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研究

社會關系重構下媒體融合的未來

熊忠輝

2015年03月09日13:28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摘要】 資本輸出、人口遷移以及把生產和消費從傳統空間制約中解放出來的技術革命正成為當代中國媒體發展的特征。由此,社會再生產和資本循環成為新媒體生存發展的邏輯基礎,新舊媒體融合所需要的資源主要依賴市場配置而不是權威性分配。媒體融合不是通過技術升級對媒介形態進行創新,更應該對生產組織進行變革,以及在更大范圍對媒體結構進行調整。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正在試圖為這些變革提供土壤,媒體融合或將向專業化、多媒體和服務組織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 社會再生產﹔資本循環﹔資源配置﹔媒體融合﹔多媒體和服務組織

很大程度上,媒體的生存發展在於傳播關系的生產交換,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媒體生產內容,受眾消費內容,這種生產消費關系,總是在一定的時空中完成的。這樣的時空,不是物理意義上的,而是社會學意義上的。在很長一段歷史時間中,作為地理學的空間區域並不會消亡,但生活其中的人們卻在發生社會空間變換。大眾從一個地理空間遷移到另外一個地理空間生活和工作,其社會關系自然會發生變化,這又導致其信息需求的變化。映射到媒體范疇,這種改變會很鮮明地體現為傳播關系的變化以及傳播資源關系配置方式的變化——盡管這種變化並不為多數傳統媒體所樂意接受。

對於中國當前大多數傳統媒體來說,計劃時期(非資本時期)相對穩固的傳播關系,隨著經濟進程(主要是一個城市在更大范疇的社會分工中的位置、規模等)的變化而變化。一個總體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屬地至少為縣級城市)已經難以實現對本土性的傳播生產和消費關系的維持。中國正處於社會時空的重新建構進程中,作為精神文化紐帶的傳統媒體,必須納入新技術和新經濟帶來的環境變化中,尋找相應的發展方式。

一、社會再生產和資本循環:新媒體發展的邏輯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述城市形成所起的帶動生產方式變革的作用時指出:在再生產的行為本身中,不但客觀條件改變,例如鄉村變為城市,而且生產者也改變,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本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它們階段性地呈現出其不同於以往歷史的個性和特色。今天,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為紐帶的新型媒體,正在改寫傳統的形態分明、邊界清晰的交往方式和語言方式。

人們日常生活的時空組織因為交通、通信和微電子技術的深刻革命正在發生轉變。在傳統社會,交通和通信技術不發達,人們的日常生活高度類型化和同質化。例如,不同省份的農村和工廠,不論人們身處何地,社會分工都被簡化為同樣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計劃性配置。人們日常生活的時空組織被國家壓縮,社會關系高度層級化且不易逾越。在精神文化的生產領域,日常生活也高度樣板化、模式化,媒體千報一面、百台一面是為寫照。這種整體一致的扁平的物理空間很大程度上構成了當時的社會時空關系。

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日益膨脹的地理流動性、大眾文化的興起和土地利用的市場化,使得市民的社會關系融入到更廣泛的以資本為紐帶的經濟中。隨著歷史演進,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組織(村庄或城市、轄區等)正在不斷地消失。傳統社會的城鄉二元體系和工農商學兵的社會形態所產生的社群和情感認同,正在逐步破碎。生活模式和文化形態的代際再生產方式發生著變化,經濟形式的重組(比如電商、網店和眾籌、天使投資)、移民的快速進出等因素都在改寫著原有的社會關系。由此,產生了一個不再完全以地方區域為紐帶的新的社群,他們的信息需求發生了變化,地區的分散性增強,但對信息生產的專業性要求卻在提高。這也就要求原來按照行政區隔組織信息生產的方式發生改變。

互聯時代,精神文化生產所需要的資本和雇佣勞動,在一個有限區域內已經不易獨立完成。作為地理性質的城鄉依然存在,但作為社會性質的城市和鄉村卻突破了物理性的限制,越來越多的雇佣勞動和資本正在向大城市以及大范圍媒體(如互聯網BAT)集中。信息生產的勞動力聚積性和資本的超流動性更加不一致,特別是隨著公司部門中大型媒體的發展,地域性媒體很有可能為更大范圍的市場而不是一個地區服務,更不要說成為獨立媒體了。單個城市的重要性整體上正在下降,隨著經濟進程(公司規模、分支機構的增長)在空間上越出了單個城市,每一個地區不再擁有資本和勞動力的獨立優勢。這就能夠理解為什麼樂視、阿裡巴巴等互聯網企業的市值能夠如此之快地攀升,而傳統媒體企業卻相對低迷。

相比中國的事業性傳統媒體,發端於資本主義國家的新型互聯網企業更加遵循馬克思所強調的資本循環的原理。作為追逐利潤的企業,資本循環的連續性以所生產商品的價值不斷增值為基礎。增長是通過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活勞動實現的,技術活力也能夠使單個企業保持對競爭對手的優勢。增長和技術進步都是資本循環的必然特征。從技術進步角度看,新媒體代表了資本循環的方向,但如果基於傳統的格局之上,要求所有的各級各種形態的傳統媒體都實現媒體融合,實現社會和經濟雙重效益的增長,則無疑是相互沖突的。這就意味著,傳統的數量規模式發展起來的媒體,需要在技術升級的條件下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再造幾個巨型的新型媒體集團,而不是四級傳統媒體紛紛投身於技術應用性的變革。如果不能突破區域局限,進入到當代社會時空關系中,集約性不高的單個媒體的努力,將無法促使資本循環和社會再生產持續下去。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