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升能力,激發陶冶型自由情感
電視真人秀節目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注重節目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引導功能,擔當起該擔當的媒體責任感。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指出,“文藝作品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清水活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1.真人秀節目生產者要提升節目改造能力。引進類真人秀節目在中國熒屏比拼的本質是節目改造能力或本土化能力。隻有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自覺地將中國優秀的文化理念有機融入節目,提升節目的文化品格,才有可能克服外來節目水土不服的難題。因此,節目傳播的價值觀是否契合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會否喚起觀眾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重新認識、能否激發滌蕩觀眾心靈的自由情感,是節目生產者特別要關注的問題。
2.真人秀節目生產者要提升節目原創能力。現如今,國內各家電視台幾乎引進遍了全世界最優秀的節目類型,有借無可借、竭澤而漁之勢。為今之道,生產者要立足本民族文化,走原創道路,實現真人秀的可持續發展。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文化類節目已經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中國謎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等文化類節目堅持原創,借助真人秀這一喜聞樂見的節目形態,讓人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樂趣,節目蘊含深刻的文化內涵,已經遠超出綜藝節目的范疇,使文化類真人秀節目成為焦點,同時引起人們對國學、漢字、傳統文化的重視。《中國好歌曲》在原創道路上的表現也令人稱贊,創作團隊自主研發新節目模式,首次聚焦原創音樂,讓音樂創作人成為主角,原創力是它的發展源頭,原創力量不足,產業必將疲軟。這個道理對於電視真人秀節目也同樣適用。
三、小 結
在對電視真人秀的未來寄予厚望的同時,我們要認清現實:真實秀節目是具有商品屬性和藝術屬性的綜合體。商品屬性讓節目不可避免的打上消費文化的烙印,藝術屬性能夠直抵內心、滋養心靈。這就好比就餐時面對著快餐和雞湯。天天吃快餐,美味可口,實現了表層的官能滿足,但沒什麼營養價值,甚至有害身體。頓頓心靈雞湯,未免缺乏刺激和激情,流失受眾,電視真人秀節目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習總書記強調,“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怎樣創作出好的真人秀節目?總書記為我們指明了道路,首先“要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掌握受眾的理性需求﹔其次“要腳踩堅實的大地”,確保真人秀的雙重真實﹔第三要提升能力,激發陶冶型自由情感,“單純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要將感官型自由情感與陶冶型自由情感相互融合,在輕鬆愉快的節目環境中,寓教於樂,“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讓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巍然聳立。(梁麗強為常州工學院黨委宣傳部大學文化建設干事﹔徐梅艷為中共常州市委黨校科員)
參考文獻:
[1] 馬立新.自由情感美學與低碳美學論要[J].理論學刊,2014(1).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 (英)丹尼斯.麥奎爾著.崔保國等譯.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4] 李德順.從《中國達人秀》的成功反思電視節目“三俗”之源——兼談電視媒體如何把握受眾的需求[J].新聞記者,2010(11).
[5] (英)丹尼斯.麥奎爾等著.祝建華等譯.大眾傳播模式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6] 尹鴻,陸虹,冉儒學.電視真人秀的節目元素分析[J].現代傳播,2005(5)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