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出版時代的來臨使出版編輯將面臨更多的挑戰。為提升編輯人員的編輯力,本文將從編輯力的視角,首先提出數字出版時代編輯的角色定位與應具備的基本出版力,並針對數字出版對編輯力的新要求作出總結﹔其次,對現實境況中編輯與編輯力存在的困境進行分析﹔最后對在此狀況下編輯力的提升途徑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數字出版﹔職業編輯﹔編輯力
興起於20世紀末的數字出版浪潮對出版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是出版的載體與形式,還是出版物的傳播方式,數字化已經成為出版業不可逆的發展方向。數字出版是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復合體現,它在傳統出版業的基礎上實現了出版流程、內容加工、生產模式、傳播載體、閱讀消費的數字化,具有低成本、易流通、海量儲存、快速查詢等特點。
同時,數字化出版物也逐漸顯現出淺閱讀、視覺化、娛樂化等負面效應。有相關統計數據以來,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產值從2006年的213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54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30%[1],遠高於其他行業的增速,並將在未來幾年保持高速增長。面對行業發展的新環境,對身處行業中的編輯個體無疑也是巨大的挑戰。對於數字出版時代的圖書編輯來說,除具備傳統編輯所應具有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之外,在選題創意、內容優化整合、出版形態選擇、個性化閱讀方式等方面,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是勝任新媒體環境下編輯崗位的新要求。
一、數字出版時代的編輯與編輯力
(一)數字出版時代是否還需要編輯
數字出版時代對編輯職能的影響是顯著的。在傳統出版業中,無論是雜志報刊編輯,還是圖書編輯,其職能活動主要是對精神產品進行收集、選擇、組織、鑒審和整理加工,並通過構建一定的文化符號向社會傳播,受到相應高等教育的社會精英承擔的一項專門活動。而在數字出版時代,編輯活動最大的變化在於讀者對原有編輯活動的深度介入,也就是說讀者在消費精神產品的同時,也在對產品進行二次創造。如同豆瓣網一類的書評網站對某一圖書的評論與轉發,使初始閱讀者變成內容編輯者,評價與轉發的質量及數量又會引起更廣泛的傳播,引發更多的關注。由於信息海洋的存在,二次編輯產生的傳播效應在一定程度決定了原本內容的生存還是湮滅。更為極端的例子是亞馬遜的Kindle Singles項目。對於1萬∼3萬字的書籍,任何人均可以向亞馬遜提交,審核通過后即可在亞馬遜平台出版銷售,這等於宣告傳統編輯出版環節的死亡,這也就是所謂的“全民編輯”的時代。
數字出版時代真的不需要編輯嗎?回到現實中,信息碎片化與淺閱讀的現象愈發明顯,數字內容提供商處於及時性與盈利性的考慮,編審環節往往被簡化乃至忽略掉,這導致出版質量的參差不齊,基礎性錯誤頻發。新媒介時代的來臨並不意味著傳統媒介的消亡,而是用新的形式展現原有的內容。編輯不可能對海量的內容全部申報、審核,但在泛濫的信息中甄選、收集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深度加工實現內容的專業、經典、厚重,不正是與解構化、輕薄化、庸俗化信息的差異化存在嗎?堅實的內容恰恰是編輯在信息化時代能夠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二)職業素養視角下的編輯力
對於編輯力的討論是出版界近年來廣泛關注的話題,出於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釋。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視角、信息傳播影響力的視角、媒介間競爭力的視角及職業素養的視角[2]。作為編輯個體而言,編輯出版流程及其基本環節是他們最熟悉的日常工作,用職業素養來解釋編輯力對編輯崗位來說是較為恰當的。由於媒體屬性、編輯對象、編輯環節、編輯手段的差異,不同媒體對編輯職業素養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新聞編輯力主要表現為發現新聞、辨識新聞主次輕重、呈現新聞內容和形態、整合各新聞要素及社會關系的四種能力[3]。圖書編輯力被概括為做好書的能力,即取材、策劃約稿、催稿、編輯實務、校稿、宣傳、發行營銷等能力的綜合體現[4]。多媒體編輯力則是通過策劃、選材、編審,參與創造等過程,以報、刊、書、網等多種方式交到讀者手中的問題前瞻力、創意構能力、知識把握力、人際交往力等的綜合體現[5]。
編輯力作為編輯崗位職業素養的體現,其展現的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術層面的工作,也是社會精神產品的創造過程。編輯作為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對社會文化構建和傳承有著重要作用,編輯者是這種創造性勞動的主體。
(三)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力的新要求
1.創新能力
在數字出版時代,編輯人員作為出版團隊的核心,需要具備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嘗試新的事物,使用新的方法,才能生產出能滿足讀者需求的精神產品。思維層面,編輯人員需要從原有的紙媒的平面思考方式轉向多媒體的立體化思考方式。除了慣有的平面構圖、油墨紙張、字數碼樣的考量外,更應該考慮利用數字技術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服務。例如增加主題檢索、知識挖掘、關聯鏈接等內容,做到優秀內容間的整合,使讀者有超出想象般服務的感受,實現紙媒難以實現的功能。技術層面,編輯人員的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出版物內容與形式兩方面。在信息化時代,讀者的閱讀方式與閱讀習慣已悄然發生改變,跳躍式、視覺化的閱讀習慣已成為許多中青年讀者的閱讀方式。面對這一改變,編輯人員隻有順勢而為,將有價值的信息以新的方式呈現才能夠滿足多元化讀者的要求。在數字出版時代,由於多種媒介組織的參與使得出版市場的競爭加劇,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夠在出版行業中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2.資源整合能力
在平面傳統出版業向現代傳媒業轉型過程中,優質的內容仍然是打動讀者的利器。在數字時代,與新興媒體相比,傳統出版機構有著豐富的出版資源,經驗豐富的編輯團隊,優秀的作者,忠實的讀者群和自身的品牌優勢。而需要改變的是將分散的要素組合成有價值的內容資源。編輯人員在對內容資源的整合和再利用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編輯人員的資源整合能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既有資源的內容整合,包括相似內容與現有內容的整合上,通過設計、包裝、宣傳,以新產品的形象推向市場以吸引讀者﹔二是對渠道的整合,即將單一的出版發行擴展到媒體傳播、閱讀學習、教育培訓、娛樂游戲、旅游文化等領域。這兩種整合相輔相成,內容與渠道相互適應,才能使經過整合設計生產出的產品發揮價值的最大化,取得好的效果。
3.多渠道信息處理能力
數字出版時代,在跨媒體、跨地域和跨產業的出版條件下,出版物的選題、策劃、運營都面臨更復雜的環境,這要求編輯人員具有多渠道捕捉、篩選、利用、反饋能力。除了傳統的約稿、投稿方式外,編輯人員在選題策劃階段,網絡調查、網絡搜索、論壇和微博等都是獲取信息的新渠道﹔營銷階段,可以利用互聯網、手機、微博等新媒體對圖書進行宣傳推廣﹔運營階段,編輯人員還可利用網絡進行市場調查、讀者互動、讀者意見反饋等工作。由於多渠道狀態下信息量大、獲取速度快,這必然要求編輯人員具有不同的信息獲取途徑,對相關出版領域的動態及時掌握,並能夠根據新媒體的特點進行產品設計。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