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網絡新聞奇觀”的新特點
我們對網絡新聞生產的新“媒體奇觀”作一個梳理,會發現以下三大奇觀最為常見:
1.名人奇觀。社交網絡,特別是微博的流行創造了有別於傳統明星的又一大耀眼群體:大V。這是一個泛名人化的時代,大V代表了各種社會身份的典型,有的本身是傳統明星,但更多的是沒有偶像包袱的草根。他們代表一種聲音,一種社會現象,盡管存在自我炒作和營銷的可能,但很顯然所有的網絡名人大多是網絡群體創作的結果。別再抱怨為何網絡上到處充斥鳳姐新拍的大頭照,當年你的轉發、評論,無論是贊譽或是斥責,最終成就了今天這樣一個網絡名人,你參與創造了這個名人奇觀。
2.原罪奇觀。文藝復興被稱為“人的發現的時代”,人的欲望也在新教改革和自由的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掙脫了宗教和道德的桎梏。理性主義對強大的科技力量的追捧和信奉,更加膨脹了人的欲望。馬克思痛斥的“異化”現象,尼採的“上帝已死”的狂語都是對文化危機的敏銳感受。但是,色情、暴力、奢華與邪惡被“媒介奇觀”進一步放大,如果說德波時代,受眾還是被動接受、享用這些奇觀盛宴,那麼在網絡傳播時代,群體開始自我生產和消費原罪,開始創造媒介的原罪奇觀。
3.道德奇觀。在新聞傳播的學術領域,道德審視關乎專業主義和媒介素養,但在網絡新聞生產的實踐中,道德審查擁有至高的話語權。被貼上小偷、情人和貪官等負面標簽的社會角色將被綁在道德的十字架上,接受網絡群體的媒介審判。為此學者呼吁,網絡道德著重要關心的是個性的張揚,言論的尖銳,尤其要約束的是那些不負責任的言論,以及為了滿足個人利益而蓄意夸張和編造事實的不誠信行為[7]。
三、網絡群體傳播的控制與引導
網絡新聞的生產是網絡群體創作與傳播的過程,從“媒體奇觀”角度審視這種群體傳播,不僅要對種種奇觀現象作羅列和梳理,還要針對其傳播過程的各影響要素進行全面分析,探尋奇觀背后的控制要素,並加以引導。
(一)社會心理
集體無意識在網絡群體傳播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有學者敏銳地指出,表面上看,很多人在關注集體狂歡事件的過程中只是抱著一種“熱鬧的看客”、“路過打醬油”的心態,或者僅僅是“在無聊的心境下無聊的表達”,然而一旦參與到這一事件中來,他們實際上已經成了“無意識”的行動者,他們身在其中,無從知道自我行動的意義。而一旦卷入其中,他們的行動在表達“無意義”的訴求的同時,則加劇了行動的力量[8]。
(二)場域規訓
場域的概念來自布爾迪厄,他認為:“從分析的角度來看,一個場域可以被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的一個網絡,或一個架構。[9]”因此,用場域的概念來分析問題就是理清各種關系(支配關系、屈從關系、結構上的同源關系等)的過程。
在網絡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上述關系不可避免地影響甚至控制了傳播過程。這種影響和控制即為“規訓”,正如福柯所認為的,規訓是對人類精神和肉體施加的普遍“溫柔的”暴力而達到被統治者自覺規訓和臣服的目的[10]。我們在對熱門的網絡新聞稍作分析即可發現這些規訓的蛛絲馬跡,有來自自我利益的實現需求,有各種經濟利益訴求的博弈,也有來自各種行政力量的干預。最后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媒體奇觀”,正是這些場域相互制衡的最終結果。
(三)媒介素養
在網絡媒體發展普及之前,新聞生產由專業的媒介機構和媒體從業者控制。傳統的媒介素養要求針對這一大眾傳播的生產過程建立相應的規范流程。然而,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網絡群體開始介入新聞生產的過程,傳統媒介素養的要求已經不再適用於網絡新聞生產。芮必峰發現,針對專業化新聞生產提出的傳統“媒介素養”在中國尚未來得及全面普及,新的媒介技術又使新聞生產進入了一個“去專業化”的過程[11]。我們認為,網絡傳播時代的媒介素養主要包括:新媒介技術的使用能力﹔海量信息的處理加工能力﹔對信息霸權和消費主義的甄別能力﹔信息生產和傳播中的社會責任和媒介倫理等等。
(作者系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新聞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陳力丹.不成熟的網絡新聞傳播[J].新聞記者,2001(7).
[2] 陳力丹,付玉輝.繁榮而活躍的網絡傳播研究——2006年我國網絡傳播研究概述[J].當代傳播,2007(1).
[3] 喻國明.關注Web2.0:新傳播時代的實踐圖景[J].新聞與寫作,2007(1).
[4] (法)古斯塔夫.勒龐著.馮克利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5] 胡翼青,吳欣慰.“奇觀”之於“景觀”:論凱爾納對德波的跨文化解讀[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3(11).
[6] (美)道格拉斯.凱爾納著.史安斌譯.媒體奇觀:當代美國社會文化透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7] 李斌.網絡傳播中公眾自我議程設置的道德預警[J].新聞界,2009(2).
[8] 劉慧瀛.網絡集體狂歡現象下的網民心理動力[J].新聞愛好者,2011(11).
[9] (法)布爾迪厄,(美)華康德著.李猛,李康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10] 張之滄.論福柯的“規訓與懲罰”[J].江蘇社會科學,2004(4).
[11] 芮必峰,陳夏蕊.新傳播技術呼喚新“媒介素養”[J].新聞界,2013(14).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