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持人和觀眾的接觸
雖然觀眾在現場觀看節目的錄制過程,但是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和受訪嘉賓進行直接交流的。這時候就是主持人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有的主持人會就受訪者的某個話題到觀眾群裡進行訪問,有的主持人干脆把觀眾請到台上一同參與節目錄制。在這個過程中,主持人要像潤滑劑一樣,把受訪嘉賓的情況和現場觀眾的問題、觀點交代清楚。
主持人能用觀眾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節目是非常可貴的,所以說把握好了現場觀眾這一環節,能極大調動節目錄制的氣氛,無論是受訪嘉賓、現場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融入其中。
一度深受觀眾喜愛的電視談話類節目《實話實說》的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就特別擅於和現場觀眾進行面對面交流,給筆者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他會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稱呼觀眾“大爺”、“大媽”,所用的語言也是平實而真誠,使人沒有距離感的,他對待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都是以一種自然流露的狀態和他們交流,比如在年齡稍小的觀眾發言后,他會輕拍對方肩膀示意對方坐下,很多觀眾都說崔永元就像自家鄰居,在談論問題的時候,總是使他們敞開心扉,把內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這就是崔永元充分運用人際傳播的效果。
四、現場導演和主持人的溝通
主持人和現場導演之間的交流可能影響整個節目的進程和效果。進過演播室的人都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錄制或者直播,都得看導演的指示。這是因為現場導演在其中起到了一個連接主持人和電視機前的受眾的作用,他們負責“把關”節目質量,並且及時把錄制中的重要訊息傳遞給主持人。
主持人在節目中好比一場音樂會的演奏者,“調場”則是指揮。在《挑戰主持人》的錄制過程中,主持人多次和“調場”就走位問題、燈光問題等進行溝通,“調場”就主持人反饋的問題再和各崗位的工作人員協調,過程雖然短暫,但是顯示出的專業素養令人稱道。
由於節目錄制現場人員復雜,時間有限,主持人不可能做到和每個人都進行人際傳播,對於電視機前的觀眾來說也許主持人、嘉賓、參賽選手是主角,但是現場錄制的時候“調場”是控制整個局面的人。這也有助於節目及時調整錄制軌道,實現更好的錄制效果,奏出更加和諧的樂章。
五、直播錄制和錄播錄制中人際傳播的區別
前文討論的是錄播節目錄制的一些基本情況,直播節目與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直播節目一般是延時30秒播出,所以直播節目的錄制應該一氣呵成。為了不影響節目錄制出來的音畫效果,主持人和導播之間通常是用非語言符號進行交流,在直播新聞節目中,主持人往往是接受導播提示的一方。這就要求主持人和導播事先多溝通、多交流,及時反饋和總結,互相熟悉各自所表達的“符號”的意義。
大家熟知的大型早間新聞直播節目《朝聞天下》中,有一次主持人在播完一小節之后補妝的畫面,被導播以直播的方式“切”給廣大的觀眾朋友看,雖然觀眾們都紛紛表示理解,但是這確實體現出主持人和導播之間人際交流不足導致的一些紕漏。其實一台機器背后都是人在操作,所以人和人的交流顯得至關重要。主持人和導播之間加強人際交流,能使得新聞節目的錄制更加順暢、更加自然。
六、結 語
當今時代正處在一個劇烈的轉型期與變革期之中,近代電子媒介的誕生到發展再到高潮以及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和如今飛速的發展,使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研究領域互相交錯、相容。
電視節目屬於大眾傳播中的一種,大眾傳播中的傳播者是從事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專業化媒介組織﹔而人際傳播的傳播者是個體。大眾傳播是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大量生產、復制和傳播信息的活動﹔而人際傳播傳遞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靈活。大眾傳播的對象是社會上的一般大眾,即受眾﹔而人際傳播的對象也是個體。大眾傳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屬性,又具有文化屬性﹔而人際傳播的信息豐富而復雜[3]。大眾傳播屬於單向性很強的傳播活動﹔而人際傳播則雙向互動交流很強。大眾傳播是一種制度化的社會傳播﹔人際傳播是非制度化的傳播[4]。人們應該發揮人際傳播的諸多優勢來提升大眾傳播的效果,共同營造一種更加貼近人性的傳播模式。
(作者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 尼古拉斯·阿伯克龍比.電視與社會[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 (美)斯蒂芬·李特約翰著.史安斌譯.人類傳播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4] 薛可,余明陽.人際傳播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5] 王怡紅.西方人際傳播研究的人文關心[J].國際新聞界,1996(6).
[6] 張洪忠.大眾傳播學的議程設置理論與框架理論關系探討[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01(9).
[7] 王怡紅.人與人相遇[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8] 陳力丹.傳播學綱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9] 朱自清.經典常談[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0.
[10] 張炯等.中國文學史:第九卷·當代文學編[M].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
[11] 科研.劉娜.情感類談話節目:感性至上與理性回歸[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
[12] 宣偉伯.傳媒信息與人[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
[13] 陳力丹.試論人際關系與人際傳播[J].國際新界,2005(3).
[14] (美)斯蒂文·小約翰.傳播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15]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楊沫專集[G].沈陽師范學院中文系編,1979.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