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民國女記者生存狀態初探

曹海容

2015年04月01日13:1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民國時期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為動蕩不安的時期,也是中國社會急劇變化的時代,國民黨雖然確立了對中國的統治,但社會並不如預期那樣的安定。處於這樣一個動蕩多變的時代,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然而,隨著思想的解放和女權運動的發展,女性漸漸擺脫封建束縛走向獨立,新時代一批知識女性開始步入社會,尋求社會的認同,而新聞記者被公認為最適合女性的職業之一,因此也產生了一批女記者,其中不乏杰出者。

然而,作為一名女性的新聞工作者,既要面對當時時局的動蕩和工作的繁重,又要承擔來自社會輿論的懷疑和各種輕視、品玩,甚至是家庭的阻撓。在承受著各方壓力的同時,又游走在社會和家庭之中,致力於新聞事業與婦女解放運動,在她們身上也表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也這個時代的縮影。

關鍵詞:民國時期 女記者 新聞行業 封建傳統 媒介形象

正文:

民國女記者成長的時代背景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時間並不算長,然而,期間很長的時間都沒有女性的身影,直到19世紀末,這種局面才被打破。“1897年2月22日,資產階級維新派在澳門創辦《新知報》作為華南的宣傳陣地,從地30期起,康有為的女兒康同薇任該報日文翻譯,成為我國參加新聞工作的第一位女性。”(1)不過,要說起中國第一位女記者就眾說紛紜、定論不一了。民國時期的眾多女記者被譽為“無冕皇后”,從中可以看出她們作為新聞記者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

民國時期涌現眾多的女記者,首先得益於社會思想的解放,特別是對婦女思想禁錮的解放。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裡,男尊女卑成為傳統,這一傳統猶如一道枷鎖桎梏著女性的健康成長。民國時期,五四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方興未艾,資產階級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女權主義運動也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辛亥革命前,女性團體達40余個,女性報刊達30余份。”(2)由此可見,中國女權主義的覺醒,與爭取女性地位的意識,一批女性走出家門,參與社會事務,爭取社會權利,這也讓女性從事新聞工作成為可能。

其次是女性教育的普及。在中國傳統社會,女子的家庭角色被定位為“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所謂“婦者,服也,服於家事,事人者也”。以此論斷,女性就沒有受教育的必要。然而,民國時期婦女思想解放運動的發展,以及自由平等觀念的深入人心,有條件的家庭都願意讓自己的兒女受到教育,因此,女性受教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統計資料顯示,1916年,全國中學女生人數僅724名,1923年增加到3249名,1925年再增加至7956名,前后9年,增加了11倍。”(3)與此同時,受高等教育女性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長,女性教育的普及,在客觀上也給其從事新聞行業提供了可能。

另外,中國新聞事業在民國時期的大發展也促進了女記者這一群體的形成。資本主義不斷發展、工商業獲得長足的進步,在客觀上奠定了新聞事業發展的經濟基礎。國民政府成立后鼓勵新聞事業的發展,以及當時內憂外患、軍閥混戰的動蕩時局,人們迫切想要知道社會發生了什麼事,因此,新聞行業的存在極具重大時代意義。當時也涌現了一批知名的女記者,如《大公報》呂碧城、陳學昭,以及后來的彭子岡、楊剛等。她們們出現使得民國時期的中國新聞事業更加有生機,也促進了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

光環下的媒介角色期待與發展瓶頸

民國時期的女性逐漸掙脫家庭束縛,進入新興的報刊行業,她們被譽為“無冕之后”。在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她們,背后也承受著諸多的壓力。這些壓力來自於各方面,同樣,這些壓力也給她們的事業帶來諸多不順。如何處好這些壓力,扮演好這樣的社會角色,無不在彰顯她們作為新時代知識女性的睿智。

對於女性記者的媒介形象爭議頗大,當時候的女性,作為一名記者,卻反成為新聞客體的事常有發生。“一些報刊輿論將女記者形象建構為新聞界的‘交際花’,對她們的言行舉止大加品評,使之成為被報道的客體。而女記者一邊努力拼搶新聞以証明自身的主體價值,又同時掙扎於性別陳規與男性話語的重重羈絆,產生了嚴重的身份認同危機。”(4)當時的《中央日報》曾這樣對女記者的形象建構輕蔑寫到:“上海女記者們每天出入於公館、機關、記者招待會,當我們想起她,我們就隻覺得除了一隻花蝴蝶在空中亂穿亂飛一陣之外,別得就什麼也沒有了。”可想而知,當時社會輿論對女記者的輕蔑與不屑。

除此,女記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承擔著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中國社會向來都是以男權為主導,女性想要在新聞事業中佔據一定的地位必將付出巨大的努力。她們不可能完全將家庭置之事外,特別是成家之后,必將受到家庭的羈絆。《女聲》主編王伊蔚、《婦女生活》主編沈茲九在在自己的小傳中就曾坦白過這些苦楚,很難將家庭與工作平衡。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女記者拋頭露面在公共場所工作有違對女性角色的性別期待。例如,“四川都督府政務處每次開會時,為便於女記者旁聽採訪,特在旁聽席上為女記者用紅布圍城一個女記者室。”(5)從中便可看出,在那個時代,女記者並不為大家所接受,甚至是官方。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