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淺析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價值創新 

李  倩

2015年03月18日14:5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江蘇衛視《最強大腦》是國內首檔科學類真人秀節目,從2014年1月3日到3月28日播出的三個月中,因其獨特的形式和價值創新,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收視率和美譽度節節攀升。在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節上榮獲最佳電視文藝作品獎。文章通過對節目的形式、內容以及表現手法來分析《最強大腦》的創新之處,從而探討它對國內科學類電視節目和娛樂類電視節目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科學類真人秀﹔最強大腦﹔價值創新

一、研究背景

當前我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各項事業日新月異,電視產業也不例外。電視節目的樣式越來越多,推出周期越來越短。快速的制作方式與手段使得電視節目質量參差不齊,存在一些文化內涵深厚,制作精良的節目,比如央視以及各大省級衛視推出的科教欄目。但是也有相親節目,選秀節目,明星真人秀等以娛樂為核心的電視節目,甚至一些一味娛樂,品質低下的電視節目也涌入市場。

電視節目的不同走向一方面在於娛樂受眾是電視的媒介屬性,另一方面也在於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逐,收視率成為決定節目成敗的關鍵要素。很多節目制作精良,富有文化內涵但收視率低。而一些偏重娛樂的選秀節目,相親節目的收視率卻很高,佔據大的市場份額。長此下去,娛樂節目佔據主流,文化節目越來越少。電視的價值觀發生錯位,電視的功能更多地表現為娛樂,受眾對電視的媒介印象等同為娛樂。正如尼爾·波茲曼所說,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1]。

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趨勢,為了糾正這種價值觀,阻止這種趨勢的蔓延。就需要將電視節目的文化性與娛樂性相結合,寓教於樂,使人們享受娛樂的同時也獲得知識,這不僅符合電視媒介特性也滿足當今市場經濟的要求。從而獲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兼顧這兩種效益的電視節目的開發是擺在電視人面前的一道難題,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它突破了以往科學節目有內涵而收視率差的問題,也與當前娛樂節目收視率高而缺乏內涵形成對比。接下來將對這檔節目的價值創新進行分析。

二、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價值創新

1.節目形式的創新

(1)科學節目與真人秀結合。《最強大腦》的節目內容主要是對人腦力的展示。為了更好地表達這一內容,節目採用當前活躍在熒屏,比較熱門的真人秀,節目有規則來承載,有特定的環境選擇和參賽者的選擇。首次將科學類節目和真人秀節目完美結合。這樣使得難以可視化的科學內容借助人這個載體變得形象化。真人秀一般都是“明星+民星”的組合。周杰倫、章子怡、李永波、李彥宏、陶晶瑩、孟非、金秀賢等嘉賓的加入使得節目瞬間有吸引力,因為這些人都是自己行業的佼佼者,有著巨大的粉絲群,這就為節目帶來了潛在的收視觀眾。在節目中也根據明星本身的職業特點和技能來設置環節,比如張柏芝和金秀賢為現場20位模特挑選衣服,周杰倫現場辨識隨機按下的三個鋼琴鍵以及梁冬蒙眼踢足球都使得這檔節目沒有了慣常科學類節目的冰冷,而是變得更加接地氣,親切有趣。光有明星還是不夠的,參賽選手才是節目的重點。節目對選手進行了特定的宣傳,為每個選手精心制作了VCR。例如,魔方狂人賈立平,中國雨人周瑋,聽風者艾曉娃,雷達少年倪梓強等等,標簽中隱含的選手的超常技能是吸引觀眾的關鍵,給觀眾帶來無限期待,也提高了節目的可看性。由於《最強大腦》有真人秀節目的特點,所以節目中的人物有著更多的表現空間,也有著更多真實情感的流露。比如:周瑋挑戰成功后,母親談起一些人對周瑋的歧視,嘉賓的激動、動容等,不乏動情甚至是煽情。但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與科學類節目所應該尊崇的理性、客觀、公平的精神和宗旨相協調[2]。

(2)引入獨特賽制。《最強大腦》不同於簡單的科學節目,它具有比賽的性質。這檔節目源自德國節目《Super Brain》,原版是一年一次大型直播娛樂秀,只是對腦力技巧性的比拼,沒有科學探究。為此,江蘇衛視對原版進行了顛覆式本土化改造。改原版一年一度的賽事性娛樂秀為季播節目,採用現場打分,科學點評,互相PK的形式來傳遞科學內容。此外比賽分為國內與國外比賽。這種本土化的改造使得節目脫胎於原有模式,符合我國觀眾的審美與精神需求,帶來很好的傳播效果。比賽本身就具有競爭、刺激的特點,既然是比賽就會有淘汰。觀眾漸漸地開始關心選手的得分、去留,設身處地地感知選手挑戰項目的難度,節目自然獲得觀眾持久的注意力。自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受眾漸漸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科學作為衡量國家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備受關注。中外腦力達人同台競技,恰好符合了受眾的期待,自然是熒屏上的一大熱點。

2.節目內容的創新

《最強大腦》著眼於“科學”這個主題,將普通人身上的科學現象挖掘出來。節目的宗旨是“讓科學流行起來”,目的在於讓受眾將目光聚焦於身邊的科學達人,培養人們認知、了解以及參與科學的精神,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受眾觀。從受眾角度出發,重視節目的傳播效果。這一理念拓展了一般科學類節目的內涵,具有創新價值。

不同於一般娛樂節目對明星嘉賓的偏愛,節目中明星更多時候只是見証者,是眾多受眾的代表。節目核心在於:各具特點的天才們輪番上陣,晒出看家本領,展現超越常人難以想象的神奇技能。國內外相關領域科學家從科學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3]。人們更多地是對選手能力的好奇以及折射出的科學原理的探究,明星只是為節目帶來了收視群,但是節目的主角是選手。這打破了電視娛樂節目對明星的單純依賴,使受眾的目光從對明星的崇拜轉移到對普通大眾的關心。

另外在選手身上也折射出一些人文價值的建構。例如:暗夜蜘蛛俠李童星盲攀挑戰成功后,卻為了妻子孩子准備放棄自己的愛好。體現了在理想與現實出現沖突的時候,以家庭為重的觀念。還有第二期節目中王國林書架檢索,為偏遠山區的孩子現場捐書。這體現了公益元素。以及在國際賽中,李雲龍與安德烈截然不同的表現所引發的對於中國教育的反思。這些敏感話題的出現使得選手、嘉賓和主持人多方參與探討,在思辨過程中將受眾帶入其中。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