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產劇發展的對策
創作能力不強、題材單調、情節枯燥,始終掣肘著國產劇的發展,參考美劇成功的經驗,國產劇發展的對策可有以下幾點。
(一)引進季播制度,推行制播合作的模式
目前國內電視劇普遍採取制播分離的制度,制作公司完成電視劇的制作后,將作品賣給電視台,電視台取得該劇的獨播權。如果該劇能夠取得較高的收視率,其他電視台則紛紛高價購買引進,而一些口碑不好的電視劇則無人問津,這就造成了國產劇每年隻有幾千集能夠上映,剩下的劇集被閑置。
制播分離的制度逐漸背離了初衷,弊端日顯。季播制度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電視台的惡性競爭,美國電視台都獨自制作電視劇,電視的版權和播映權都歸私有,一部美劇在同一時間段不太可能在各大電視台同時放映,避免了重播現象。美劇按照每周一集的速度播放電視,根據觀眾的評判來決定劇集去留的方法,避免了爛片產生,能夠經受市場考驗的都是經典之作。季播模式在美國運用已久,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商業運行模式,值得我國電視行業借鑒。
(二)精品化制作,以質取勝
與我國動輒上萬的電視劇年產量不同,美劇年產量一般不超過5000集,美劇量化生產的背后是制作公司的用心經營和精品化制作。在美劇的創作過程中,編劇處於核心地位,負責劇本的寫作和劇情的編排。
與中國編劇由專人擔任不同,美劇的編劇由多人組成,各自負責不同的板塊,然后將設計的內容串聯起來,再由總編劇統一修改潤色。如“《24小時》動用了16位編劇、10位導演、6位執行制片。” ④不僅如此,美劇對劇情的編排也頗有講究,“美劇要求三分鐘一個高潮, 五分鐘一個懸念,八分鐘懸念需要破解。甚至會要求到第五分鐘, 結構、問題、主要角色必須出來。” ⑤在這樣精心的安排和用心打造下,呈獻給觀眾的都是一部部精品之作。國產劇制作就缺少這樣精益求精的態度,造成作品粗制濫造,缺乏競爭力。隻有走精品化路線,提高作品的質量,提升品味,才能贏得得觀眾的青睞,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三)劇本為王,重視編劇
美劇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劇情構思巧妙,情節扣人心弦,這源自於編劇團隊合作的力量,在集體智慧的合力下才打造出一部部精品美劇。國內電視劇創作中卻不重視視編劇的作用,將大量的資金花費在邀請明星大腕上,而不是編劇的發掘栽培。
誠如著名影評人胡瀚霖所言:“原創缺乏的原因,在於編劇隊伍建設出了問題。” ⑥老一代的編劇雖然閱歷豐富,但創作力很難再提升,難以創作出滿足當前觀眾需求的作品﹔新一代的編劇對生活把握不深,創作的作品比較膚淺,脫離實際。此外,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低廉的片酬,造成了編劇隊伍的不斷流失,國產劇在劇本的創作上難以有所突破。國內導演應該轉變觀念,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用於編劇人才的培養,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創作隊伍,為劇本的創作提供保障。
結語
美劇高效的運作機制和創作的態度值得國內同行學習借鑒。當然美劇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其以裸露、性愛、血腥場面來取悅觀眾的做法備受批評。國產劇在美劇創作方法的借鑒上也應有所選擇,摒棄不良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作者系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注釋
①曹爽,付國新. 淺析美劇在中國流行的原因及現狀[J]. 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3)
② Fiske, J.Hartley(著),鄭明椿(譯).解讀電視[M].台北:台灣遠流出版社,2000:63.
③中國電視劇產量世界第一 撒錢式投資回報較低[N].中國經濟周刊,2011-04-12.
④電視劇播出綁著觀眾走 導演演員缺誰都能照樣演[N].新商報,2010-12-05
⑤宋家明.美劇的賣點[J].商界,2009(08).
⑥孟剛.國產電視劇不能僅數量驚人更要新意留人[OL].中國消費者網,http://www.ccn.com.cn/news/yaowen/2011/0902/372740.html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