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聞報道視角的貼近性
好的新聞作品應當是廣大群眾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它所報道的新聞事件和主題應當是同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是能反映群眾的要求和呼聲的。這點無需置疑,但是怎麼傳達如何形象報道?怎麼運用觀眾熟悉的語言簡單明了深入淺出做報道?這需要記者的功力和深度思考。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吳菊萍,一個真實的平民英雄》是浙江衛視《新聞深一度》記者歷時三個月跟拍創作的人物報道。不同於以往先進典型人物“感天動地”的報道風格,這期電視專題“非主流”地紀錄了平民英雄吳菊萍徒手接住墜樓女孩妞妞后,從一位平凡的普通人到享譽全國的道德楷模的心路經歷。節目獨特視角,真實生動,尤其是前期採訪時新聞人物吳菊萍語言朴實,加上記者在寫稿時注意語言跟觀眾的貼近性,整個專題節目語言風格平實有力,一改“高大全”程式以獨特的視角,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吳菊萍的平民英雄本色,這是評委們對這則作品給出的獲獎優勢,也透露出評委和觀眾對目前電視“先進人物”報道創新的殷切期望:那就是以普通觀眾的視角報道解讀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央視《塔縣皮裡村蹲點日記》作為一期記者走基層的正面報道,整個節目站在普通群眾的視角上,採取講故事的形式,記錄孩子們翻山過河上學的艱難過程。採訪沒有高高在上的豪邁語言,也沒有刻意的擺拍場面,而是以小見大,說的都是家常事,講的都是煙火事,記錄的也是最瑣碎的上學歷程。可以說節目形式朴素,語言平實無華。然而,強烈的紀實風格和一個個感人肺腑、觸動人心的故事,貼近了受眾的內心,引起了共鳴,讓人難以忘懷。作為央視改“文風”走基層的典范之作,節目生動體現了與群眾的貼近性,贏得了普通群眾的喜愛,獲得中國新聞獎名至實歸。
四、新聞主題評述的敏銳性
美國新聞學者卡斯柏·約斯特說:“一個不善於辨別顏色的人,不能成為畫家﹔一個不懂得音律和諧的人,不能成為音樂家﹔一個沒有新聞敏感的人,也不能成為一個新聞記者”[2]。隻有具有新聞敏銳性強的記者才能在錯綜復雜的事物中,及時發現有價值的新聞,表明其報道的思想態度和鮮明的政治立場。《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標准中第5條就要求新聞作品必須體現政治性、新聞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3]。因為新聞報道總是代表一定的階級、政黨或政治集團的利益,反映一定階級的觀點和傾向,所以,在平常的事件中發現不平凡的舉動表現都有可能成為大新聞、獲獎新聞。甘肅敦煌電視台獲得中國新聞獎的電視專題片《陽關夫婦》就真實展現了敦煌一對普通農民夫婦,在遠離城市的沙漠腹地,相扶相攜,樂觀向上,為敦煌植綠護綠、阻擋風沙的現實生活。節目不僅展示了大西北的原生態生活現狀,也流露出記者對敦煌脆弱生態環境的深深擔憂。節目強烈的紀實性和富有沖擊力的生態畫面讓觀眾深受震撼。也就是說,在一起看似普通的植樹造林新聞的背后,記者敏銳地抓拍到了社會對敦煌生態問題高度關注的這一主題,以普通人物的故事為主題線索,闡述了一個草根故事的國家大義,其意義不言而喻。
央視《新聞1+1》獲得中國新聞獎的節目《犯罪,別披著愛國的外衣》在全國民眾游行,聲討日本捍衛釣魚島國家主權的新聞事件下,及時介入,節目表面批評那些打著愛國旗號,參與打砸搶,其實就是替政府發聲,在這一敏感問題上,央視率先發聲剖析事件的心理根源,可以說在一起敏感的涉日問題上,巧妙引導了輿論,起到了非常好的社會作用。還有江蘇電視台的獲獎節目《如何理解“中國式民主”》,以訪談形式,邀請專家、教授從“埃及動亂”開篇,從國際到國內,從歷史到現實,深入地剖析“中國式民主”的深刻內涵,點評了國內近年來各類生動的民主實踐,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傳播效果。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