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淺析媒體對“項目建設”類新聞的報道模式

張文濤

2015年02月05日13:54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摘要:重點項目建設都是當地黨委政府對經濟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它滿足“重要性”,也是“為廣大受眾普遍關注的”﹔其次,重大項目工程一般都是“為民辦實事”項目,必將給市民生活帶來便利,還具有“貼近性”。在這兩個普遍前提下,在恰當時機,融入時效性、新鮮性、趣味性、針對性等,重點項目報道很容易壓倒其他類新聞,成功吸引人們的眼球。

關鍵詞:項目建設﹔報道模式﹔挖掘新聞﹔深度解讀

項目建設是推動地方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工作,誰擁有項目,誰的經濟就有支撐,發展就有載體,工作就有抓手,在區域經濟競爭中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從這個層面來講,努力搞好項目建設的宣傳報道工作,是各地主流媒體的重中之重。

一、關於項目建設報道的經濟學思考

現代經濟的相互依存性,決定了任何一個項目都對所在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內在影響”並產生連帶效應。從重大基礎性項目看,建設投資擴大了建筑業的生產規模以及對原材料和勞動力等相關需求。項目投入使用后,由於設施的功能給利用者帶來效益。設施效果在波及過程中還會放大間接效果。比如,山區由於交通條件改善而使旅游業得到發展,並伴生餐飲、娛樂、度假等產業﹔高速公路通車會使沿線蔬菜生產降低運輸費用、縮短運輸時間,與其他產地相比提高價格和鮮度上的競爭力等等。

經濟學理論用“發展極效應”來描述工業項目對周邊地區的影響。重大項目往往能夠改變一個地方的經濟區位。如十堰、宜昌因為汽車、水電項目而成為區域經濟中心。項目重大意味著配套生產的“擴散”量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吞吐量”大,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的“溢出”力強。從而推動所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這些都為地方媒體的採訪報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深入基層去體驗生活是新聞工作者尋找新聞線索、挖掘新聞題材的基本途徑,但這一途徑的收獲相對於新聞要反映的紛繁復雜的經濟生活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得到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還得多思考,用聯系的觀點去觀察問題,用發展的眼光去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對客觀事物有全面的認識。

二、媒體要針對不同類別的項目建設搞好新聞報道

經過多年摸索和策劃,各廣播電視媒體對於重點項目的報道都有成熟的採訪預案。

在報道的豐富性和實效性上,對某工程開工的報道能做到當天採訪當晚播出,同時深入挖掘其他信息,做好項目的背景報道以及有關投資主體的人物專訪。這樣,不僅可以佔得時效性的先機,在報道的角度和容量上,都得到了有力的擴充。

項目報道的范圍由原來單調的修橋修路全面拓展到交通、能源、工業、商貿服務、城建環保、農林水利、社會事業、旅游、舊屋區改造、房地產等各行各業。報道關注面的擴大,決定了受眾群體的擴大,這給重點項目報道增添了更多魅力。

在報道模式上,也從之前單調的開竣工類消息報道,充分延展、縱深、創新。形成了五種基本類型:(1)進展追蹤型,跟蹤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從設計、開工建設、階段性進展,到竣工投用以及使用效果等等﹔(2)信息服務型,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改道、封閉,完工后產生的新便利等生活服務類信息,與大眾密切相關,媒體很樂意擔起提醒和告知的責任﹔(3)解讀型,這是由點及面、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的深度報道,從該項目工程建設入手解讀輻射力、帶動性,延伸到經濟建設、區域發展等﹔(4)綜述型,更傾向於盤點、歸納、總結,它可以以產業鏈、項目群為主題、以時間為線,縱觀歷史發展,也可以是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為大前提,綜觀各地各行業掀起項目建設高潮﹔(5)策劃活動型,媒體作為活動組織者,以建設工地為現場,開展相關活動,或慰問勞動者,或帶市民探班,或進行其他交流活動等。

三、報道中應避免的問題

盡管我們在重點項目報道上,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弊端,無一不直接影響受眾的收視欲望。因此,要想拍攝出一條大家愛看的好報道,必須避免問題。

術語運用不當。重點項目報道,記者採訪過程中,難免遇到很多專業術語,例如:城市礦山、城市建設中BT和BOT模式等。當記者把這些專業名詞,原原本本地搬到新聞報道裡,傳播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要盡量少用術語,必須要提及時需附注“名詞解釋”,這就需要記者融會貫通,“翻譯”成通俗易懂的語言。

通篇隻見“建設”不見“人”。重點項目報道的雖是鋼筋水泥等,但這也離不開建設者,最終目的還是為“人”服務。但現在充斥電視熒屏的很多新聞報道,全篇都是某工程的簡介及建設進展等,完全找不到“人”這個因素。沒有人氣的報道,沒有人情味的報道,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打動觀眾的內心。

報道模式化。這是記者採寫的慣性思維和惰性態度在作怪。目前幾乎超過半數的報道,都由工程概況、進展和預期目標三大段落組成。這種模式化的報道,以最直接的方式,為市民提供他們最想了解的要素,但觀眾看得多了、看得久了,難免覺得乏味。且記者保持這樣採寫模式久而久之,很容易忽略掉除重點工程進展外其他的新聞點,報道的效果大打折扣。隻有豐富多樣化的報道形式,才更能抓住觀眾的眼球。

材料堆砌,解說枯燥。這往往是記者拿到項目建設簡介,拍攝幾個畫面,不是深入一線採訪的產物。再加上各相關單位都有一些材料匯報,可以拿來摘抄。對於隻需要工程概況和進展就可以成篇的部分記者來說,堆一堆這些材料即可。然而,匯報材料的語言,和新聞語言明顯有很大不同,單靠這些生硬的語句堆砌出來的稿件,連編輯看了都頭疼,更別說受眾了。

下一頁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