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5年第4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2015年全國兩會報道的六大亮點【2】

張昆 張宇

2015年07月13日08:31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三、試水“眾包新聞”

“眾包新聞”在全民新聞時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眾包新聞”的生產模式由傳者向受者轉變,以用戶生產為核心,把用戶納入新聞報道的環節中來,變革了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與傳受關系,使讀者從內容接收者變身為內容生產者,而編輯從內容生產者變身為把關人。

研究互聯網技術社會經濟影響的美國作家克萊·舍基在《認知盈余:時間的力量》一書中提出:“以你為對象的媒體如果沒有將你包含進去,那麼就不值得在它面前待太久。”“參與是一種行為,它讓你覺得自己的出席很重要,讓你在看到或聽到某些東西時覺得自己的回應也是活動的一部分。”[3]這兩句話很好地詮釋了“眾包新聞”的重要性。隨著信息的爆炸式發展及人們媒介素養的提高,用戶已經不再滿足於隻當看客,作為信息接收者圍觀新聞事件,而“眾包新聞”正是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參與路徑。

長久以來,全國兩會報道一直是由媒體來決定報道內容,但這種方式已經無法完全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需求,用戶對媒體報道的內容不感興趣時便會遠離兩會報道,導致一些新聞成為媒體人的自娛自樂與自我狂歡。把用戶真正納入到新聞報道的環節中來,則可以更加吸引用戶的關注並激發用戶對兩會報道的興趣。

新浪在2015年全國兩會報道中首次探索新聞選題眾包產品“兩會選題會”,選題熱點來源於用戶,讓用戶“上頭條”、當“主編”,並對其進行紅包獎勵。新浪新聞編輯團隊集體討論后,從網友提交的眾多選題中選擇合適的進行操作。凡是選題被採納的用戶,至少可以獲得500元的微博紅包,在“主編”崗位表現最好的還可以獲得5000元的獎勵。這種方式使用戶成為兩會新聞報道的有機組成部分。據新浪新聞中心原創主編李大明介紹,新浪未來新聞眾包的生產模式將會進行更深層次的推廣。

不少媒體通過新媒體平台發起線索征集與話題討論,並把互動內容作為新聞素材。《經濟日報》通過“兩微一端”征集兩會話題。中國之聲《政務直通》欄目引入用戶生產內容概念,在直播前開通兩會熱點話題的微博、微信調查,征集網友提問,並將問題融入直播中。

但在上述案例中,用戶參與的還只是新聞生產的初始環節。如果媒體能夠秉持互聯網思維,在選題、採寫、編輯、傳播等各個環節開拓“眾包新聞”生產模式,便能夠讓用戶真正參與到新聞生產中。

四、媒體新技術應用

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驅動新聞生產與傳播的發展。媒體報道要向技術創新要生產力,捕捉新技術特色,實現炫酷的用戶體驗。

從2012年南方都市報制作的《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億像素照片,到2014年人民網記者報道全國兩會時配備的谷歌眼鏡,再到近期走紅網絡的“採訪神器”自拍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與新設備被媒體應用到全國兩會報道中。

今年的全國兩會報道中,秒拍、HTML5、二維碼、微信“搖一搖”等新技術大放異彩,航拍器、自拍杆、谷歌眼鏡等新設備也成為記者搶新聞的利器。

輕視頻在移動端的傳播非常廣泛,《新京報》全國兩會期間重點推出的“動新聞”格外引人注目。秒拍是微博推出的一款新型移動視頻應用,能夠快速實現視頻的拍攝、上傳、發布,得到了記者的熱捧。在此次全國兩會報道中,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人民網、中國青年網等眾多媒體紛紛運用“秒拍”技術,第一時間把全國兩會的最新資訊以視頻形式呈現給網友。秒拍成為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傳播效率最高的新媒體報道形式之一,其中一條秒拍報道的點擊量達300多萬次。

可視化技術在兩會數據新聞方面被廣泛運用,《人民日報》在“兩微一端”推出的《9張圖帶你讀懂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青年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的《一圖讀懂政府工作報告裡的青年紅利》等可視化新聞產品受到網友熱評。

2014年10月29日,HTML5的標准規范最終確定,為新聞的可視化呈現開辟了更加寬廣的道路。HTML5技術能賦予網頁更好的內容層次和結構,非常適合在移動端呈現豐富多樣的動態效果,給用戶帶來各種形式的交互體驗。2014年下半年以來,以HTML5技術為依托的新聞產品不斷刷爆社交網絡,如騰訊出品的《知情病人》、網易客戶端出品的《習近平和奧巴馬夜游中南海》等。隨著HTML5應用場景及使用群體的迅猛擴大,其已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傳統媒體時代單向傳播的模式,用戶參與互動和社交分享成為HTML5的顯著特征。各大媒體在報道全國兩會時,充分利用了HTML5技術的優勢,在HTML5新聞產品的頁面上融入圖片、圖表、音頻、視頻、游戲、互動調查等元素,生產出令用戶尖叫的新聞產品,使全國兩會報道精彩紛呈、奪人眼球。例如,中國網每天推出HTML5特刊《直通兩會》,展示全國兩會眾生相﹔網易新媒體實驗室在全國政協會議開幕前推出HTML5產品《人民大會堂,小明帶你玩》,刷爆社交網絡。

借助新的技術設備,媒體充分發揮想象力,在全國兩會報道中亮出各種“採訪神器”。由細細的自拍杆、調成自拍攝像模式的智能手機和藍牙遙控器組合而成的“自拍神器”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現場各路記者爭搶新聞的利器。

繼春晚微信搖紅包活動引爆網絡,“央視新聞”首次在全國兩會報道中應用了微信“搖一搖”功能,實現跨屏實時互動,用戶通過搖動手機隨時都能進入“兩會解碼═群策群力”等新媒體產品的交互頁面。四大門戶網站也不甘示弱,新浪首用可穿戴設備拍攝全國兩會﹔網易將“跟帖文化”和彈幕技術相結合﹔騰訊推出各種短動畫視頻﹔搜狐則追加了多場全媒體直播,並設置了全國兩會鈴聲提醒服務。

無論是新技術還是新設備,隻要媒體能激發創意“為我所用”,定能使全國兩會報道精彩紛呈,並引爆傳播熱點。

五、表達方式接地氣

要想改變人們對傳統時政新聞報道枯燥死板的印象,起碼報道形式要生動活潑,表達可以更軟更萌更清新。今年全國兩會報道中,“圖解兩會”“數讀兩會”“漫畫兩會”,以及兩會主題的動畫視頻、脫口秀視頻、互動游戲等都受到了人們的熱捧,擬人化表達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而個性化解析也讓更多人對全國兩會報道產生興趣。

《人民日報》3月2日要聞版開辟新欄目《書話兩會》,開篇《第一回:委員抵京抬眼望 平年盛會不尋常》語言活潑,廣受青睞。《中國青年報》出品的脫口秀節目《曹林說會》風格犀利、風趣、輕鬆、幽默,贏得了不少擁躉。

一系列“小”字輩的虛擬人物頻頻亮相全國兩會報道,如《人民日報》的“小明”、新華網的“小華”、中國新聞網的“小七”等,使報道生動活潑,也更接地氣。媒體用活潑的虛擬人物報道嚴肅的政治新聞,不僅改變了傳統媒體高傲的傳播姿態,也讓受眾有強烈的代入感,提升了全國兩會報道的吸引力與感染力,也收到了更好的傳播效果。

網易新媒體實驗室推出了一系列可視化新聞策劃,如有故事有場景的HTML5策劃《兩會保障,你不知道的付出》,自述型擬人化動畫視頻《來,幫“代表議案”找記憶》,以及輕鬆有趣的解釋型動畫視頻《嘿,人大代表你懂嗎》等,表達生動活潑,在社交平台反響熱烈。

“板起臉來講道理”的方式早已不適應當今的傳播生態。《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微傳播上發力,其王牌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及“學習小組”運用輕鬆活潑的表達方式對全國兩會進行深入解讀。“俠客島”以“拆解時政迷局”為己任,每個作者都以一個武俠式的筆名出現,如“東郭栽樹”“獨孤九段”等。全國兩會期間,“俠客島”推出《李克強的王牌計劃》《中國為反腐立法,為何遲到整整14年》等,用讀者愛聽且熟悉的語言來解析和講述嚴肅的時政新聞內容。“學習小組”文如其名,專注於解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活動,全國兩會期間推出的《人大開幕當天,習近平強調了什麼》等文章十分接地氣,用生動鮮活的語言來解析習近平的政治活動。

六、崔永元式全國兩會報道

官方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一直被視為需要打通的兩個輿論場。但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與傳播生態的變化,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輿論場正悄然興起。

今年的全國兩會,崔永元也置身於這樣一種輿論場。每年全國兩會上都有許多媒體報道明星委員,但全國政協委員報道全國兩會卻很罕見。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拿起自拍杆和話筒,實時記錄會場動態。當被記者包圍后,崔永元用自拍杆托著手機跟記者玩起了對拍,崔永元一邊接受記者採訪一邊進行視頻記錄。

全國兩會期間,崔永元手拿“自拍神器”全程解讀全國兩會,如揭秘全國政協委員住宿細節等。3月4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民建、無黨派界別進行聯組討論時,崔永元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進行提問,並用“自拍神器”記錄了兩人的互動。

崔永元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全國兩會,卻以自身為例進行體驗式採訪,極大地拉近了受眾與兩會的距離。官方媒體的報道和社交平台的熱議使得這一新鮮事件迅速發酵,成為今年全國兩會報道的一大亮點。崔永元式全國兩會報道不僅展示了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自然狀態,也使得傳播形式本身成為研究的對象,這種模式在以后的會議新聞中可能不會是個案。(張昆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宇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2011級本科生)

參考文獻:

[1]魏志奇.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J].新聞世界,2014(5).

[2]黎萬強.參與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克萊·舍基.認知盈余:時間的力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上一頁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