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淺析媒介融合視閾下融合新聞生產的新變化

——以《紐約時報》為例

陸洋

2015年04月01日15:5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本文以《紐約時報》及其“雪崩”報道為例,基於戈登的媒介融合理論分析《紐約時報》集團五種類型的融合新聞發展歷程﹔同時結合《紐約時報》2014年內部創新報告與BuzzFeed的案例解釋了融合新聞生產的新形式﹔最后以《紐約時報》新媒體實驗項目“NY Now”做結,闡釋了傳統報業生產融合新聞的新變化及新形勢。

關鍵詞:《紐約時報》、戈登、媒介融合、融合新聞

一 《紐約時報》的融合發展歷程

(一) “媒介融合”的背景理論支持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伊契爾·索勒·普爾於1983年在其所著的《自由的科技》一書中首次提出“傳播形態融合”的概念,這也是“媒介融合”概念的雛形。他認為:數碼電子科技的發展是導致歷來涇渭分明的傳播形態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在當時,人們所理解的多種媒介一體化是廣播、電視和報刊等傳統媒介的融合形式,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信息技術革命的到來使互聯網這樣一種“第五媒介”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沖擊,而融合媒介的趨勢越來越成為未來媒體行業尤其是新聞業的發展關注的焦點。文字、圖片、聲音和影像等格式由於現代網絡寬帶技術及文件壓縮等數字技術變為了“0”和“1”來表示的統一數字信息,但如此種種的現象並不僅僅意味著技術條件內部各方面的改變。

在這樣一個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2003年,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戈登提出了“媒介融合”的五種類型:一是所有權融合,即具有統一集中所有權的跨媒體集團操作同一地區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各類媒體實現融合﹔二是策略性融合,指所有權不同的媒體之間實現內容上的共享與融合﹔三是結構性融合,指新聞採集和分配方式的融合,如報紙新聞加工打包后出售給電視台並為其所用﹔四是信息採集融合,記者需要具備使用多媒體採集信息的技能,需要在現場採集文字、圖片、聲音等各種格式的新聞信息﹔五是新聞表達融合,即記者以多媒體的方式對新聞事實進行表述。

之后,戴默等學者又總結了“交互推廣、克隆、合競、內容分享、全融合”這樣五種融合模式。到最后的高級階段,各種媒介從採集到播出會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使各類新聞能夠有效地傳播。

無論是戈登、戴默還是提出媒介融合5個層面的文化學者詹姆斯,他們的理論無一例外地離不開兩個層面:一是媒介傳播技術自身的融合。新的媒介融合舊的媒介。二是媒介集團資源的融合,媒介集團在不同的形勢和發展階段對資源進行整合。

本文基於戈登的“媒介融合”五種類型理論,以《紐約時報》的融合歷程為例,就以上兩個層面的若干問題來分析融合新聞生產的變化。

(二) 《紐約時報》的融合發展歷程

《紐約時報》於1851年創辦,以其嚴謹穩重的新聞理念和高貴嚴肅的版面風格被稱為“灰色貴婦”。從1994年互聯網以來,《紐約時報》一直走在世界新聞報業“報網融合”的前端:1996年,“時報網”正式創立,直至2005年,《紐約時報》分別收購了新英格蘭體育頻道和《國際先驅論壇報》的所有股權。2005年,《紐約時報》收購了About.com,成為其融合歷程的一個轉折點:之后《紐約時報》收縮傳統媒體和投資業務,轉向以互聯網為平台的多媒體經營,包括與微軟公司合作的“時報閱讀器”和蘋果公司的合作等等。2013年,《紐約時報》一項實驗性新聞報道成果“雪崩”獲得普利策新聞特稿寫作獎,“雪崩”報道具有“媒介融合”大環境下先鋒性的代表意義,而在2014年推出的新媒體項目“NYT NOW”則是一種聚合新聞客戶端的新嘗試。

至此不難看出,《紐約時報》的融合媒介歷程與戈登教授的理論模型不謀而合。1969至2005年,《紐約時報》處於轉型的第一階段,即戈登所提出的“所有權融合”階段,這一階段,《紐約時報》的上市、收購和網站業務都是一種資產性的融合。多元化的經營和廣告業務也成為這一階段《紐約時報》商業盈利的重要來源。

2005年至2013年,《紐約時報》收購了About.com,開啟了網絡新媒體的新業務,在各大老牌報業紛紛關門倒閉之際調整了集團內部的資源結構和業務結構,加快了報網融合的步伐,終於在2013年扭虧為盈,撐過了美國報業的持續“寒冬”。這一階段,實現了戈登理論下的第二、三類型的融合,即策略性和結構性融合。

2013年至今,當移動互聯網的腳步發展地越來越快,《紐約時報》做出了裡程碑式的嘗試,即“雪崩”的專題報道,使新聞報道更親近移動終端的用戶體驗,“付費牆”業務也最終讓其收獲不少﹔2014年,《紐約時報》推出一款名為NYT NOW的app新媒體產品,由於推出時間不長,所以其發展和前景仍然在業界和學者的觀望中,而其中our pick欄目的內容則是融合了社交網站和聚合新聞的代表性作品,其價值值得深入研究。《紐約時報》以“雪崩”融合新聞報道的出現開啟了戈登“媒介融合”理論的最終階段,即第四種類型記者的信息採集融合和第五種類型新聞表達融合。

二 融合新聞實驗與典型案例

(一) 《紐約時報》開啟融合新聞“雪崩”

2012年12月20日,《紐約時報》新上線了一則關於雪崩的專題報道。這一專題免費上線后,在一周內創造了350萬的點擊量和290萬的訪客,其中三分之一的訪客量是首次訪問紐約時報網。究竟是什麼讓一則關於雪崩的報道如此吸引人呢?打開網頁我們就會看到這是一種不同於以往將文字、圖片視音頻資料簡單拼湊在一起的“報網融合”,而是對於融合新聞報道的嶄新詮釋。

 

在“雪崩”中,《紐約時報》並沒有採取傳統的網絡報道形式,而是真正運用了新媒體技術與文字的融合排版,相互嵌套。一打開網頁就能看到大幅的動態狂風吹拂下的雪地場景,使人身臨其境。用戶一邊拖動鼠標一邊閱讀文本,當需要介紹當地的地表狀況和氣象條件的時候就會出現動態的畫面給予生動而真實的展示,當文中出現新聞報道中的人物時,文章的左側會出現介紹人物的卡片,而文本中也設置人物名字的超鏈接,一點擊便會彈出其身份乃至其家庭背景的圖片幻燈片窗口﹔另外,當文本需要涉及對於人物的採訪時,文本的右側會出現相應的採訪視頻﹔當介紹到人們意識到雪崩即將來臨時,又有當時當地的音頻資料反映驚心動魄的情境。除此之外,更引人入勝的是編輯對於一些大的場景的剪輯手法,制作團隊通過場景自然流暢的切換和畫面動態效果的演示,營造出了好萊塢大片一般的沖擊力。

 

“雪崩”是一次融合新聞報道的實質性的成功嘗試。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戈登教授關於“媒介融合”的理論,《紐約時報》“雪崩”專題的推出,完全符合其第四和第五階段關於媒介融合描述,即信息採集融合與新聞表達融合。

記者約翰·布朗奇耗時6個月對華盛頓州喀斯喀特山脈隧道溪所發生的雪崩進行調查和信息採集,採集的信息內容包括音視頻資料,地貌氣象的圖片和影像資料以及人物的視頻訪談及其圖片介紹等等,這樣一種全媒體的信息採集完全符合戈登理論的第四中融合類型。但是此次報道耗時長久,僅僅是信息採集就長達6個多月,新聞的時效性在這次報道中已不復存在。即便如此,隨著未來信息採集工具的長足發展,如類似谷歌眼鏡等穿戴設備的大量出現,以及“全能記者”、“背包記者”的培養和發展,筆者推斷,未來新聞的時效性與融合信息採集的矛盾將越來越微弱。

而關於第五階段的新聞融合表達,隨著數字化專題報道團隊配合的進一步熟練,加上IT技術如html5語言的發展與普及,在將來,相信類似於“雪崩”的融合新聞報道形式將會出現的更為普遍,而那時我們距離真正“媒介融合”時代也就不遠了。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