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淺析媒體對“項目建設”類新聞的報道模式【2】

張文濤

2015年02月05日13:54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四、獲取受眾關注度的途徑

要解決以上問題並增強報道的受眾關注度,主要有兩個著力點。

1.以平民視角挖掘現場新聞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使得向來低調的紀錄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紅。雖然是一部紀錄片,且片中亮點很多,但最讓觀眾難忘的,還是那些個辛勤勞動者質朴的笑臉,那是一份溫潤心靈的真誠。

作為一檔美食節目,《舌尖》的視角對准的並不是美食大師、俊男美女主持,而是將焦點鎖定在普通的漁民、農民、山民、牧民身上﹔它講述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美食制作者的生存狀態,普通大眾很容易在這裡找到共鳴。

由此推及重點項目報道,在報道項目建設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把部分目光放在與工程相關的人的身上。他們或許是項目建設者,或許是項目受益者。離開了他們,重點項目建設將成為無本之源,要找准這個平民視角,深入一線的採訪必不可少。

2011年5月,筆者在深入湖北谷城經濟開發區採訪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進展時發現一個典型,台資企業襄樊新之光電子有限公司當年建設當年竣工當年投產,吸納250多名青年就業,而該公司能放棄外地優惠條件落戶谷城發展,歸功於谷城籍打工妹肖娟的牽線打橋,於是筆者改變原來採訪計劃,深入採訪打工妹肖娟的事跡,一條題為《打工妹肖娟引資1500萬 將台商企業“搬”回家鄉》新聞在省、市廣播電視台播出,這無疑比單純的發一條項目竣工報道更勝一籌,收到很好宣傳效果,還被評為當年襄陽好新聞一等獎。

正是這份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才得以採制作出大家喜愛的新聞。這和單單坐在辦公室堆砌材料,寫不出讓人心動的報道是一個道理。隻有親臨現場,記者才可以把握真實,才能看到更富有感染力的細節,挖掘出更有群眾基礎的新聞報道。

2.點面結合,深度解讀

新聞事件並不是孤立的個體,它既處在一個社會大環境下,又與同時期周邊各事件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關注新聞事件的背景和意義更能彰顯主體事件的新聞價值。

2013年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谷城再生資源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湖北金洋冶金有限公司是谷城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支柱企業、全國循環經濟示范企業,我們以此為由頭,深入解讀“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精心採訪、大量佔有相關素材的基礎上,認真謀篇布局,一篇題為《循環經濟的“谷城模式”》的報道在省、市台重磅推出。因此,做重點項目報道,不能局限於一時一物,要懂得點面結合、由此及彼,這樣才能做出更厚重、更深刻的新聞報道。

當然搞好重點項目新聞的報道,策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大家集思廣益,對報道的內容、角度、形式等集思廣益,預先予以安排。要想出奇制勝,有所創新尤為重要,怎樣把報道做活,是重大新聞策劃的主要訴求。諸如記者體驗式報道,市民代表探訪重點項目建設,邀請專家與百姓零距離溝通等等都具備著新聞報道的創新型和可實踐性。(作者單位:湖北省谷城廣播電視台)

上一頁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