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3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光明日報社2015“兩會”報道:一次融媒體報道的成功演練

楊 谷

2015年04月16日14:35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2015年是光明日報社的“提質轉型年”,媒體融合是提質轉型的重點。自2014年成立融媒體中心以來,光明日報社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報道中多次探索媒體融合。在此基礎上,光明日報社投入重兵,在今年“兩會”報道中第一次實踐了一次採集、多流程加工、多渠道分發的媒體融合,以卡通形象“小明”統領的融媒體報道,通過微信“炫融特刊”、微博“秒拍兩會”、樓宇屏“光明都市傳媒”等產品推出,極大地增強了“兩會”報道的吸引力,8個傳播平台上的各種媒體產品交相輝映,鮮活的報道形式和強大的新媒體推送能力,組合形成“排浪式”的傳播效果。

8個傳播平台同時發力

今年的“兩會”報道,光明日報社的上百名編輯記者和光明網的80多名多媒體編輯、技術設計人員一起,打了一場融媒體大會戰。

“兩會”期間,光明日報社在《光明日報》、光明網、手機網、光明都市傳媒、微信、微博、光明雲媒客戶端、手機報等8個媒體平台上,發布“兩會”報道萬余篇,其中原創文字類稿件3000余篇、視頻稿件200篇、音頻稿件75篇、圖解稿件22篇、圖片稿件176組共1168張,轉載稿件6000余篇,“兩會”期間專題日均訪問量近億次﹔微信產品“炫融特刊”總轉發量達720多萬﹔發布相關博文1600余條,閱讀量2300多萬﹔發布現場“秒拍”視頻104個,總播放量達1245萬。

8個融媒體產品是光明日報社的媒體融合報道亮點。這8個產品分別是:卡通形象“小明”、微信融合產品“炫融特刊”、微博融合產品“秒拍兩會”、視頻融合產品“代表委員會客廳”、音頻融合產品“知識界代表委員之聲”以及圖解融合產品“‘據’焦兩會”,以及樓宇屏形態的光明都市傳媒、攝影融合產品“視覺·光明圖刊”,上述8個產品都是報紙的報道與新媒體的傳播方式相互融合的產品。報道見報的同時,在新媒體上同時展現多形態、更豐富的信息,在用戶體驗上,力求更方便、更快捷,用戶體驗更佳。

眾多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全國政協委員,都肯定了光明日報社在“兩會”期間的融媒體創新。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總導演陳維亞說:“說到《光明日報》,總覺得是一份黨和政府的報紙,一個嚴肅的面孔,但是現在一改這個印象,用一個青春的、時尚的、活潑的,年輕人能夠接受的方式,建立和大家的聯系和溝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我們不能讓這些好的、容易接受的方式始終流傳於民間,始終交給一些非主流媒體,我們的主流媒體也要佔領這個陣地,這樣使得比較嚴肅、甚至比較枯燥的新聞變得親切可愛、便於接受。”

向技術創新要生產力

向技術創新要生產力,是我們一貫的工作經驗。與一些中央新聞同行相比,光明日報社在資金、實力上都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才能在“兩會”融合報道中出彩,我們將眼光聚焦到了新技術上。

2014年10月,光明日報社就在謀劃“兩會”報道,掃描了一遍最新的互聯網技術創新成果。首先在智能手機新技術中尋找,智能手機擁有最多的年輕受眾,是媒體融合的必爭之地。智能手機的新技術中,HTML5互動技術還沒有在“兩會”報道中運用過,但它可以實現很炫的用戶體驗,年輕人特別喜歡。光明日報社就提前行動,捕捉這次技術創新的機會,實現“彎道超車”。果然,採用這項新技術的“炫融特刊”一經推出,就頻頻獲得好評。

音頻融合產品“知識界代表委員之聲”也是技術創新的產物。過去,《光明日報》一直開設有文字版的《知識界代表委員之聲》,並已形成了品牌效應,是頭版的重點欄目。這一次,我們想在已有的成功基礎上再做一些創新。

一年多以前,光明網開設過一個有聲欄目《五老評熱點》,邀請“五老”人士(即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針對社會熱點進行口語化的點評,很受歡迎。《光明日報》把《五老評熱點》的傳播經驗移植過來,現場記錄代表委員的參政議政之聲,讓過去單調的文字生動起來。

卡通“小明”:讓“兩會”報道年輕起來

“兩會”報道屬於重大時政報道,要求極其准確。在過去的報道中,有不少年輕讀者反映過於嚴肅。卡通人物“小明”的推出,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明”出現在《光明日報》的“兩會”報道重要欄目和新媒體產品中,帶著讀者、網友一起品讀兩會。

《中國新聞出版報》的記者注意到了“小明”,在3月5日頭版對這一現象作了報道:“漫畫人物形象‘小明’,不隻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更代表了《光明日報》的擬人化形象。從這些虛擬人物的身上,可以看到國家主流媒體在改進政治傳播方式上作出的努力。”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森林國際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超評價:“我覺得這個‘小明’和傳說中的不一樣,你們的‘小明’將法律、政策通俗化了。《光明日報》的做法很符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上提的‘主動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要求。”

在報道中引進卡通人物,是《光明日報》在媒體融合中一個全新的嘗試。看襯衣領帶、有點萌態的“小明”,名字取自《光明日報》的“明”,是《光明日報》的擬人化形象。“小明”是剛剛參加工作兩三年的青年知識分子,關心祖國的興盛和社會的發展。

為了增強用戶體驗,《光明日報》的融媒體小編也是“蠻拼的”,給“小明”配了音,先后設計了40多個不同場景中的形象,還用動畫技術讓畫面上的每個元素都動了起來。“小明”有了招牌式的音容笑貌。

“小明”說什麼話也很講究。從內容篩選到設計再到定稿,光明日報社國內政治部記者殷泓深有感觸:“每個內容和場景都經過了反復修改,從策劃到成型,前后經歷近10天。整體出來之后,大家還要一起校對查閱,每一句話都要確定是否通順,每一個數字、文字都要仔細打磨,轉化為‘小明’的語言。”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