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以網絡“萌”來解析青少年的身體文化符碼【2】

王報芬

2015年03月19日13:5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網絡“萌”的身體美學及文化探析

1.“萌”作為特殊的身體美學

從1992 年美國美學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在他的著作《實用主義美學》中將“身體美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設想,旨在把對身體理論的探討與對身體實踐的關懷結合起來。他把身體美學定義為:“對一個人的身體—作為感覺審美欣賞及創造性的自我塑造場所—經驗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5]”

通常身體美學在實用主義層面的含義,主要是指用一些特殊方法改善美化身體以及對其結果進行評價,而改善身體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對身體進行外在表面的改善,如美容、化妝等﹔另一種是對身體內在感受進行調節,比如瑜伽和禪定。但是,伴隨著網絡“萌”現象的出現可以發現,“萌”其實屬於一種特殊的身體美學狀態,它與實用主義層面上的身體美學有很大的不同。實用主義層面上的身體美學關注的是內在修養以及外在修飾,或者兩者的相融合產生出來的美感,而“萌”卻不需要內在的修養以及外在的修飾,它更多的是關注一種原始的、自然迸發出來的美感,例如網絡上各種爆紅的寵物,人們被它們所吸引的緣故就是這些動物不自覺地做出來的一些“溫暖”的表情或者行為。這種狀態不需要過度的外在修飾、內在涵養,隻需要在生活中瞬間的展示。

2.“萌”是青少年在虛擬時空裡對身體文化的重構與呈現

伴隨著大眾消費文化的迅猛發展,人們的身份特征已經具有自反性,並且越來越通過私人化的消費模式被主動地建構起來。在現代社會以前,人們認為身份是被賦予的﹔甚至在單一的或者有組織的現代性當中,身份是相對穩定的,身份會十分清楚地反映職業、家庭地位等因素。但隨著網絡的出現,網絡的虛擬性、無邊性解構了這一傳統思維,人們在網絡中的身份特征變得越來越模糊,而且必須在充滿諸多的可自由選擇的環境中去選擇並且適應自己的新身份。

而處於青春期並逐漸邁向成熟期的青少年們,他們困於學業、生活的壓力,在還沒有完全走入社會之前並不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及社會定位,這就造成了當他們進入到網絡以后更加無所適從,無法承擔起網絡所賦予青少年嚴肅認真的責任,又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認識到自己的角色意識。因此,他們唯一可以利用的便是自己的身體所帶來的文化寓意,這種身體文化所帶來的愉悅感刺激了青少年們在虛擬時空裡一次又一次的對身體符碼進行新的重構與呈現。

對這一現象,劉成紀在他的《身體美學的一個當代案例》一文中已經做了高度概括:“當代大眾文化基本上是一種圍繞身體建構的文化,其主題是欲望,其價值是身體性愉悅,其實踐是按照美的規律對人體進行技術再創造和改裝。[6]”網絡“萌”現象作為一種身體文化的特殊展示,它解構了關於身體隻能通過視覺力來延伸發展,而是通過網絡的途徑重新編碼,再由青少年群體的解碼傳播,將網絡流行文化在大眾消費語境下推向狂歡。

3.網絡“萌”作為青少年的社會化與文化表達

網絡“萌”現象的出現,除了網絡的推波助瀾,更多的是作為主宰人群的青少年們對於網絡文化的熱衷,這種“萌”現象背后的文化是與主流文化相對應的青少年亞文化。

對於亞文化研究早已有之,D·道格拉斯認為亞文化是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文化中被邊緣的一部分,擁有少數支持者和特有的亞文化的意義和儀式,以此區別於正統的文化。但也有學者認為亞文化是區別於主流文化的,邊緣化、非主流、次生的文化形態,表現出非理性的方式,體現出對欲望和感官的追求,對社會現有的價值秩序造成沖擊[7]。而青年亞文化是亞文化的一個分支,在《青年學詞典》中被定義為:以青年的特殊利益為驅動力的,在青年群體和社會的互動中形成的一套受青年群體擁戴和認同的特殊獨立的行為准則和價值體系,最終達到青年自我實現的目的[7]。作為區別於正統文化的青少年亞文化有著多變形、碎片性以及宣泄性,網絡“萌”現象的出現則說明了這些特點,作為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少有發言權的青少年們,一旦進入到網絡中便會擁有大量的自主權,他們習慣按照自己的文化心理狀態來分析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意見,用以區分與主流文化相對應的亞文化特征,然后彰顯自己的話語權地位。

在西方學者眼中,青年亞文化會與主流文化妥協,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民主的進步以及消費社會的崛起,青年們會尋求新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以取代用激烈情緒去反叛主流思想的方法。所以,網絡“萌”現象的出現,不僅僅是背后青少年亞文化的話語表達,更重要的是在這話語形式背后所掩藏的對於自身文化的認同感以及身份象征。

四、結 論

網絡“萌”現象作為青少年話語權的一種象征,體現了青少年從身體意識開始轉變到身份意識,不再僅僅的利用身體元素來表達自己對於現實世界的感悟,更多的是通過身份的轉變,從亞文化的附屬地位逐漸走向主流文化的參與者。這些網絡現象的出現,匯合到眾多的網絡話語聲音中,補充了主流話語的聲音。但同時,如果網絡“萌”現象的過分傳播,夸大了其效應,也會帶來一波又一波不計后果的網絡狂歡,這些狂歡背后帶來的是“娛樂至死”的麻痺效果,非但不能起到補充主流文化的聲音,反而會將大眾審美帶向不可預知的地步。所以,對於網絡“萌”現象,人們在體驗它帶來的愉悅感的同時,也要隨時防止過度娛樂的后果。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李靖.流行語之生成理據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語(2008-2012)為例[J].語言應用研究,2013(7).

[2] 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760149.htm.

[3] 都市時報數字版.http://times.clzg.cn/html/2012-12/10/content_317488.htm.

[4] 曹文欣.網絡時代的青年“萌文化”研究[J].傳媒e時代,2014(8).

[5] 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鋒譯.實用主義美學:生活之美藝術之思[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6] 劉成紀.身體美學的一個當代案例[J].中州學刊,2005(3).

[7] 李雪.網絡青年亞文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