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淺析歐美電影在“十七年”電影創作中的作用

董  莉

2015年01月05日15:57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電影自誕生起,就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世界各國都對電影藝術進行著不斷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中國作為電影藝術起步較晚,基礎較弱的國家,在電影領域的生產創作中,一直都在學習吸收和借鑒歐美的先進技術和理論,“十七年”時期的中國電影,受到了多種外國電影流派的影響更甚,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一段繁榮的時期。

關鍵詞:“十七年”電影﹔模仿借鑒﹔現實主義

一、引 言

聲色銀幕,曼妙光影。電影自誕生起,就以其新鮮的畫面再現、奇妙的時空穿越,注定成為倍受追捧的藝術形式。歐洲及美國憑借最先發明電影技術以及對電影有較早理論認知的優勢,對世界電影起到非常積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十七年”電影繼承了三、四十年代進步電影和解放區革命文藝兩方面的傳統,開啟了一段新征程。“十七年”是一種新的社會話語形態的形成時期,也是一種舊的話語被改造的時期,人民政權的建立,為新中國的電影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電影生產、放映體系的建立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有力保障[1]。

“十七年”電影主要表現出三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是注重現實性與時代感。通過分析和觀看“十七年”的中國電影,可以看出中國歷史上涌現出來的形形色色的風雲人物和普通人民及他們成長、戰斗的生活環境,“十七年”電影成為了中國影響的一面鏡子,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注重事實,反映生活。最為成功的有《林則徐》《甲午風雲》《平原游擊隊》等一批展示了中國人民真實的抗爭歷程的影片。第二,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十七年”電影的創作者們牢記恩格斯關於現實主義創作要塑造“典型環境中要塑造典型人物”的教導,刻畫出了像林則徐、小兵張嘎、董存瑞、喜兒、李雙雙等深入人心的經典人物形象。第三,“十七年”電影繼承了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創作出了一批不同風格樣式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影片[2]。

就外來影響而言,“十七年”電影受到了蘇聯電影、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和美國好萊塢電影三方面的影響。從主流意識形態來看,“十七年”電影主要受到蘇聯電影的影響,而對於除蘇聯以外的國家和流派,有著十分鮮明的政治立場和客觀審美態度。

論述“十七年”電影創作中的元素,在政治立場上基於美國“好萊塢”電影有著明確的批判態度,但在審美形態上,“好萊塢”的某些風格和特征,還在被或明或暗延續著﹔而在電影界有著世界性影響力的歐洲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風格電影也同樣跟“十七年”中國電影發展有著一些不可分割的聯系,更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

二、蘇聯電影對“十七年”電影的影響

在學習國外的諸多電影理論思潮之中,對中國電影工作者影響最深遠的自然是蘇聯電影。尤其是蘇聯著名的電影大師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中國早期電影核心基地十裡洋場大上海早在1926年就把他的電影名作《戰艦波將金號》公開放映。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早期中國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電影這一新興事物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后,引起廣泛關注受到熱烈追捧。中國早期電影人開始在學習中不斷展開對電影藝術的探索。在1930年到1933年之間,蘇聯電影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藝術上都為中國電影工作者接受,活躍在上海的許多左翼電影人的創作也一定程度上依賴於蘇聯電影。他們在電影這條道路上的學習和提高無不受其影響。

比如夏衍、鄭伯奇等一批進步電影人在當時以飽滿的熱情翻譯介紹了一大批蘇聯電影以及愛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電影經驗、理論和思維技巧。這些探索和借鑒都可以在沈西苓的《女性的吶喊》《上海24小時》、賀孟斧的《藝海風光》和費穆的《春閨夢斷》等大量當時的中國電影中看到。至今,蒙太奇藝術便一直成為中國電影制作及評論界經常討論的問題。

三四十年代蘇聯電影發生了創作方向上的重要裡程碑式的轉變,1934年銀幕神話影片《夏伯陽》的成功,促使蘇聯電影作為“大眾的藝術”開始走向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全新發展道路。蘇聯電影創作的指導原則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即“社會主義、實主義,這一不可忽視的電影思想和創作方法促使電影藝術家徹底把握當下蘇聯電影文化現象,著手對現實的革命發展做真實的、歷史的、具體的處理,以此作為蘇聯文學與蘇聯文學批評貫穿始終的基本方法來描寫現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要求電影藝術家對當時社會環境、生活條件、普通人民的關注描寫必須具有社會主義精神。倡導所有的文藝作品緊緊圍繞改造思想和教育勞動人民,塑造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代表人物和典型形象。

就“十七年”國電影的創作元素而言,蘇聯同類題材電影創作的影響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蘇聯電影題材元素思想風格等方面都在我們中國同類電影中顯現的直白詳盡。尤其在所謂“革命歷史題材”問題上,蘇聯的“革命歷史題材”影片成功為“十七年”電影樹立了學習模仿和借鑒的榜樣。三四十年代佔據主導地位反映革命斗爭,展現社會建設題材的“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蘇聯電影藝術成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將蘇聯電影推向了國際,為它贏得了肯定和贊揚,在世界上享有巨大聲譽。蘇聯電影的體系和思想被“十七年”中國電影工作者廣泛採納接受,在 1951 年對銀幕詩人孫瑜拍攝完成的電影《武訓傳》全國性批判運動中有較明顯體現。

“十七年”中國電影界在對待歷史題材創作內涵的理解和處理問題上,發生了十分深刻的轉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轉變直接發生和作用在思想觀念上,一方面能夠有力地促進這一時期涌現出一大批“革命歷史題材”電影藝術創作,另一方面也極大感染了廣大觀眾以及對蘇聯“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內涵的接受。在同類影片生產發行方面,在文化教育等多項領域,更是直接復制蘇聯的管理模式[3]。

“十七年”電影產生的代表作品《小兵張嘎》與前蘇聯電影的代表作品《伊萬的童年》在表現題材和創作時間上幾乎相同,兩國又同是社會主義國家,影片主人公所處環境和所處時代背景也基本類似。”十七年“電影的主題樂章基本為“英雄頌歌”,《小兵張嘎》這部電影所呈現和表達的核心內容,與其說是展現了以為少年英雄嘎子的戰斗業績,不如說是塑造體現少年英雄嘎子的成長足跡思想變化。影片敘事的基本格局不再是簡單影像化表達這種特殊年代不論男女老少病弱殘都懷揣堅定信仰並肩戰斗對抗敵人,戰火硝煙中犧牲奉獻寶貴生命換取最終勝利。相反,卻以人民群眾攜手而行共同尋求和平生活真理,在經歷重重困難考驗后達到目的贏得解放勝利作為極大追求。影片用“革命英雄主義與革命樂觀主義”巧妙的刻意回避了少年兒童在大時代背景下直面戰爭的殘酷悲愴,完成了情之所至寫意的表達方式。影片將經典“好萊塢”電影傳統敘事模式中男人、女人與孩子間人物復雜關系,通過電影的方式作為傳達創作者的一種態度。單純直接的拯救者與被拯救者的關系模式在《小兵張嘎》影片裡被改寫和轉化為開化啟蒙者與被啟蒙者的關系模式,為此,專門有意設置了一個甚至多個能夠代表黨和人民人物形象的角色實現吞吐感,用以支撐並結構影片整個敘事主體故事發展自然順暢千裡。《伊萬的童年》獲得了1962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大獎。導演是前蘇聯世界級電影藝術大師塔爾可夫斯基。影片表現了12歲的俄羅斯少年英雄伊萬,電影一開始就已奠定了影片敘事的基調:陰暗、殘酷和孤獨。我們看到衣衫襤縷的伊萬孤獨的睡在戰爭廢墟裡等待天黑,當死寂的夜幕降臨時,他悄悄的潛進冬季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在完成偵察任務勝利歸來后,他看見戰友,蒼白的臉上隻露出淡淡的微笑。影片表述的文化態度就是“抵抗遺忘,直面殘酷現實,反思戰爭悲劇”。小兵張噶形象的成功塑造和電影的成功充分體現出前蘇聯電影對於”十七年“時期中國電影的積極影響作用。

三、“好萊塢”電影特征及對“十七年”電影的影響

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郊外的好萊塢,在這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今不斷地有大量的投資涌來,不斷地有好電影從這裡誕生出旋即引領起世界電影風潮。“好萊塢”已經成為了美國電影的代名詞,而好萊塢的電影,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第一個老師。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早期中國電影在學習探索和實踐中所取得的成績少不了美國的好萊塢電影。在孫瑜導演的1929年《故都春夢》1930年《野草閑花》等一系列代表作中,受西方好萊塢電影文化滲透的突出影響不單是反映在表現技巧上,也融匯於思想內容上。然而在50年代特有的政治環境背景下,好萊塢式的電影語言不再為人們所採用闡述,可是實際上他們內心的藝術樣板依然是《魂斷藍橋》這樣的美國好萊塢的情節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好萊塢對中國電影精神特質的影響是十分深刻而復雜的。

下一頁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