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記者》>>2015·第5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媒體融合背景下中國新聞評論之變【2】

——以17家媒體評論人訪談為基礎的研究

陳敏

2015年05月26日14:53  來源:新聞記者  手機看新聞

2.評論員開辟“自留地”:為多家供稿或兼職,開設個人微信公眾號

傳統媒體的評論部規模普遍較小(表2),他們往往將無法開設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的原因歸咎於人手不夠,但與此同時,幾乎每一家受訪媒體的評論員都存在向其他媒體供稿的現象,另有部分媒體的評論員在高校、公益組織、智庫兼職,或運營著個人的微信公眾號。

可以理解的是,媒體評論員向其他媒體供稿是長期形成的路徑依賴,在新媒體平台沒有如此火爆之前,評論員可以較為輕鬆地完成編版和寫稿任務,有余力向外供稿,但隨著微博、微信平台的興起,傳統媒體評論面臨著轉型挑戰,此時有必要思考如何重新調配評論部人員力量,推動紙媒評論在新媒體平台擴大影響力。

筆者在訪談中了解到,不同媒體對於評論員對外供稿和兼職的規定是不同的。比如《晶報》規定本報評論人員未經允許不得向外供稿﹔《華商報》曾專門出台制度鼓勵評論員向其他媒體供稿,認為這有利於《華商報》評論的品牌傳播,也是同外界保持暢通交流的渠道﹔《羊城晚報》則同意本報評論員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接受外部約稿,並允許評論員將某些在該報發不出的評論另投他處﹔《人民日報》評論員也可以給其他媒體寫稿,但隻能以個人身份,一般用筆名。

兼職方面,《華商報》有制度規定,不允許評論員接受兼職﹔但《羊城晚報》同意並鼓勵評論員在外受聘參加各種活動,如高校授課、擔任評委、嘉賓等﹔《南方都市報》評論部則一直跟公益組織有比較緊密的合作,部門評論員及北京的評論記者都有參加公益組織。

評論員開設個人評論類微信公眾號方面,在接受採訪的17家媒體評論部中,《北京青年報》《長江日報》《東方早報》《南方日報》《華商報》《海峽導報》等6家媒體沒有評論員開設個人微信公眾號,其他11家媒體都有,其中《南方都市報》最多,有5個﹔另有2家媒體的評論員開設了非評論類的個人微信公眾號。

在多家媒體評論部表示人手不夠導致部門的微信公眾號無法開辦的情況下,評論員個人的微信公眾號卻相對活躍,這顯然說明,部門開設微信公眾號之難背后遠不僅是“人手不夠”問題,而是有著其他復雜的原因:

其一,很多媒體機構本身就不鼓勵評論部開設微信公眾號。評論意味著批評,意味著風險,媒體機構在審核紙質版評論之外,恐無再多精力和意願去承擔網絡評論的審查風險。特別是評論部微信公眾號代表著所在機構的聲音,網絡發言一有不慎,波及面非常廣,成為很多媒體的不可承受之重。如訪談對象D所說:“個人可以比較自由地寫作表達。但是部門公號的各種審查監管都非常嚴格,代表機構本身,各方面都很謹慎。” ③事實上,有的媒體評論部即使開設了微信公眾號,也會注意在名稱上和所在機構“切割”,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南方都市報》的微信公眾號就叫“有難度”。

其二,多數媒體沒有建立起明確的有關微信公眾號運營的獎懲制度,導致開設及運營的動力不足。和傳統評論版的編輯不同,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要在選稿、寫稿之外,考慮新媒體平台的話語表達特色和傳播機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用戶互動,也需要評論員掌握更多的新媒體技能,這些人力物力上的欠缺,制約了媒體機構評論類微信公眾號的開辦。此外,有的媒體舉機構之力集中打造APP,其中已包含評論板塊,如《東方早報》的“澎湃”,這樣的話,評論部單獨再做一個微信公眾號的動力也不大。

其三,對評論員個人而言,他們更願意通過個人微信公眾號發表言論,這樣靈活度更高,也更有利於個人品牌的塑造。目前媒體並沒有要求評論員像匯報個人微博賬戶那樣向組織匯報個人微信公號,評論員微信公眾號的言論風險自負,較少和單位挂鉤,相比微博來說發言更為自由﹔而且,微信公眾號的打賞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評論員拓展新的增收渠道。

訪談對象C認為:“這裡面可以窺見傳統媒體所謂轉型的困境。傳統媒體原來積累的影響力,在微信傳播中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作為機構本身,則反而成為累贅,最突出一點就是,在言論尺度上,它依然受制於機構,盡管比報紙稍微寬鬆一些,但遠不如個人靈活。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微信公眾號就是去機構化。”訪談對象G對此也表示認同,認為機構評論“受到的限制太多了,個人言說不需要考慮太多因素”。

不過,相比個人評論類微信公眾號,機構評論類微信公眾號也有其自身優勢,如文章品質較為穩定,資源相對充裕,發布周期有保証等。在言論主體極大豐富、多元,自媒體興起的情況下,媒體機構通過評論發聲仍有其意義所在,媒體評論部應認識到這一問題,並思考如何讓機構聲音、機構立場影響更多的受眾。

3.自媒體人大量涌現,評論主體和評論標准日益多元化

筆者在訪談中了解到,很多評論員並不會特別去關注那些評論類公眾號,在被問及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個人或機構類評論類微信公眾號(不限個數)時,有評論員直言:“這個沒什麼好推薦的,我覺得每個人因口味興趣不同,關注的公號也有所不同。我個人喜歡稍微文藝一些、生活化一些、離熱點遠一些的公號。每天做時評已經離熱點很近很近了,我希望生活能離新聞遠一些。”(訪談對象H)

在匯總被訪談對象推薦的機構或組織類微信公眾號時發現,評論員們提及最多的是“團結湖參考”,共8次﹔其次是“俠客島”,3次﹔“海運倉內參”“智谷趨勢”“新京報評論”“沸騰”均被提及2次﹔其他如“人民日報評論”“金台2號”“大象公會”“咋整”“識局”“媒體札記”“吳曉波頻道”“央視新聞”“大家”“共識網”“有難度”“知廈論壇”“紅辣椒”等均隻被提及一次。

而匯總被推薦的個人評論類微信公眾號時發現,評論員們提及最多的是“舊聞評論”,7次﹔其次是“王五四”,4次﹔再次是“毒舌的毒”,3次。

從上述匯總中可以看出:首先,開設時間越早的微信公眾號,在影響力方面越有優勢,因為它們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未出現之前,已積累了一定的影響力,並在后續運營中相對穩定地保持了這種影響力,如“團結湖參考”、“舊聞評論”。

其次,微信公眾號進一步抹平了個人運營和機構運營的差別,所有微信公眾號都是平等地被“折疊”在微信用戶的“訂閱號”裡,並按推送的先后順序呈現,不像微博平台為機構用戶提供認証或推廣等服務。而且對很多網友來說,他們並不在意公眾號背后是個人運營還是團隊運作,他們更看重的是微信公眾號提供的內容、觀點。

再者,新媒體平台上,有關新聞評論的定義進一步模糊,很多文章並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新聞評論,它們的言論尺度更大、個人色彩更為鮮明,更擅長使用圖片、視頻、漫畫等手段增強說服效果。

此外,評論人給出微信公眾號的推薦理由,主要提及的幾個因素是:

1.觀點的深度:有見識、有料、犀利、深入﹔

2.觀點的稀缺性:原創、獨特、有非主流見解﹔

3.表達的時效性:及時、第一時間表達觀點,熱點抓得准﹔

4.表達風格:語言調皮,有趣,寫法上有創新﹔

5.和自身的相關性:是自己所在部門主辦的﹔

6.傳播的便捷性:適合微信朋友圈傳播,文風貼合移動互聯時代的閱讀習慣,能在快速瀏覽中幫助人拓展思想維度。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