地位,但根本否認客觀真理的存在。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主客“二元論”的看法到了笛卡爾時期發展為“心物二元論”,一方面懷疑由感官感覺的外在世界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又承認“無須依靠自身以外的他者”的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至此,“客觀性”概念即產生出來。而新聞客觀性的表述則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才出現的。似乎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當今關於新聞客觀性的論爭的根源就出自這種“二元論”,把“客觀”與“主觀”視作絕對的、機械的對立,決不存在溝通的可能。這在實踐中已經引起相當的指責。

馬克思主義關於“主客”關系有不同的理解,它把二者統一於實踐。馬克思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或者直觀的方面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去理解。”因此就是必須從“主觀”和“客觀”的辨証關系上考察“客觀性”。以這樣的方法去指導我們的認識,要在主客觀的統一之中把握新聞客觀性。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新聞是“報道”而不是“事實”的屬性決定了“新聞的客觀性”與“事實的客觀性”不是一回事。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事實的客觀性決定新聞的客觀性[4],新聞的本質在於真實,客觀性是新聞與生俱來的,它與后來出現的客觀報道、新聞從業理念並不是出於同源的,而是理論上溯的概括。它來源於客觀事實並作為新聞的屬性而存在,它是在與主觀性的對立統一中得以實現的,但它不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其本來面目。

主體間性為我們思考新聞客觀性提供了另一個視角的有益的啟發,隨著哲學認識論轉向的發生,主客二元對立與割裂的觀念不再定於一尊。在此一視角下,新聞與事實、記者與報道之間不再被認為是主客觀的關系,而是表現為互為主體相互建構並影響塑造,所謂的新聞報道是就主體間關系做出的一種程序。

新聞是不是真實客觀的命題就此被轉換為新聞是如何再現真實的。在美國新聞生產社會學看來,新聞終究是一種社會性建構,追問新聞的客觀性無異於緣木求魚。

二、客觀報道的興起與作為職業理念的客觀性

19世紀的美國新聞史可以被看作是客觀報道原則逐漸顯明的時代。19世紀30年代,廉價報紙紛紛打出“不支持任何黨派,不作任何政治派別的喉舌”的旗號。因為“意識形態濃厚的報紙,其銷路勢必局限在一小撮保持這種意識形態的黨員之內,而銷路如此小的報紙,是不可能贏利的”[5]。

所以有西方學者認為,客觀性是在總結“黑暗年代”慘痛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新觀念。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出於實際需要,新聞報道採取了平衡的策略,並在具體寫作手法上產生了諸如“倒金字塔模式”、 “至少表述新聞事實的兩面”等報道原則。

19世紀60年代通訊社的廣泛興起也對客觀性原則的確立起到了作用。通訊社的新聞要銷售給不同的報社,必須做到信息與意見分離,並且要盡可能的豐滿全面。西方國家第一次把客觀性定為新聞傳播原則是美聯社在1900年改組時提出的以“報道事實,而不報道意見”為宗旨所開啟的。

1896年,奧克斯接手后的《紐約時報》為新聞客觀性的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激烈的報業競爭,奧克斯表示要辦一份嚴肅、典雅、富有教養的報紙,他提出的口號是“報紙不應該弄臟他們的早餐紙巾”[6]。

出台於美國《新聞規約》在1923年做出規定:不偏——健全的工作可以使新聞報道和意見表達清楚地區別開來。新聞報道不應該參加意見或任何偏見。

客觀性報道是“20世紀前25年中對於新聞學的獨特貢獻”,后來歷經鼓吹新聞學、新新聞主義、敵對新聞學等新聞思潮,然而最終卻與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成為當今美國的主流新聞報道樣式之一[7]。

時至今日,西方新聞界對客觀性的認識趨向統一。博耶在訪問50家報社后歸納出六項客觀報道的要素:

平衡與公正的呈現是一個議題中各方面的看法﹔正確與事實的報道﹔呈現所有主要的相關要求﹔將事實與意見分開,但是將意見視為相關﹔將記者本身的態度、意見減至最低避免偏見、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論[5]。

三、不斷向新聞客觀性逼近

與此同時,客觀報道的消極作用也在不斷被揭示。Glasser認為,客觀性報道使記者成為工作中採訪置身事外的人,即“訓練有素的無能”。他不再思考事件背后的真正問題。Hunt認為,客觀性報道依賴消息來源(四分之三的新聞由訪問消息來源而得),很少主動使用文件,研究去發現社會隱藏的真相。沒有發揮主動探索的精神,記者只是淪為事實被動的傳聲筒,無法在更高層面和更深程度上關注事實,真相就此被遮蓋。

鄭保衛對此有同樣的概括:第一,客觀報道方式往往孤立地、表面地報道已經發生的新聞事件,無法反映錯綜復雜的事實真相。第二,客觀報道方式主張原原本本地報道已經發生的事實,遏制了記者主觀發現“問題”的積極性,束縛了記者的手腳。第三,客觀報道強調的快速、簡短的報道方法,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開始為電波取代,將失去優勢,要摸索新的方法。第四,讀者素質今非昔比,他們有了更高的要求[2]。

盡管如此,客觀性仍為我們主張的職業理念。我們理解客觀性的首要在於在主客觀的統一中進行把握﹔再次,必須區分新聞客觀性與事實客觀性。那種“純正的客觀性”是並不存在的,也完全不被我們的感官所感知,新聞的客觀性要求我們不斷向客觀逼近。這是因為,客觀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限性,這就意味著客觀實在永遠存在,客觀永遠都是客觀實在的一部份,因而新聞傳播活動就不會停止。也就是說,新聞客觀性永遠都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隻能無限地接近而不能達到。客觀性並不是新聞界最大的神話。

參考文獻:

[1] 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 鄭保衛.新聞學導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3] (美)杰克·富勒著.展江譯.信息時代的新聞價值觀[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4] 吳高福.新聞學基本原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5] 彭家發.新聞客觀性原理[M].台北:台北三民書局,1994.

[6] 李良榮.西方新聞事業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7] 胡興榮.新聞倫理的沖突與客觀性標准[J].中國傳媒報告,2003(3). 

分享到:
(責編:張惠丹(實習)、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