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淺析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價值創新 【2】

李  倩

2015年03月18日14:5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3.節目表現手法的創新

(1)敘述故事,設置懸念。節目在傳遞科學的時候不是通過高深的專業講解,而是將科學內容傾注在每個選手的身上。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更多地表現人的故事。每個選手身上都有專屬於自己的一段故事,一期節目中有3到4個選手上場,他們有著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挑戰項目。唯美的畫面、多變的舞台、視頻特技和選手的敘述以及現場表現連綴起整個節目。每個選手都有一條敘事線索,多條線索交叉。讓觀眾擺脫視覺疲勞,時刻保持新鮮感。獲得觀眾的注意力資源就是節目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節目也注重懸念感的設置,但是不同於原先科學節目中驚悚的題目和神秘的音樂的運用。主要是通過對電視節目符號的運用,對聲音和畫面的剪輯。主持人揭曉結果時激動的聲音以及適時切進現場評審、現場觀眾或驚愕,或擔心,或期盼,或好奇等各種復雜的神情,包括慢放,重復播放畫面來加強懸念感。

(2)充滿沖突,富有戲劇性。沖突的設置以及沖突的解決關系到節目整體的運行和收視效果。《最強大腦》關於賽制方面的沖突尤其突出,固有規則賦予科學判官Dr魏極大的權力,使得觀察員懷疑自身的作用。在節目中觀察員是站在普通的受眾的視角,當觀察員與科學判官產生沖突的時候,恰巧也是觀眾充滿質疑的時候,這些沖突的解決極大地提高了受眾對節目的好奇心,也提高了他們的參與度。這正是受眾的感性認識與科學理性判斷的沖突。節目的戲劇性也是一大表現元素。選手在現場展示自己的腦力,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戲劇性的場面發生。例如:黃金東在開鎖時未找見正確的鑰匙,但最后通過魏教授加試環節成功順利晉級。李雲龍在國際挑戰賽上誤以為自己記錯順序,在比賽未結束時便開始大哭,一度使現場失控。但最后卻戲劇性地贏得了比賽。這些現象的發生使節目本身跌宕起伏、富有波折。

(3)華麗的道具,飽滿的視覺效應。節目中選手挑戰都需要特定道具的配合,因此道具的選擇是節目開辦必不可少的要素。龐大的道具給受眾帶來了強大的視覺沖擊,比如巨型的物體道具:魔方牆、101隻斑點狗、二維碼、3D版清明上河圖以及300顆蛋的鋪排等等。這些道具制作精美,剛出場時就給人一種宏大震撼的感覺。同時在道具的引用上加入了人體道具,像100位型男,51對新人,20位模特,32對雙胞胎。這些人體道具從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表演者,增加了節目的好看性。此外作為選手展示平台的舞台也是現代感、科技感十足。多用燈光來制造氛圍,場上各功能分區明晰。在選手展示能力過程中,科學助手極強的儀式性,使節目在追求好看性的同時不忘科學節目的本質。

三、節目的局限性

雖然這檔節目十分成功,但卻有著其自身的發展局限性。第一,制作難度大,作為擁有超強腦力的參賽者十分有限。第二,制作成本高昂,制作節目周期長。道具的籌備耗費人力、物力和財力。一季節目的籌備可能需要幾年[4]。第三,播出時間短,影響力雖大但持續性差。節目採取季播的方式,隻播了三個月。對於節目第二季能否順利開播還是需要觀望的。這些局限性都是以后電視節目發展需要克服的。

四、結 語

《最強大腦》是開創性的,是科學節目與綜藝節目結合的例子。它將科學元素和娛樂元素整合,傳達一種積極向上的娛樂觀。對兩類節目以后的制作都有借鑒意義。科學節目應在追求科學性的同時,豐富電視的表現元素,站在受眾立場,更多地關注受者的心理訴求,更多地尊重受眾,讓觀眾看得懂科學節目,愛看科學節目。深入基層了解群眾需求,提供優質產品。

從我國目前來看,綜藝節目表現元素活潑、多樣,但是存在同質化的現象。要想突破這一現狀,必須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節目內涵,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平衡。這種大膽求新求變的思想值得電視人借鑒學習。

參考文獻:

[1] 苗陽.電視娛樂節目的價值創新—深圳衛視《年代秀》評析[J].媒體時代,2012(1).

[2] 劉原,張毅.《最強大腦》的“最強營銷之道”[J].現代傳播,2014(3).

[3] 最強大腦[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141 8870/14253996.htm.

[4] 張莉.《最強大腦》:小眾題材何以走紅[N].中國文化報,2014-04-14.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