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5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從禮物交換看馬塞爾·莫斯的交流傳播觀【2】

張  露

2015年05月12日13:4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涂爾干的學生——總體的人與社會

正如前文所言,除了師生關系外,莫斯和涂爾干還有著更為親密的血緣關系。這段血緣關系讓最新介紹莫斯的人物傳記《莫斯傳》的作者馬塞爾·福尼耶,直接將全書的第一部分命名為“涂爾干的外甥”,借此驗証猶太法典中的一句箴言——“大部分孩子都像他們的舅舅”。相較於舅甥關系,師生關系或許更能說明莫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學術建樹。作為社會學三大巨頭之一——涂爾干的學生,莫斯繼承了老師社會唯實論的傳統,堅持用社會事實解釋社會事實,並“將一生中的大部分精力都奉獻給了迪爾凱姆的學術搭建和修補工作”[10]。然而作為一個人類學家,莫斯通過《禮物》一書解釋社會事實(莫斯稱為“總體的社會事實”)的同時,更關注著活躍於社會中的人(莫斯稱為“總體的人”),從而“用彌散於生活當中的禮物交換彌合了社會和個體之間連續性的斷裂”[11],使得以涂爾干為代表的社會學更加人類學化。

在莫斯看來,古式社會中進行禮物交換和精神交流的人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原子式個體,而是本身能夠反映總體社會事實的“總體的人”(指存在於古式社會中的道德人)。“總體的人”產生於“混同的人和物又走出各自圈子再相互混融”的過程,也就是說,產生於禮尚往來中的人性交流。“總體的人”和現代社會個體的不同之處在於,“總體的人”是受善之指引而形成的完整的人,現代個體則是受利之誘導而形成的分離的人。“總體的人”之所以完整,是因為其不僅可以通過禮物交換接受他人的靈魂,而且可以通過禮物交換保留個人的精神。換言之,“總體的人”是兼具普遍性和個性的人,他們在禮節、道德、呼喊、語詞、動作與儀式中表現普遍性,同時也借著禮節、道德、呼喊、語詞、動作和儀式這種象征性表達確立自我。在古式社會,“總體的人”最典型的代表當屬庫拉(Kula,一種大型夸富宴)中的首領,“他們均以一種高貴的方式行事,表面上十分地慷慨和謙遜”[5]。在集體參與庫拉活動時,首領個人身上所反映的整個社會的影子——慷慨和謙遜擴散至每個個人。因此個人個個都成為“總體”,“總體的人”也就成了“總體的社會”。至此,我們明白莫斯是通過“總體的人”的概念彌合了社會和個體之間連續性的斷裂。

古式社會中,人因參與禮物交換(交流)具有了總體性,社會因夸富宴呈現也具有了總體性。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總體性成了社會性的另一種表述,而人也成了社會的另一種概念。莫斯借助對禮物中人、物、靈魂的共融考察,闡明了其“神聖並不外在於世俗,正如社會或集體並不外在於我們每一個個人[8]”的思想。這種對個人和社會關系的看法,實際上與查爾斯·霍頓•庫利的“一體兩面觀”十分接近,即“‘社會’和‘個人’並不代表兩個事物,而隻表示同一事物的個體方面和集體方面”[9]。莫斯對涂爾干的“學術搭建和修補工作”首先便體現於此,即突破導師人與社會的二元對立論,走向人與社會的一體兩面觀。此外,《禮物》中很多類似夸富宴形式的禮物交換表明了交換和交流不僅發生在個體之間,同樣也發生在集體、氏族和部落之間。因此禮物交換作為總體的社會事實,不僅表現在宏觀的社會層面上,也表現於微觀的日常生活中。莫斯借助夸富宴找到了不局限於個別社會現象而存在的“總體性社會現象”,這是對其導師用個別社會現象——“集體歡騰”解釋社會事實的突破。而無論是“總體的人”的學術建樹,還是“總體的社會”的理論突破,莫斯都在用禮物交換表達著自己對古式社會傳播交流形式的羨慕與稱贊。

四、結 語

從鮑德裡亞的向導到齊美爾的知音再到涂爾干的學生,禮物觀讓莫斯收獲了很多人生角色。然而洗盡鉛華,他最想呈現給世人的或許一直都是學術研究中的“他者”身份。以歐洲大陸現代社會中的一員“他者”,審視美、亞大陸古式社會的人與交換,從而揭示“他者”所在社會交流危機的真正病因——內容象征意義的缺失、連續互動鏈條的斷裂以及主體完整人性的分離。社會化媒體時代,當我們沉浸在微博呈現的社會事實中,當我們遨游於微信構筑的人際關系中,當我們徜徉於微視頻營造的快感體驗中,我們或許很難體會彼得斯所言的“交流的無奈”。但當以“扶不扶”為典型的人情冷漠案例聚集輿論時,我們卻無法忽視這案例背后深藏的現代交流和信任危機。正如彼得斯所言,交流是公共輿論的管理,也是語意之霧的消除,是自我固有的障礙,也是他者特性的揭示。面對新媒體時代的“交流的無奈”,作為和莫斯一樣的“他者”,我們若是如他般抱守回歸古式社會的烏托邦幻想實屬不切實際,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其傳播思想中窺視交流危機的解決方案——在現代社會重塑“總體的人”,從而實現人物混融式的象征交往。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美)彼得斯著.何道寬譯.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2] 汲喆.禮物交換作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J].社會學研究,2009(5).

[3] 劉擁華.布迪厄的終生問題[M].上海:三聯書店,2009.

[4] 瀟瀟.從象征交換到沉默的大眾——鮑德裡亞媒介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

[5] (法)馬塞爾·莫斯著.汲喆譯.禮物:古式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 (法)阿芒·法特拉,米歇爾·法特拉著.孫五三譯.傳播學簡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7] (德)齊美爾著.林榮遠編譯.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8] 龍俊飛.犧牲作為禮物——讀莫斯的《禮物》[J].西北民族研究,2012(5).

[9] (美)庫利著.包凡一,王源譯.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10] 支運波.人類學:巴塔耶通往莫斯的橋梁[J].青海民族研究,2010(10).

[11] 趙素燕.從涂爾干到馬塞爾·莫斯——社會何以可能——以《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和《禮物》為例[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上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