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以網絡“萌”來解析青少年的身體文化符碼

王報芬

2015年03月19日13:5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大眾消費時代所帶來的消費形式“自主化”,促使人們不再沉迷於消費物的本身,轉而把消費物轉化為能夠突出自己的符碼。而網絡“萌”現象的出現正好符合了這個消費特點,但它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更多是主宰這種現象的青少年用特殊的身體文化符碼來表達自己的話語權傾向,並從身體意識開始,逐漸轉換到身份意識。

關鍵詞:網絡萌現象﹔身體美學﹔青少年亞文化

近幾年,隨著網絡文化的日新月異,網絡流行語也越來越引起許多人的重視,而在由讀者推薦並經漢語專家反復評議、甄選之后,2011年12月20日《咬文嚼字》編輯部推出了2011年十大流行語,排位第六的是“賣萌”[1]。而在2014年,隨著“萌”現象在網絡領域的延伸,大量網民在無數扑面而來的流行語面前狂熱的遣詞造句,造就了一波又一波的網絡狂歡。而更多的是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裡,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們用鮮活、生動的身體語言,造就了大量的文化熱點,在這些熱點背后伴隨而來的是青少年特殊的身體文化符碼。

一、網絡“萌”的現象溯源

“萌”字在漢語中的本意是草木的芽,常用於描述植物發芽的過程,或者用於描述事物開始發生的狀態。而“萌”字在中國網絡上爆紅以后,“萌”便有了新義項,如“可愛、青春、活力、美貌”等。而“萌”字的新義項最早來源於日本,本意是指動漫愛好者看到美少女角色時產生的熱血沸騰的精神狀態[2]。現在,除非在特定的語境中用到“萌”字的本意,不然大多數人在聽到“萌”字后,腦海中想到的更多是“萌”字的新義項。

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隻要稍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是“萌”現象。從瞪圓眼睛、比劃剪刀手、嘟嘴自拍,到打字聊天時的“顏文字”、動畫表情,以及大量影視節目中的演員們耍寶賣萌的表演等等,這些都催生了網絡“萌”現象的發展衍變。而在2014年的網絡社交領域內,一款叫做“MYOTee臉萌”的APP軟件也將網絡“萌”現象再一次推向高潮,這款由郭列團隊在2014年1月份推出的軟件,在6月份爆紅網絡,上線六個月用戶達到3000萬。“MYOTee臉萌”軟件的爆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迎合了用戶的“賣萌”以及自戀心態,依附於社交網絡的普及,猶如病毒傳播機制一樣迅速打開市場。

研究新媒體、網絡傳播及網絡文化的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系副主任孫海峰對記者解讀這種文化現象時說,賣萌跟裝痞、充愣、撒嬌、非主流等有關系,“都是一種后現代的話語策略。”他看到,在網絡時代的早期,這類“策略”便已經很明顯了,“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就是一部此類黑話的雜燴。這是一種話語策略,被很多不同陣營的人利用。萌傳達的是一種軟的意象。官方用來偽裝,民間用來自嘲。整體來說,是對咄咄逼人的現代性敘事的解構。[3]”

二、網絡“萌”的主體及對象

1.網絡中主宰“萌”現象的主體人群

為了研究主宰這一現象的主體人群,筆者在網絡上選取了兩個有關“萌”的百度貼吧,分別是:萌吧、賣萌吧,這兩個貼吧的發帖量都超過了幾十萬。

關於萌吧,它的貼吧介紹是:二次元死宅的群聚處→討論任何ACG相關話題,這裡的二次元、ACG泛指動漫、游戲、小說以及其衍生同人創作及周邊產品,筆者在貼吧裡發現排名前十位的熱門帖子大都是關於動漫的討論,而動漫的主要受眾人群是青少年。關於賣萌吧,這個貼吧排名前十名的帖子含有“萌”字標題的佔到了百分之五十,大部分帖子是少女的自拍照以及萌系公仔。

通過對這兩個網絡“萌”貼吧的對比,可以看出熱衷在網絡上展示“萌”現象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因為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等各個方面迅速成長的同時,也承擔著一部分來自學習、工作等的社會現實壓力,這種壓力使得他們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娛樂方式,而網絡的虛擬性、無邊性正好給他們提供了這種機會。這種發生在當代都市文化環境下、流行於網絡空間內,依靠模仿等方式流行起來,以青年為文化主體的一種挑戰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文化活動[4],已經深深地融入到當前的文化發展裡。

2.網絡“萌”現象的受眾主體

隨著各種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人們總是能迅速地接收到時下最新最熱話題討論,尤其是網絡“萌”現象出現以來,各種關於“萌”的句式也迅速發展而來,例如“賣萌”“呆萌”“萌妹子”“萌萌噠”等網絡流行語。隨之而來的是各個領域內對於“萌”的使用,廣告界有可口可樂的“賣萌瓶”,該公司在2013年推出了營銷的新秘笈,在包裝瓶身上最顯眼的位置,出現了“純爺們”、“文藝青年”、“高富帥”、“喵星人”等網絡流行語的包裝。

所以,網絡“萌”現象的受眾主體到底是那些人群,通過發布在問卷星上的關於“網絡萌現象受眾對象的問卷調查”表發現,在接受問卷的受眾裡,年齡階段主要集中在13到25歲之間,其中74%是女性,數據說明網絡“萌”現象的受眾主體主要是青少年們,而其中女性受眾又佔了大部分比例。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