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讓科學流行起來:科學傳播、電視表達與大眾參與【2】

——從江蘇衛視科學真人秀《最強大腦》談起

張陸園

2015年04月01日16:0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三、科學傳播與科學精神

公眾的狂歡往往會導致理性意識的淪喪和科學精神的缺失。時下的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社會成員整體上呈現浮躁狀態,缺少理性精神和科學精神。概觀當下中國電視,滿屏都是歌舞升平和集體狂歡,使人厭棄。在此時機,《最強大腦》這檔科學真人秀應運而生,宣揚理性意識和科學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日漸惡化的傳媒生態。之前的科普類電視節目中,關於人的內容少,物的內容多﹔科學精神少,科技知識多﹔科學審美少,科學認識多。而《最強大腦》主張用“效果”來衡量科普類節目,主張傳播科學精神和理性精神,喚醒或激起人們對科學的熱愛。

該節目並未選取科班出身的專業主持人,而是大膽選取了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蔣昌建擔任主持人。與專業主持人相比,蔣昌建在主持功底和控場能力方面相對弱些,但他在文化積累、科學素養方面存在一定的優勢。科學評審則由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魏坤琳擔任,魏博士不僅年輕帥氣,還具有非常扎實的專業功底。《最強大腦》的挑戰者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個渠道是世界腦力錦標賽中獲獎的中國選手﹔第二個渠道是通過果殼網、科學鬆鼠會等網站尋找﹔第三個渠道是編導全國范圍內拉網式尋找。

在聚光燈下進行科學研究,這是《最強大腦》科學精神的一個體現。該節目的幕后團隊很強大,主要來自北京大學運動控制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從最初引進德國模板本土化改造,到每期挑戰項目規則設定,幕后科學團隊提出了非常專業的建議。節目組還邀請了陣容強大的中外專家顧問團,包含國內外二十位多位心理認知、生物醫學、運動控制方面的業內頂尖專家。《最強大腦》也為相關科學研究提供了許多典型性的研究對象,科學家曾感慨,自己的研究團隊找了很多年 還不如欄目組半年找得多,電視媒介對於科學傳播的強大推動力得以顯現出來。

科學評審的評判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參賽選手能否晉級,這麼大的權限對於科學評審的要求特別高。作為幕后科學團隊的代言人,科學評審必須時刻保持清醒,以科學精神和理性精神去做出評判。科學評審魏博士做出的一些評判有時會遭到節目嘉賓或者是外部社會的質疑。魏博士始終聲稱“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准”,他闡明了三個具體評價標准,即能力的稀有性、天賦性和遷移性。

四、科學傳播與人文關懷

科學雖然是崇尚理性的,但它不是冷冰冰的,科學不光有刻度,它還有溫度。科學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人文關懷,該節目體現了對個體差異性的尊重,對不同人的尊重,對不同能力的尊重。科學歸根到底還是為人類服務的,始終不能脫離對人和社會的關注。

《最強大腦》傳播的不僅是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更重要的科學背后的人文關懷。科學傳播中的人文關懷是對個體差異性的尊重,是對與正常人不同的他人的保護。德國原版節目《Super Brain》給人的感覺象是科學怪人秀、怪物秀,參賽選手不光腦力超群,而且人物千奇百怪,在展現他們腦力的同時,並沒有去表現他們作為普通社會一員的狀態。《最強大腦》超越了原版節目,它根據國情進行了創新,不僅把挑戰者的超群能力表現出來,而且還將其作為普通社會一員的真實狀態還原出來。“中國雨人”周煒那期節目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一個常人目光中的智障,卻能輕鬆地去做十幾位數的乘方和開方,腦殘和天才的雙重標簽都匯集在他身上。

《最強大腦》不僅體現了對個體的關懷,還體現了對社會整體的關懷。節目組和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聯合成立中國最強大腦人才庫,將所有參賽選手匯聚其中,以便於全球相關研究機構對這些樣本的研究,或者借用他們的超強腦力服務社會。此外,還將成立最強大腦基金會,面向全社會募集資金,以便幫助類似於周煒這樣需要幫助的特殊人才。藉助電視媒介的力量,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傳遞一份溫暖,這種科學傳播中的人文關懷也給整個社會帶來一絲溫暖,傳遞正能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展現奇觀的節目,但展現奇觀的過程中體現出對人類未知領域的敬畏和探索,對卑微個體的人文關懷,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當下存在的教育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的反思。

五、結語

江蘇衛視《最強大腦》作為近年來中國科普類電視節目中的一個典范,它借助電視媒介的力量去傳播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大眾對於科學的理解和參與。該節目在科學傳播過程中始終宣揚理性意識和科學精神,始終堅守對卑微個體的人文關懷,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認同。《最強大腦》為中國科學類電視節目的生產、傳播和衍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為進一步厘清科學傳播、大眾參與和電視表達三者之間的復雜關系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它在一定范圍內讓科學逐漸流行了起來,讓科普類電視節目流行了起來。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科技宣傳是科技界和新聞界的共同任務——朱麗蘭談近期科技宣傳工作重點》,《華夏星火》,1995年第10期。

參見史曉強《淺談“如何提高電視科學節目的質量”》,載於《科教影視論文集》。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