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淺談慢鏡頭在紀錄片中的運用

——以《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系列紀錄片為例

杜方雲

2015年04月01日13:3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慢鏡頭是因高速攝影而產生的慢動作畫面,在渲染氣氛、表達情緒、展現過程、塑造美感等方面作用突出,被電影、電視節目廣泛運用。央視《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系列紀錄片中大量運用慢鏡頭,一方面增強了影片的紀實性、藝術性和思想性。另一方面,大量慢鏡頭也讓影片產生拖沓之感,因此,慢鏡頭的運用也要掌握好一定的“度”。

關鍵字:慢鏡頭﹔紀錄片﹔紀實性﹔藝術性﹔思想性

慢鏡頭,又名升格鏡頭,是一種通過提高攝像機正常拍攝速率而形成的特殊鏡頭,被譽為“時間上的特寫”。慢鏡頭在藝術上可表達特殊的內心狀態和情緒,對某些瞬間發生的變化情況也可進行深入研究。

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以下簡稱《茶》)從2013年11月18日開始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是中國首部全面探索世界茶文化的紀錄片,從不同角度完整呈現關於茶的故事。該片使用大量慢鏡頭來敘事和抒情,營造出獨特的文化氛圍,創造了深邃的藝術意境。

一、慢鏡頭的作用

慢鏡頭通過延長拍攝對象的影視時間,將放大的時間與敘事鋪墊結合在一起,具有正常速率拍攝鏡頭所達不到的效果。

慢鏡頭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現在渲染情緒、烘托氣氛、展現動作、控制節奏等方面。在電視體育節目中,通過對體育運動員某一關鍵動作進行慢鏡頭處理,突出體育運動“決定性瞬間”的特點,帶給觀眾視覺沖擊感。在動作類電影中,通過快慢鏡頭交替使用,烘托動作的兩極效果,比如張藝謀的《臥虎藏龍》、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等電影中都運用慢鏡頭將原本殘酷的斗爭變成一種暴力美學。

二、慢鏡頭在紀錄片中的運用

1.增強紀錄片的紀實性

紀錄片是一種從現實中汲取素材,並用剪輯和音響來增進作品感染力的非虛構創作。慢鏡頭,作為一種改變素材現實時間的技巧性手法,被指與紀錄片真實性相悖,因而被紀錄片創作者所忽視。但紀錄片的真實性是指本質真實,隻要選取的素材和表達的思想保持真實,就可適當使用一些技巧性藝術創作手法,在增強影片藝術性的同時,也讓影片表現“真實”的力度更強。

慢鏡頭在增強紀錄片的紀實性方面主要表現在:

(1)表現高速動作,展現細節

一些高速動作在正常播放速度下往往一閃而過,不被人眼所記住。而紀錄片的紀實性要求盡可能保留拍攝的真實,紀實類紀錄片一般不用虛擬動畫模擬。因此,一些高速鏡頭往往被忽略。慢鏡頭可以在保留拍攝對象不變形的情況下,將高速事物清晰地展現在觀眾眼前,讓觀眾觀察到動作的起幅、過程、落幅,比如,運動員跨欄的瞬間、水滴滴下的瞬間、動物的奔跑和鳥的飛行,滿足觀眾對“記錄”的心理預期。

在《茶》系列紀錄片中,創作者多用慢動作記錄下很多制茶的動作。比如,茶農採摘茶葉時,輕輕掰下葉尖的一瞬間﹔滾燙的開水倒進茶杯,干枯的茶葉瞬間飽滿的動作﹔機械化操作下,茶葉在容器裡來回擠壓的場面﹔搓茶、抖茶、搖青、殺青的過程。通過將這些短瞬動作放慢,將時間“稀釋”。讓茶葉接觸到茶農的手時細微顫動的場面,茶葉遇上滾水時瞬間舒展的動作,都以舒緩的節奏表現出來,讓觀眾了解到茶葉制作的每一道小工序,足夠他們細細品味,達到《茶》系列紀錄片記錄茶文化的宗旨。

(2)強化關鍵動作,引發聯想

單一、勻速的畫面,其感染力往往差強人意。而慢鏡頭則通過重點突出,將某個關鍵性動作呈現在觀眾的視覺中,並延長其停留時間,以此強化這個動作的深刻寓意,制造出感人效應,引起觀眾的關注,激發他們的聯想。

在《茶》系列紀錄片中,有一個慢動作鏡頭被反復使用,僅在第一集中使用次數就超過3次。這個畫面展現的是:滾燙的水慢慢注入乘有茶葉的白色瓷杯,白色霧氣瞬間騰起,如夢如幻。將“泡茶”這一動作慢化,並多次播放,正切合了解說詞:“茶,就是一片樹葉遇上水的滋味。”這些鏡頭起重墨點染之作用,突出強調“泡茶”這一動作的深刻涵義:在制茶的所有工序中,茶與水的交融無疑是最關鍵的一步。創作者用慢鏡頭將這一關鍵動作細致展現在觀眾眼前,讓觀眾在觀看時不自覺地想要品味那杯中物,勾起自己昔日品茶賞茶的味覺回憶。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