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5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信息時代有線電視企業的角色轉型與定位【2】

李  明

2015年05月08日16:3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現代綜合信息服務商:有線電視企業的最終角色定位

當前,包括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內的國際主流電信運營商都已經將“綜合信息服務商”作為自己在信息時代的企業轉型和發展的目標定位。不僅如此,IT企業、有線電視運營商、硬件設備生產商、傳媒集團等不同領域和不同類型的企業也正朝著“綜合信息服務商”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在實現了家庭信息平台運營商的角色后,進一步成為現代綜合信息服務商將成為有線電視企業最終的角色定位。

1.現代綜合信息服務商的內涵與特征

綜合信息服務是一個涉及多個領域的概念。在內容領域,信息服務通常被解釋成為信息處理和信息提供的過程﹔而在電信業,服務這個概念被理解成既包括用戶服務,也涵蓋電信網的基礎通信業務、業務平台和增值業務等內容[4]。

從已有的實踐來看,現代綜合運營商建構的是除提供硬、軟件以及系統解決方案之外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有四個顯著特點:一是,服務時間的延續性。服務提供商在提供解決方案並完成系統建設以后,還要進行一種延續性服務,即不斷地為用戶提供新的應用以滿足用戶各種新的需求。二是,服務資源的共享性。服務提供商不用銷售大量的用戶端設備,許多設備可以由用戶共同租用和共享,服務商通過網絡提供服務並負責維護系統的核心部分。三是,服務的完整性。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對象是其客戶的整體需求,用戶中的不同個體在不同場合的不同需要都要求被滿足。用戶是通過一個終端群而不是某個特定的終端來獲得這種無所不在的服務。四是,產業的集成性。服務的實現依靠的是產業鏈中各個機構的相互作用[4]。

2.“同業合作+跨業合作”:有線電視企業角色轉型途徑

(1)有線電視企業之間的同業合作

首先,有線電視企業可以通過同業聯盟的方式提高現有業務的價值和市場競爭力。例如,有線電視目前普遍提供的開機廣告、導視廣告、貼片廣告等業務是目前除收視費之外的主要收入方式之一。這種廣告形式具有到達率高、針對性強、可控性高的優勢,但區域經營的方式又使得有線電視企業隻能在有限的區域范圍內提供服務,廣告資源無法滿足大型企業全國性投放需求。若有線電視企業建立廣告業務聯盟,則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該類型廣告資源的覆蓋范圍,在保持優勢的同時彌補缺陷,從而提高市場議價能力。2013年3月,廣州、深圳、東莞、天津、重慶、南京、武漢七地有線數字電視網絡運營商聯合發起“有線數字電視廣告聯盟”,已經開始了相關嘗試。

其次,有線電視企業可以通過同業聯盟的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市場議價能力。由於有線電視企業業務和產品的同質化較高,對資源的需求也存在一致性。例如,視頻內容資源是開展視頻點播等增值業務的必要資源。若有線電視企業分別與版權方進行談判,不僅要承擔高額的談判費用和交易成本,而且因為採購量有限,缺乏市場議價能力。同時,目前各有線電視公司點播用戶比例不高,還存在普遍的資源限制現象。建立視頻資源經營聯盟能夠通過“團購”的形式,提高在視頻交易中的議價能力,分攤採購成本,還能夠以建立“媒資數據庫”的方式提高使用頻次,增加資源使用的效率。

第三,有線電視企業可以通過同業聯盟的方式實現稀缺資源的有效利用。“許可証”制度在我國廣播電視業和電信業普遍使用,也是進入這些市場重要而稀缺的資源。有線電視企業通常都擁有大量許可証資源。廣電和電信市場雙向進入許可后,有線電視企業的許可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目前,有線電視企業的經營范圍一般包括從事指定區域內有線廣播電視網絡的建設開發、經營管理和維護,廣播電視節目收轉傳送、視頻點播、網絡信息服務、基於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服務、互聯網數據傳送增值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和有線電視廣告設計、制作、發布業務等。但是,受資金實力、經營能力等多方面條件的限制,幾乎沒有一家有線電視企業開展了上述領域全部業務。在安徽、河南、甘肅等地區,有線廣播電視的入戶率還不到30%。通過同業聯盟的方式,實力較強的有線電視企業可以通過技術輸出、人員輸出或資本輸出的方式與實力較弱的企業合作進行網絡改造和市場開發,從而突破本地市場容量的“天花板”,擴大盈利空間[5]。對於實力較弱的企業而言,與優勢企業的合作能夠借鑒其在市場、管理等多個領域的經驗,加速自身成長。

從整體上看,上述同業聯盟的發展方式將有利於發揮行業優勢、縮小區域差異,加速有線電視行業實力的整體提升,是符合我國三網融合的規劃與目標。

(2)有線電視企業與電信企業的跨業合作

按照三網融合及產業融合的發展邏輯,有線電視行業與電信行業的業務和市場重合度不斷增加,行業和企業間的關系也由各自獨立轉向相互競爭。從我國的具體實際來看,電信與廣電企業之間的競爭性卻並不強。一則,兩類企業的規模、實力懸殊明顯﹔二則,兩類企業在不同類型業務上,資源的佔有情況也各有不同﹔三則,有線電視企業以區域經營為主,電信企業則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更為重要的是,有線電視行業與電信行業一同肩負著國家三網融合和信息化建設的歷史使命,存在著共同利益基礎。因此,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我國有線電視企業與電信企業存在合作的基礎,具有實現共贏的空間[6]。

首先,有線電視企業與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建立以視頻資源為基礎的聯盟實現共贏。經過多次改革和調整,我國三大電信企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均為全國性、全業務電信運營商,均已建立起了包括基礎通信、信息管理、辦公協助等多個類別針對不同類型客戶的產品和業務體系。從電信企業目前的業務結構來看,其開展的視頻服務應屬於個人業務中的娛樂類業務。而三大運營商的企業發展定位分別為:“移動信息專家——中國移動”、“信息生活的創新服務領導者——中國聯通”、“做世界級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中國電信”。因此,在獲得視頻服務經營許可后,電信運營商並不會將視頻服務作為戰略性新業務,而更可能將其作為寬帶接入或家庭信息解決方案中的增值業務。這也就意味著,電信運營商將更傾向於通過合作或外包的方式快速完成這個全新業務的導入。有線電視運營商擁有豐富的視頻業務經營經驗和視頻資源積累,國有資本控股的資本結構也能為合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是電信運營商理想的合作伙伴。

其次,有線電視企業與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建立以互聯網資源為基礎的聯盟實現共贏。開展寬帶接入、視頻通話等通信類業務通常被作為有線電視企業業務轉型的重要策略。但在我國有線電視企業在開展上述業務的過程中卻受到了許多制約,這是由我國有線電視行業資源的結構性缺失所造成的,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例如,國際出口帶寬是提供互聯網接入業務所需要的重要資源,但我國有線電視行業沒有一家企業擁有骨干網絡國際出口帶寬,而電信企業是這一資源的主要佔有者。截至2012年12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共擁有骨干網絡國際出口帶寬184169M,佔全國總出口帶寬的96.94%。其中,中國電信佔有的國際出口帶寬為1048848M,佔全國總出口帶寬55.21%。這使得有線電視企業的寬帶業務將面臨居高不下的帶寬成本,業務拓展和盈利能力都受到影響。因此,有線電視企業有必要通過加強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緩解業務壓力。對電信企業而言,有線電視企業亦可以成為其新的帶寬出租業務顧客。

主要骨干網絡國際出口帶寬數

數據來源: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新的技術和市場環境下,有線電視行業內部以及外部環境都持續發生著一系列結構性變化,特別是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不斷將新的概念和思維方式導入有線電視行業,並將有線電視行業帶入了信息產業的運行框架。把握發展機遇,及時進行正確的市場角色轉型,建立合理的商業模式將為有線電視企業在未來的信息產業運行框架中贏得主導地位。

(作者系:漢江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 羅鵬巍.數字電視促進有線運營商轉型[N].中國電子報,2006-03-21.

[3] 桑雪騏.家庭是三網融合的關鍵切入點[N].中國消費者報,2014-01-22.

[4] 楊景.傳統電信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商轉型的若干要素[J].廣東通信技術,2005(6).

[5] 黃升民,王薇.家庭信息平台:數字電視運營模式新突破[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6] 肖葉飛,汪曉華.三網融合時代有線電視網絡的競爭格局與運營戰略[J].中國有線電視,2014(2).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