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6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從中國新聞獎看優秀電視新聞的基本要素

馬召平

2015年07月14日14:4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優秀的電視新聞作品需要新聞工作者有較高的個人思想道德與文化修養,需要新聞工作者走向基層接近廣大群眾,更需要在新聞採寫中堅持新聞原則,注意新聞作品各個細節,堅持新聞職業道德與操守。作為對中國問題的中國媒體解讀,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是一種媒體內容和傳播形式的有機統一,作品帶給從業者的啟示是多方面的,獲獎作品中呈現出的一些必備和共有的要素是媒體從業者值得關注和學習的。

關鍵詞:中國新聞獎﹔電視新聞﹔傳播﹔基本要素

每年評選一次的中國新聞獎是全國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也是檢閱年度新聞作品的一把標尺。這些作品在尊重新聞規律、強調真實和主題闡述方面觀點鮮明, 形式富於創新,而且在語言文字表達和技術制作方面獨具匠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結合近年來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筆者發現了一些共性的特征,對於新聞從業者有著重要的啟示性。

一、新聞題材的重大性

一條電視新聞能否引起觀眾的興趣,能否以新鮮的、強烈的、集中的內涵刺激觀眾渙散的注意心態,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看是否具有新聞重大性,就是所報道的內容是否有迫切的現實意義?是不是觸及當前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它反映的社會現象、社會事件和社會問題等具不具備社會關注度。尤其是獲獎作品,選材的重大性尤為重要。南京大學教授、中國新聞獎評委方延明曾說:獲獎作品首先具有的就是大局意識,大局意識就是國家意識,全局意識[1]。

第24屆中國新聞獎電視系列報道《尋找可游泳的河》,就是在全球環境危機的大背景下,以“清清河水,共同呵護”為主題,在浙江省省內尋找可游泳的河流,節目從最初的“尋河”、再到后來的“問水”,敢於直面矛盾說真話,從群眾關切的問題出發來主動設置議題,節目不僅選材重大,而且報道客觀、平衡、准確,富於理性,有效地引領了輿論,更為重要的是,從“尋找可游泳”的河到“五水共治”,最后得出的輿論導向是:治水已經成為浙江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的突破口。

同樣,獲得中國新聞獎的電視專題《地溝油,你去了哪裡》也就抓住群眾最為關心的餐桌大事——地溝油問題說起,追根溯源,記者從京郊養豬戶煉制地溝油說起,到暗訪加工現場整個過程,一直到最后對地溝油的銷售環節和運輸等整個環節進行了漓淋盡致的跟蹤採訪,可以說,地溝油關系老百姓餐桌食品安全,加上記者整個環節的完整呈現,讓人看的酣暢淋漓,最終以無可爭議的優勢獲得中國新聞獎。

二、新聞事件的典型性

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變革、新矛盾、新風險,以及來自廣大群眾和社會基層的呼聲和要求,這是新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而如何在萬千新聞資源中挑選具有典型性的線索充分報道,是新聞從業者追求的永恆目標,也是一件新聞作品在評獎中脫穎而出的秘訣所在。那麼,新聞事件的典型性體現在那些方面?縱觀歷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一是緊扣當下的熱點事件尋求新聞事件的典型性。獲得21屆中國新聞獎的湖州市廣播電視台拍攝的《專車專營,德清校車實現城鄉全覆蓋》就是在全國校車交通事故頻頻發生,校車安全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的大背景下,挑選了德清在啟動校車方面的典型事例,緊緊抓住德清校車的兩個特點:一是專車專營,二是城鄉全覆蓋,全面深刻剖析了德清校車運營以來的各項規范程序和典型做法以及帶給各地區開展校車運營的啟示。節目有大背景也有小視角,生動凸顯了德清校車關注孩子安全、關注國家未來,並體現政府責任的引導和示范意義﹔二是圍繞國家的大政方針尋找典型性。中國新聞獎中,一個縣級電視台——湖南寧鄉縣廣播電視台選送的電視專題《把糧食存進“銀行”裡》能獲得電視類一等獎。這件作品之所以能從縣級電視台一層層評選到中國新聞獎,最引人關注的是節目對“糧食銀行”這一新鮮事物迸發出來的強勁的生命力進行了深刻剖析,其具有的典型代表性和延伸出來的社會價值不言而喻,特別是事件本身的典型性在評獎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上角度新穎、內容豐富、貼近基層,從而獲得中國新聞獎。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燕帥)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