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4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十年磨一劍——寫在第十屆中國傳媒年會閉幕之際【3】

李棟 馮正安

2015年05月05日10:16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十年共筑傳媒夢

“十年磨一劍”,傳媒雜志社用十年,為政府管理部門、業界、學界打造和搭建了一個有效交流平台。總結中國傳媒年會從2006年到2015年的十屆年會,大致可分為初創探索階段、影響力提升階段、品牌塑造階段和品牌彰顯階段等四個階段。

為總結和盤點傳媒行業年度發展情況,探討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業界搭建一個研究和交流的平台,自2006年起,由傳媒雜志社聯合全國各大重點院校的新聞傳播學院共同策劃和組織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后升級為中國傳媒年會。首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於2006年3月25—26日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揭曉了“2005年度十大創新傳媒”“2005年度十大創新傳媒人物”“2005年度十大最具成長性創新傳媒”“2005年度最具潛力創新媒體”等獎項。2007年1月20—21日,第二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傳媒界的領軍人物以及廣告界、企業界的知名人士,圍繞傳媒產業的創新和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諸多新觀點和新舉措。2008年1月17日,首屆中國傳媒領軍人物年會暨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在北京開幕,年會主題是“創新成就傳媒,人物引領創新”。

此三屆年會的特點是:探索在評選系列獎項的前提下,組織好年會的內容。由於是初創時期,無論是內容還是獎項,每屆變化較大,雖然會議組織水平還有待提升,但也為當時尚處萌芽階段的中國傳媒年會領域帶來了幾股暖風。

2008年12月19—20日,第四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暨中國傳媒改革三十年論壇於在清華大學召開,並頒發十大傳媒領軍人物、十大傳媒創新人物、十大傳媒品牌系列等獎項﹔2010年5月8日,第五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2011年1月8日,第六屆中國傳媒年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正是從這屆起,中國傳媒創新年會正式升級為中國傳媒年會。

這三屆年會分別在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召開,體現了以下兩個特點:一是與頂級高校新聞學院合作,聯合這些學院給業界總結評獎﹔二是獎項設置趨於穩定、成熟,吸引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大。

為貫徹落實中宣部等五部委《關於在新聞戰線廣泛深入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意見》精神,中國傳媒年會組委會決定從第七屆開始,把年會定在京外舉辦,每年換一處舉辦地。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分別在杭州、天津、西安舉辦。

這三屆年會沒有設置和頒發任何獎項,在此情況下,為了提高年會吸引力,在吸取之前六屆年會經驗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內容的安排與環節的設置,年會組委會群策群力,聯合各指導單位、承辦單位、學術支持單位、媒體支持單位等,做到提前溝通、登門拜訪、開會探討以及小組談論等方式,確保各個論壇的設置都能做到高端又有深度,精彩又有趣味,豐富又有亮點。可以說,這三屆年會正式走上了一條穩定發展的道路,塑造了年會品牌。

正是在前九屆年會不斷摸索與奮進的基礎上,第十屆中國傳媒年會更新辦會思路,在年會內容上下足功夫,最終取得空前成功,使年會自此進入到品牌彰顯階段。

第十屆中國傳媒年會恰逢“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之際,年會組委會適時提出“轉型之機與融合之道”的主題,各個論壇緊密圍繞“融合”展開,業界元老、領軍人物、學界大家、莘莘學子,等等,在年會這個大平台上各抒已見、互動交流。配合年會主題的征文活動也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媒體單位和新聞傳播學院師生的積極參與和熱烈支持。第十屆較之前各屆主要由各地傳媒院校大力支持的情況有了全新的改變,首次由當地報業傳媒集團和廣電總台聯合承辦,參會人員也以報刊業為主擴展到包括廣電、新媒體、傳媒資本等大傳媒圈,使年會在規格、規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幾方面都得到極大提升,彰顯了《傳媒》雜志和中國傳媒年會的品牌價值。

十年來,《傳媒》雜志以服務傳媒、引領傳媒為己任,以中國傳媒年會為基礎,搭建起政府管理部門與業界、學界溝通平台,產學研交流平台,融合發展互動平台。未來,面對挑戰和機遇,面對文化強國建設的使命,面對揚正氣、鞭邪惡的職責,在互聯網新技術的推動下,在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改革大潮風起雲涌的媒體新環境下,如何使這個平台更加完善,如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是擺在中國傳媒年會組織者面前的新課題。傳媒雜志社主編楊馳原表示:“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宣告了媒體融合新時代的開啟。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傳媒年會找到了未來新的定位——做媒體融合發展的交流和服務平台。我們將努力完善中國傳媒年會這個品牌,使其在媒體新融合時期發揮獨特的作用。”

相關鏈接:歷屆中國傳媒年會主題

第一屆:創新激活傳媒

第二屆:交流合作 和諧共贏

第三屆:創新成就傳媒 人物引領創新

第四屆:改革、創新、發展

第五屆:創新引領傳媒

第六屆:變局與轉型

第七屆:文化強國建設:傳媒業的機遇與挑戰

第八屆:媒體轉型與技術創新

第九屆:新融合 新機遇

第十屆:轉型之機與融合之道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