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試水車聯網音頻APP
曾幾何時,私家車的興起拯救了傳統廣播電台。但在4G時代,傳統車載廣播不再“獨樹一幟”。利用碎片時間“在路上”獲取信息資訊和服務已成為廣大有車族的習慣和常態。在傳統電台逐漸淡出人們視線之時,在線電台尤其是移動電台APP卻悄然崛起。
作為國家通訊社的新華社在2014年也高調宣布跨界搶佔音頻市場。2014年10月10日,新華社上海分社與大數聚信息發展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啟動車聯網頻道客戶端項目。這意味著備受各界關注的“新華社發布”客戶端集群正式延伸至車聯網和音頻客戶端領域,為有車族提供權威資訊和一系列智能化服務。
據了解,作為新華社首款音頻客戶端,車聯網頻道將從新華社每日發布的數萬條新聞中遴選精華,通過“解放雙眼”的音頻形式傳遞給行車中的受眾。除了《新華快訊》《讀報時間》等形式多樣的資訊內容外,車聯網頻道客戶端通過網絡連接和傳感設備還能為車主提供一系列智能化服務,包括路況信息查詢、汽車狀態和駕駛者行為數據分析等功能。
音頻APP打破了原有傳統廣播的傳送方式和接受方式,也突破了原有傳統廣播覆蓋范圍的限制。新華社此次與業內企業聯手,擁有獨立版權的海量內容和一流的技術研發實力,無疑將成為未來市場份額的有力競爭者。這一舉措將加速推動傳統廣播電台向音頻APP市場轉身。
廣播時政報道開啟新媒體破冰之年
中國廣播人搶抓機遇,通過微博、微信和APP等多渠道推出獨家的時政報道,彰顯了廣播的優勢和地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時政記者在國家領導人活動報道中,發出大量精彩獨家的微博,在李克強總理考察活動報道中,嘗試發布帶音頻的微博,凸顯廣播特色。精彩的獨家微博已經成為廣播新媒體報道的一大亮點。特別是2014年年末習近平主席出席G20會議和李克強總理出席東盟系列峰會,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嘗試在微博、微信和APP上推送專為網絡傳播而撰寫的報道花絮《習行漫記》和《總理去哪兒了》。報道以圖片、視頻為主,文字為輔,由前方記者抓住精彩瞬間進行獨家發布,打破了時政新聞一貫的神秘感,力求親和、貼近、接地氣。報道在微信上推出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
此外,在APEC會議期間,中國之聲與“蜻蜓fm”合作推出“中國之聲APEC新聞台”,播放量超過100萬次,開創了重大新聞報道的新模式。中國之聲APEC報道以“中國進入APEC時間”作為開場白,被德國《世界報》等海外媒體引用,彰顯了廣播的國際影響力。中國之聲全面充分報道APEC會議的亮點和成果,報道習近平主席與會情況和重要講話。APEC期間,中國之聲官方微博閱讀量達到1億次以上,轉發評論超過1萬條。
遺憾:傳統廣播技術手段與新媒體融合度還不夠高
當前,互聯網技術持續更新與發展,流媒體、雲計算等關鍵技術逐步改變了現有的媒體格局,以新技術起家的網絡媒體集團紛紛崛起,並迅速搶先佔領了網絡市場,給傳統廣播媒體行業帶來了極大沖擊。特別是現行廣播覆蓋依然因循無線發射方式,已遠遠落后於4G時代的媒體覆蓋方式。傳統廣播無線覆蓋面廣、規模大,但單向覆蓋、缺乏交互性,還會經常受到非法電台擾亂,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此外,傳統收音機終端用戶體驗不理想,調頻覆蓋受到區域限制等。廣播向音頻屬性回歸,需要廣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實現傳統廣播向互聯網廣播的轉型,實現廣播信息採集、信息發布到廣播覆蓋的互聯網化。
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同出資設立的中國鐵塔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成立后,首要的是把三大運營商的新建基站、鐵塔、管道都承攬下來,今后三大運營商不再自建基站,而是租用國家基站公司的基站,維護工作也交給國家基站公司。這其實對當前廣播覆蓋方式有很大的啟示。國內電信巨頭都開始抱團取暖,不搞重復建設﹔廣播媒體更應抱團取暖,不能再用獨善其身的方式來實現廣播信號的覆蓋。(作者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中心宣傳聯絡部副主任)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