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記者》>>2015·第3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教之而成天下英才——

台灣世新大學新聞教育一瞥

吳谷平

2015年05月20日15:11  來源:新聞記者  手機看新聞

2014年8月,筆者去台灣世新大學研修。世新大學是台灣著名的以新聞傳播學為主要方向的大學。它由著名報人成舍我先生於1956年創辦。上世紀20年代起,成舍我先生先后創辦了《世界晚報》 (北京)、《民生報》(南京)、《立報》(上海)、《香港立報》等,1945年在重慶創辦《世界日報》。1952年,成舍我先生由香港赴台灣,由於當局沒有開放報禁,他便投身新聞教育。據說,成舍我先生曾有言:你不讓我辦報紙,我就辦新聞學校,讓我的學生當記者編輯。他說:“實施民主政治須先健全新聞事業﹔健全新聞事業需有足夠傳播專才。”

台灣新聞教育的翹楚

1945年台灣光復后,傅斯年接掌台灣大學,他認為新聞無學,台灣大學不設新聞系,這給世新大學發展新聞傳播教育留出了空間,成為台灣新聞教學的翹楚。1956年10月,成舍我在台北木柵溝子創辦了世界新聞職業學校,當時僅有初級、高級各一班共63人。四年后,世界新聞職業學校改制為新聞專科學校,分三年、五年兩個學制﹔1991年8月改制為世界新聞傳播學院。由於辦學成績卓著,深獲海內外好評,1997年獲准升格為世新大學。目前,世新大學設有新聞傳播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和法學院,共23個系所,其中包含3個博士班(新聞傳播學、行政管理學和私立高校唯一的中國文學博士班)、22個碩士班及15個碩士在職專修班。

世新大學秉持“學校為學生而辦,學生為讀書而來”的辦學原則,學校的校訓是:“德智兼修(知識養成、品德教育)、手腦並用(實踐操作、學術理論)。”突顯了新聞教育的實踐性、學生的動手能力。世新大學還強調學生不做“第二次新鮮人”,也就是“畢業能就業,上班即上手”,不需要用人單位再培訓就能工作。所以,他們設置專業、開設課程都緊跟實際需要。世新大學的學生不是一流的,他們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改為“教之而成天下英才”!彰顯世新大學的胸懷!

世新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設有新聞學系、口語傳播學系、公共關系暨廣告學系、資訊傳播學系、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傳播管理學系。新聞傳播學院一年級的學生,不論什麼專業的都得必修一門《傳播技能》課,4個學分。這門課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對新聞傳播學院下的所有學系的核心技能取得基本的認識與簡單操作之能力”。也就是一年級新生都要學寫新聞稿、攝影、攝像、口播、網頁制作等等,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動手能力,期末考試不是坐在教室裡答考卷,而是學生的作品比賽和展示,像一場嘉年華。全院一年級學生還有一門必修課是《資訊素養》,學習如何收集資料、分析和呈現(腳本寫作、企劃書撰寫、論文寫作)。

新聞學系的課程中,突出的是“動手”的實踐課。一年級有《排版概論》《基礎新聞攝影》《基礎採訪寫作》《基礎新聞編輯》,選修課中有《運動新聞學》《新聞漫畫》《新聞播音》﹔二年級的課程中有《社區與傳播》《電視新聞制作概論》《電視新聞攝影與剪輯》《平面排版實務》《多媒體新聞與實作》,選修課程中有《報刊圖文設計》《進階新聞寫作》(高級新聞寫作)《兩岸新聞報道》《生態保育報道》《網絡新聞》《廣播新聞實作》《媒體典范與媒體經典》。三年級的課程中更多的是實務,包括《政治新聞》《國際新聞專題》《報紙新聞專題採寫》《新聞網站規劃、建置與管理》《新聞英文》等等。

傳播系一年級除了全校都要上的《傳播技能》和《資訊素養》外,還有《媒體識讀》《影像數位化處理》《電腦與資訊科技》《網頁設計》。二年級有《網路內容設計》《程式設計》《分類學》《資訊源》《互動程式設計》《標示語言》《數位內容策展》《電腦動畫》《資訊收集策略》《訊息設計》《影音數位化處理》。三年級的課程有《知識組織》《資料庫系統》《資訊應用服務》《知識管理應用》《專案企劃》《基礎資料分析》《數位行銷》《數位產品技術加值》《網站規劃與設計》等等。

為了讓學生多掌握一種能力,世新大學有一個“學程”的概念,即跨院系、跨專業的課程組合。如“財經學程”,由商學院、管理學院開設課程,新聞專業的學生可以選修,修完“學程”內的幾門課得到相應學分,在畢業証書上會注明。學程與雙學位不同,雙學位須修完第二專業的所有課程,並撰寫畢業論文,一般學生難以在大學四年裡完成第二專業的學習。

在世新大學新聞學院的教學安排中,實踐教學的比重在四個年級中分別為:大一,實踐比重20%~30%﹔大二40%~50%﹔大三60%~70%﹔大四80%~90%﹔相關的通識類理論課程比重為:大一,70%~80%﹔大二50%~60%﹔大三30%~40%﹔大四10%~20%。

配合實踐課程,學校有很好的教學實踐平台。學校有一份面向全省發行的報紙《立報》,一份學生報紙《小世界》,還有兩個廣播頻率24小時對台北地區廣播,同時正在籌辦網絡電視台。這些教學實踐平台,讓學生在近似職場的環境中學習,掌握技能。

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