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5年第5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框架”概念再辨析——兼論近年國內外的框架研究【2】

楊璀璀 蔣忠波

2015年07月14日12:49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三、國內框架研究現狀

通過對中國知網的搜索,以“框架理論”為主題詞,學科類別為“新聞與傳媒”,時間從1999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共獲得相關文獻521篇。其中,1999年至2008年相關文獻總共為74篇﹔2009年至2013年相關文獻總共為447篇,可見近年來國內學界對框架研究的關注增長之快速(見下圖)。

(一)對文本框架的研究

文本框架的內容分析研究是國內框架理論研究的重點,個案分析研究數量最多,比較分析的研究也不少。一方面,個案分析在521篇研究文獻中有近300篇,常以單個媒體對社會熱點話題的報道為框架研究對象。如《〈人民日報〉汶川大地震報道框架理論分析》是一篇典型的個案分析,以《人民日報》關於汶川地震發生后的一個月報道為樣本,結合中、低層次框架理論具體分析其中的報道框架,為媒體報道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提出建議[25]。同時,在這類文獻中,以類型新聞報道為對象的研究眾多。如《框架理論下地市民生新聞研究》《框架理論視角下戶籍改革報道》《框架視野下的食品安全報道》《群體性事件報道的新聞框架》。在《群體性事件報道的新聞框架》這篇文章中還具體提出了三種新聞框架體系,即黨報黨刊的權威框架、市場化媒體的告知框架、網絡媒體的質疑框架[26]。不難看出,類型新聞框架研究的內容更具綜合性、類型化特質。另一方面,比較分析研究中常以跨地區、跨國家的媒體報道為研究對象,這部分文章分析了媒介使用框架的具體因素,但研究方法較為單一,數據統計的量化比較簡單,研究成果影響較小。與此同時,一些學者開始關注網絡媒介報道研究,但大多集中於大型新聞網站的專題性報道,如《網絡新聞專題框架分析》《基於金正日逝世報道的網絡專題框架分析》。

(二)對生產架構的研究

國內研究中很少對生產架構作專門性研究,並且動態構建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眾多,數據較難收集,許多文章是在相關理論基礎上進行宏觀討論,提出一定的主觀猜想。如在《論框架理論與媒介形象之建構》一文中,作者以“崔英杰案”為例探討新聞文本中媒介形象、新聞框架、受眾框架之間的互動關系,仍是對報道框架的內容分析[27]。文章認為在新聞框架與受眾框架的雙重作用之下,媒介形象才能完成意義的傳遞,這一觀點對生產架構研究有著積極意義。學者周翔的《文化維度和中國互聯網構形化》對生產架構進行了深度探討,引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運用邏輯斯蒂克回歸模型,對新加坡、美國和英國在2000年至2004年對中國因特網的新聞報道進行跨文化比較分析,討論文化維度與新聞報道如何相互關聯的問題,在中國互聯網這一語境下文化如何影響新聞文本框架的構建[28]。由於國內框架理論不清,並且生產架構與影響架構都受到受眾框架的影響,所以在研究中會相互交叉。例如張相濤的《受眾:影視文本的定稿人》一文中探討電視畫面編輯中,組織者和受眾之間的信息雙向交互過程,這三方面都有所涉及[29]。

(三)對影響架構的研究

這一部分國內的研究文獻數量也較少,常常摻雜在文本框架研究中。從國外的研究文章中我們不難發現,影響架構研究更加注重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同時,政治話題或者意識形態問題因其在媒介產品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更容易成為研究議題。學者周裕瓊在《剖析框架過程:在線公眾輿論和媒體報道的交互作用》一文中,對圍繞中國社會政治事件的206份網帖和114份新聞報道進行內容分析,研究在網絡環境下輿論框架和媒體框架是如何發生變化的,討論政府對框架形成的影響和網民對緩沖框架設置的潛力[30]。還有學者劉豐、田春燕的《以框架理論分析媒體導向》[31]宏觀探討了媒介受眾與新聞媒體的框架如何互相影響,以及記者、媒介、受眾意識形態的相互影響作用。但總體說來,國內這部分研究文章數據使用簡單,偏向於概述國外的研究成果,微觀變量分析不夠深刻與客觀。

四、框架研究問題與展望

(一)國內框架研究問題

整體來看,近年來國內學界對框架研究的關注度比較高,然而絕大多數都是基於框架理論對相關現象的個案分析。在這些個案分析中,周裕瓊、周翔等研究者做了深入探索。但是從總體上看,國內學界的框架研究依然存在著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

其一,框架研究不夠深入,現有研究側重於框架理論的應用,而疏於對框架理論本身的探討。主要是文本框架內容分析研究,而文本框架的含義、類型研究及方法研究都較少涉及﹔雖然文本框架是研究主體,但仍局限於單一的事件報道框架研究,對於框架動態發展變化的研究相對較少。

其二,國內研究中鮮有專門性探討生產架構以及影響架構的文獻,兩者常與文本框架交叉研究、宏觀探討,並且對於受眾框架的研究遠遠不夠。

其三,與其他領域的理論或范式相結合或者相比較的研究較少。

其四,研究對象單一,主要為紙質文本,而以電視或者其他文本為對象的研究較少。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問題,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國內對框架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晚,現在仍處於新聞框架在中國語境下具體應用的初期階段。

其二,由於框架理論起源於國外,語言、地域、引進誤差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對框架理論的研究。

其三,對框架概念的理解偏差以及對框架理論本身研究的不足,很多研究無法深入,只是對國外研究的簡單借鑒。使用的分析方法單一、籠統,不能細致有效地分析框架的發展變化與影響過程。

其四,探索框架分析方法的文章少,缺乏規范化的、有理論深度並且採用實証方法來研究框架理論的文章,這在國內幾乎是空白,需要大力強化這方面的研究。

(二)未來框架研究展望

鑒於上述研究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在未來的框架研究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要深化對框架理論本身的理解與研究,對於文本框架要橫向擴展研究對象,縱向深化概念方法﹔更要重視生產過程、影響過程的框架研究,加深受眾框架的探索。框架分析涉及多門學科,被認為是“破裂的范式”,對其生產過程和影響過程的宏觀探討與微觀實驗有助於厘清概念,建立更加完善的結構體系。

其二,增加對框架理論的具體分析與應用,利用科學的數據分析量化研究,甚至可以進一步說明框架出現的條件和操作方式。借鑒國外的框架分析方法,探索適合國內研究的分析方法。研究方法的缺失不利於深化框架研究,量化分析與質化解讀相結合有助於國內框架分析領域進一步深層次的研究。

其三,隨著媒介載體的豐富化,網絡媒體、影像媒體的快速發展,框架研究應將研究對象擴展到其他文本與載體中,結合社會文化、受眾取向、群體特征等,進一步深化框架分析。這些都需要較長時間的實踐研究以及研究經驗的不斷積累。(楊璀璀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生﹔蔣忠波為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兩會”輿論引導的效果及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3CXW014)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Goffman,E.(1974).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2]艾森克,基恩.認知心理學[M].高定國,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T.Gitlin,(1980)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J].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6-7.

[4]Entman,R.M(1993).Framing:Towards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 (4).

[5]Gamson, W.A., & Modigliani,A.,(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 (1).

[6]Gamson, W.A., & Modigliani,A.,(1987)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 In R.G.Braungart & M.M. Braungart (Eds).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 3,(pp.137-177). Greenwich, CT:JAI Press.

[7]Scheufele, D.A.(1999).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9 (1),103-122.

[8]De Vreese, C.H.(2005). News framing: Theory and typology 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Document design news framing.Theory and Typology 13 (1).

[9]臧國仁.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M].台北:三民書局,1999:32-44.

[10]Glenn W. Muschert. Frame-changing in the media coverage of a school shooting: The rise of Columbine as a national concern.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6 (2009) 164-170.

[11]Michael Griffin, Picturing America’s ‘War on Terrorism’ in Afghanistan and Iraq(Photographic motifs as news frames).2004.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 and New Delhi.Vol. 5(4).

[12]Cappella, J.N., & Jamieson, K.H. (1997). Spiral of cynicism. The press and the public go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47; 89.

[13]孫彩芹.框架理論發展35年文獻綜述——兼述內地框架理論發展11年的問題和建議[J].國際新聞界,2010(9).

[14]Chyi和McCombs:Media Salience and the Process of Framing(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March 2004 vol.81 no.1 22-35.

[15]Iyengar,S.(1991).Is anyone responsible? How television frames political issu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6]De Vreese, C.H. Framing Europe. Television New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Amsterdam, Aksant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17]Shoemaker, P. & Reese, S. D.(1996).Mediating the Message.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s.

[18]Cappella, J.N., & Jamieson, K.H.(1996). News frames, political system, and media system. In A.W.Heston, & N.A. Weiner(Ed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46, 71-84.

[19]Price,V., & Tewksbury, D. (1997). News values and public opinion: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media priming and framing. In G.A. Barett & F.J.Boster (Eds.), Progress incommunication sciences: Advances in persuasion (Vol. 13,pp.173-212). Greenwich, CT:Ablex.

[20]Coleman, R., & Banning, S. (2006). Network TV news’ affective framing of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Evidence for a second- level Agenda-setting effect through visual framing.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3(2).

[21]Chong,D., & Druckman, J.N.(2007). Framing theory. Annual Reviews in Political Science,10,103-26. doi:10.1146/annurev.polisci.10.072805.103054.

[22]Price V, Nir L and Cappella JN(2005) Framing public discussion of gay civil union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9(2):179-212.

[23]Samuel L. Popkin: The Reasoning Voter: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in Presidential Campaigns (2nd ed.).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24]David H. Weaver. Thoughts on Agenda Setting, Framing, and Prim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2007) 142-147.

[25]郭慕清.《人民日報》汶川大地震報道框架理論分析[J].神州,2012(14).

[26]岳璐,蔣超,李月紅.群體性事件報道的新聞框架[J].新聞前哨,2012(12).

[27]張曉鶯.論框架理論與媒介形象之建構[D].暨南大學傳播學碩士畢業論文,2008.

[28]周翔.文化維度和中國互聯網的構形化[J].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2008(2).

[29]張相濤.受眾:影視文本的定稿人——從框架理論看影視文本的制作過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2上).

[30]周裕瓊,Patricia Moy.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2007) 79-98.

[31]劉豐,田春燕.以框架理論分析媒體導向——以“9·11”事件后美國主要媒體報道的分析為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上一頁
(責編:張筱悅(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