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踐行“依法治國”理念  做好電視法治節目

——以廣西電視台綜藝頻道法治節目為例

唐龍

2015年03月25日13:06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軍號。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關於加強法治建設的專門決定,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准確把握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科學內涵,學習宣傳貫徹好四中全會精神,對於中國電視法治欄目來說,不僅責無旁貸,而且必須發揮其獨到的作用。

中國電視法治欄目的發展盡管隻有短短的二十多年,但其發展速度、對社會的影響力以及它在中國法治建設過程當中的特殊作用都是不容忽視的。

1999年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開播,標志著我國電視法治欄目進入到一個空前的繁榮期。這一階段電視法治欄目的形式不斷創新,社會影響力持續增強,其普法的示范效應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新世紀以來,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我國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面臨一場深刻的變革,這為電視法治新聞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正是這一時期,我國的廣電改革和創新成為電視新聞事業的主旋律,欄目品牌化、頻道專業化等理念逐漸在電視媒體中扎根。這都為我國法治新聞事業的改革、創新、轉型提供了機遇和環境。而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當下,做好電視法治節目可謂更具有新的重大意義。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2014年也是廣西綜藝頻道法制節目創新力度最大的一年。頻道全面升級改版原有的3檔法制欄目,同時研發開播了1檔全新的法律調解服務欄目,並於11月創新推出與全國法制節目同行深度合作的大型日播新聞欄目《法治中國60′》。至此,綜藝頻道形成了新聞、專題、深度訪談等形式多樣的法制節目群,全天法制節目播出時長從上年的320分鐘增加到今年的390分鐘。接地氣的節目內容、豐富的報道形式、實用的配套服務、觀眾的熱烈反饋,使得《法治最前線》《律師到現場》等法治節目收視率名列前茅。廣西綜藝頻道成為名符其實的本土“第一電視法律維權服務平台”,其成功經驗值得總結和借鑒。

一、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強化法治新聞的新聞性,增強法治宣傳的傳播效果

(一)關於“法治新聞”的屬性

新聞性是“法治新聞”的根本屬性 ,“法治新聞”是兩個詞“法治”和“新聞” 的組合,它的重點是新聞,也就是說法治新聞應該是眾多新聞類型中的一種,它不是法規、法條,更不是法律文件,而是一個具有新聞價值,即具備新聞五要素(顯著性、重要性、接近性、時新性、趣味性)的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它應該以實現播出為前提,以追求真實為目的。總之,“法治新聞”決不能脫離新聞本身而單獨存在。

實踐証明,新聞、電視劇和綜藝節目是撐起電視媒體收視率的三架馬車。做好法治類的新聞節目無疑是增強法治宣傳效果的一個正確方向。

社會新聞法治化、法治新聞社會化成了許多法治類節目提升傳播效果的手段。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家常事都可以在法律上找到落腳點,放眼生活小事、闡述法理法規成了電視法治類節目常用的方法。

在內容上,贍養與撫養、家庭暴力、婚姻糾紛、青少年犯罪、鄰裡矛盾、心理疾病等題材具有現實參照性,容易讓受眾與現實生活相對照,從而起到解惑或者警示的作用。

在敘述方式上,電視法治類節目從權威敘事向人文敘事轉變,努力去探尋和剖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心路歷程、性格成因、成長環境、情感世界、人生際遇、行為方式和生活態度。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