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媒體融合發展下的創造性採訪【2】

——淺論《獻給北川的橘子》《生命的味道》寫作特色

鄭艷華

2015年03月19日13:2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好內容決定好報道

傳統媒體,擁有專業的信息採集者,而真實、權威的信息是一切報道的前提。

媒體融合發展,受眾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數”,主動地制造、使用、消費信息,逐漸形成以“我”為中心的互動傳播模式,追求即時化、可視化、個性化的輕鬆體驗。因此,傳統媒體隻有精確把握受眾的信息消費需求,才能提升傳統報道的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

在魯甸地震發生后,受眾急切了解來自救災一線的鮮活信息。在房倒屋塌的山鎮裡、在巨石飛滾的山谷上、在雨中夜行的山路處,從到達災區的那一刻起,新華社記者深入災難新聞現場,深入細致收集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深入捕捉打動人心的典型細節,全景記錄災區干部群眾自救互救、民族團結互助的感人事跡。

在媒介社會化和社會媒介化的今天,創意無限、創新無限、創造無限。受眾是最重要的資源,受眾在哪裡,媒體的未來就在哪裡。這對傳統報道內容設置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媒體融合發展,通過聚合、配合、整合、融合,對新聞和輿論傳播產生革命性影響。在報道理念上,它牢牢堅持以導向為靈魂、真實為生命、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准則。它堅持弘揚主流價值、堅守人文情懷、堅決正確引導輿論。在採編模式上,它把內容、渠道、資源和受眾聯系在一起,可視化表達與交互,以質優量高的新聞留住受眾注意力。在傳播形態上,它不再滿足於傳統媒體程式化報道,而是以受眾為中心,用受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受眾易於接受的表現方式,追求簡約、新銳和互動。

媒體融合發展,確立“市場倒逼採編,受眾決定內容,效果檢驗影響”的生產、發布、評價體系,把滿足受眾的需求、受眾的注意力作為根本出發點,來提高原創率、首發率、點擊率,報道形態從相對靜態變為即時、動態、可視的過程。

媒體融合發展,怎樣凸顯新聞中最有價值的信息,又成功引導受眾“可讀易讀悅讀”呢?新聞是具有深刻變動性的事實。而變動性,就為新聞故事化表達提供了可能。“新聞事實蘊含的變動性因素,諸如事物發展、變化、矛盾、對立等等,以及受眾在接受時可能產生的變化的期待心理,作者對事實(事理)的揭秘、釋疑等等,都有可能成為故事。[1]”

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2014年魯甸地震,新華社記者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用飽蘸感情的筆觸、鏡頭,書寫、定格許多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感人事例,真摯感人的報道充分反映黨中央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思想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根本要求。新華社記者堅守新聞現場,突出“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報道理念,關注災難中生命的命運,令受眾感同身受,讓報道不僅有溫度,更彰顯生命的力度。

“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懷,應是災難報道的第一要義”[2]。如何“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報道理念展開新聞報道?

筆者試以《獻給北川的橘子》和《生命的味道》為例,評析其寫作特色。

《獻給北川的橘子》的作者——新華社領銜記者、著名女記者朱玉,汶川地震后緊急增援震災區北川。這位身經百戰的記者,面對這場自唐山大地震以來,中國所經受的最為慘重的自然災害,她的內心受到強烈震撼。在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原則下,朱玉以敏銳發現力,採集大量典型細節,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筆觸,把更多筆墨留給地震中“人”,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人物故事,賦予新聞極強的可視感。

《生命的味道》的作者——新華社年輕記者羅宇凡,魯甸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趕赴災情最嚴重的龍頭山鎮採訪報道。7天裡,羅宇凡常常眼含淚水,“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天數悲歡離合與生離死別,在這片土地上迸發出的一切人性光輝和堅忍不拔,震撼著我的心靈。”

借景抒情。記者客觀記錄新聞事實,但是這並不妨礙記者用平視而不是俯視的眼光,感情充沛而不是冷若冰霜地展開報道。記者置身新聞現場,被現場感染,以人性的角度將關愛同情滲透於客觀報道的字裡行間。如《獻給北川的橘子》寫道:“在天府之國中,這也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茶葉,是小小北川的驕傲。”“氣候專家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小城。兩年前,全國氣象、環境與健康學術研討會在北川召開,專家學者們對北川神奇的小氣候贊不絕口。”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說:“8月,正是花椒收獲的季節。3日下午,成百上千的龍頭山人正在自己山間的花椒林裡“扯花椒”。今年是個豐收季,很多人家裡已經晒滿了花椒,就等著賣個好價錢。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擊碎了所有人的夢。”

筆帶溫情。事實是由細節構成的。作為職業新聞人,記者職責就是忠實記錄新聞事件,客觀真實還原新聞現場。記者在還原震災區場景時,避免使用慘烈、恐怖、血腥等字眼,而是調動五官功能,搜集現場素材,捕捉表現新聞事實的典型環境和典型細節,用簡潔、凝練,形象生動的語言等感性化細節,讓受眾身臨其境,目睹現場景象、觸摸現場土地、呼吸現場空氣、感受現場氣氛……如《獻給北川的橘子》寫道:“這個滿地扔著木耳、大料等調料,還散發著魚肉腥味的地方,是北川原來繁榮的農貿市場。”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說:“地震、泥石流、海嘯……凡是跑過突發事件的記者都會熟悉一種味道,在災后的廢墟上,在凌亂的街道上,那是垃圾和遺體散發出的氣味,是濃烈的消毒水的氣味,是死亡的氣味。然而在魯甸龍頭山鎮,你聞到最多的卻是花椒的氣味。”

以物寓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記者置身震災區,沒有就地震報道描述震災區的悲愴場景,而是聚焦人物,在一字一句中傳遞人與人之間美好情懷,人間真情。如《獻給北川的橘子》寫道:“一個毛茸茸的玩具熊,孤獨地挂在那裡,等候著生死不明的主人。”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說:“有山、有水、有人,還有花椒,一切都能重新開始。”“離開之后,如果再聞到花椒,也許你聞出的是水煮魚的味道,而我聞出的,是生命的味道。”

新聞“故事化”。地震報道中的“人物”命運牽動人心。記者通過人物的言語、行動來顯示人物的性格或心境,讓新聞故事化,故事情節化,情節可視化,讓故事中的人物說話,故事中的人物行動,受眾聽到他們、看到他們,新聞中的人物“活起來”。如《獻給北川的橘子》寫道:“臨街的一個小食品店,一個婦女顯然在地震時看到了從山上被震下、向她扑面而來的巨石。她轉身向店裡跑,但是,巨石追進了店裡,追上了她。”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說:“鄧啟亮的妻子李芳在地震中去世,他把自己關進廚房,從早到晚不眠不休地給安置點受災群眾、志願者炒菜做飯,並非是想用極度的疲勞讓自己忘記失去妻子的痛苦,他只是想在廚房的花椒味兒裡回憶一下妻子身上經常帶著的味道。”

“第一人稱”講故事。新聞,真實客觀。記者通常以“第三人稱”採寫新聞,將自己的觀點隱藏在事實中。而身處重大自然災難現場,兩位記者不約而同地使用“第一人稱”寫新聞,講故事,讓受眾更接近新聞人物,更深刻體察新聞事件核心。事實上,記者以“第一人稱”採寫新聞報道,不僅立意、角度與眾不同,而且筆調平實、質朴,富有真情實感,稿件富有溫度,見証人性的光輝。《獻給北川的橘子》寫道:“我隨手抓了三條編織袋,將3位遇難者的面容遮起——中國人,是極為講究逝者的尊嚴的,我沒有能力當時掩埋他們,但,給他們一點尊重,這是我當時所能做到的。”而《生命的味道》如是說:“我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花椒,清香中帶著點驕傲的麻辣,吃到嘴裡似乎要打通你的任督二脈,讓人徒然生出幾分傻傻的正能量。”

優秀的新聞作品,凝聚職業新聞記者的智慧和心血。在他們身上,充分展現了對黨的新聞事業無限忠誠,充分展現了不畏艱難的英雄氣概,充分展現了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血脈相連的高尚情懷,充分展現了“離現場近些、再近些”的職業精神職業素養。盡管有人說新聞作品是“易碎品”,但隻要新聞記者堅定永遠和人民在一起,隻要新聞報道始終反映人民的願望和心聲,新聞作品同樣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恆魅力。   

(作者系新華社辦公廳業務主管)

參考文獻:

[1] 劉志宣.新聞寫作技藝:新思維·新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2] 杜駿飛,胡翼青.深度報道原理[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