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從《大國崛起》看紀錄片的表現手法【2】

——以第七集《百年維新》為例

楊  靜

2015年01月05日16:1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5.設置故事情節。在紀錄片中,設置故事化的情節是十分必要的。紀錄本身便是枯燥知識的總結與歸納,單純的普及必然會產生呆板、生硬的效果,於觀眾而言,便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這樣一種“被接受”的狀態,一定會有大多數的觀眾不買賬。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觀眾需要的是趣味性,故事性,情節性的教育,這樣,在保持拍攝內容真實性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沖突化、情節化的故事就成了紀錄片內容所必不可少包含的元素。

本集中,在兩個日本青年夜黑登船這一情景當中,就運用了設置懸念的方法,帶動了觀眾的好奇感,解說詞說道:“一天夜裡,兩個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美國黑船,用手比劃著告訴佩裡將軍:他們想要隨船到美國去。”由此,便使觀眾陷入了好奇的探索當中,他們是誰?他們有沒有被殺頭?他們的未來是怎樣的?但是,片中並沒有給出相關答案,將懸念留給了觀眾,筆者受好奇心的驅使,便接著查了下去:這兩名偷渡者回去以后,被其所在藩主判處監禁,他們是當時隻有二十幾歲的吉田寅次郎和澀木鬆太郎,吉田寅次郎后改名為吉田鬆陰,是日本近代思想家、明治維新的先驅[4]。

三、結 語

自從出現了紀錄片這種藝術樣式以后,紀錄片便以很快的速度在發展,它從電影、電視劇和繪畫等藝術形式借鑒了許多好的方面,隨著紀錄片人的不斷嘗試,紀錄片的表現手法越來越多了。

在拍攝紀錄片時,不僅要關注拍攝對象本身的特點,還要明確我們想要通過鏡頭表達什麼,傳遞什麼,隻有把所有想要表達的情感凝聚成一點,通過多樣的表現方式呈現出來,才能夠拍攝出經典的紀錄片,才能讓觀眾覺得紀錄片也是有生命力的。

《大國崛起》是一部成功的電視紀錄片,它有著宏觀的社會背景和政治環境,有著良好的傳播環境,並且在紀錄片創作的過程中探索創新元素[4]。《大國崛起》體現出各個國家各自鮮明的不可重復的時代特征和民族個性,同時也探討了某些相同的規律,這便是其主旨,它引起了各國專家對現階段世界歷史與現實的認知程度,也說明了內容的時代理性與社會責任感對紀錄片而言更為關鍵。(作者系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周星.影視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胡智鋒,江逐浪.“真相”與“造像”——電視真實再現探密[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3] 周兵.創新、實驗、傳承——《故宮》創作構想和反思[J].現代傳播,2006(1).

[4] 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大國崛起•日本[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上一頁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