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2015年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傳媒節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嘉賓演講
人民網>>傳媒>>正文

謝海光:“互聯網+” 時代的主題詞

2015年07月21日13:54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謝海光
謝海光

2015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一線編輯、記者、支持人和著名專家學者,為來自海內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學子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幫助學子們了解傳媒業界和學界的最新發展動態,深化對傳媒業和新聞傳播學科的認識。以下為文匯報黨委副書記、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謝海光7月19日下午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摘要。

謝海光的演講緊緊圍繞著“動還是不動?平還是不平?”幾大互聯網+時代的基本特質展開,回顧了互聯網在中國的基本發展脈絡,分析互聯網+對現代社會的重要作用,以及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帶來的深刻震蕩。

上海——世界移動大會召開

謝海光指出,近日,世界移動大會在上海市召開。它代表著一個轉折,是現代傳媒整體轉型最重要環節之一,更是整個工業現代化進入移動時代的標志。世界由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變,中國主動擔當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重任,會議東半球選址就在亞洲,亞洲的中國,中國的上海。移動互聯網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聯網+”,近一個月來,歐洲、美國幾大報紙宣布完成使命,但也象征一個開始,當下我們是否能夠把握住機會成為時代主角,向我們發出了嚴峻的拷問。

“互聯網+”之於中國社會

謝海光帶領大家簡要回顧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歷程。1994年4月20日,中國正式進入國際互聯網,回想20多年前整個中國120多K的網絡流量,而今日我們的會場內已超過幾個兆,基於技術進步的信息社會發展迅猛。門戶聚合、社區聚合、社會化媒體聚合到互聯網+聚合,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發展的三個主要階段,中國網民經歷了由關注內容、萌生觀點、確立態度至形成了一種社會模式,真正將互聯網模式接入到生活中。

移動化——我以我眼看世界

謝海光介紹,有統計結果表明,35歲以下成年人每日看手機150次,而新傳類學生看400多次。傳媒的作用即傳播、領導組織的基本動力。移動終端不僅僅是通訊工具,而是信息的獲取方式。互聯網+時代強調移動、垂直、平台三大概念。動,是一種技術支持,垂直即是指精致到做成服務,平,是一種服務大眾的精神。移動是唯一增加的媒介時間,是媒體人的黃金時代的構成要素。

融合化——化,還是不化?

謝海光認為互聯網+改變了傳統金融服務業格局。融合化強調一種伴生的概念,傳統經濟的互聯網化,帶來金融服務業的互聯網化,例如余額寶、陸金所。同時,對傳統的金融服務行業進行改造,直銷銀行(direct bank)P2P等概念出現。P2P是一種互聯網金融模式,產生於傳統金融體系不能滿足的投融資需求。

同時,互聯網+也改變了生活服務業市場的模式。“餓了麼”、“攜程網”等等現幾大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服務類應用誕生於上海交通大學,即今天我們大講堂教室所在地。“互聯網+”的概念不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深刻變革,也為目光獨到的創業者帶來了無限機遇,創意源於生活。

可視化——媒體人的黃金時代

最后,謝海光帶領大家展望了可視化時代的發展前景。4G時代的到來,速度容量寬度擴張到30倍,媒體人一定要學會以最簡潔的語言來進行闡述與報道,但絕不僅止於大家口中所說的“娛樂化”。 面對讀圖時代,追求簡潔明晰的時候,這是一種媒體人基於新時代的“動”。追求“簡潔”不是黃金時代的逝去,而是當所有的人隨時隨地都在閱讀的時候,才是媒體人的黃金時代。

他指出,“謀發展”一詞已然不是新詞,但“謀”字背后卻有許多含義。時代變革,新型產品應運而生之后還需要在一個信息社會順勢而發展。謝海光教授深度剖析“互聯網+”概念之於信息社會所帶來的變革,它起源於互聯網,但絕不僅僅局限於互聯網,已然給我們的社會的經濟乃至日常生活來帶深刻的震蕩。謝教授從移動化、融合化等角度為我們展開互聯網+的新型信息社會的畫卷,剖析現狀從而賦予我們一種互聯網+的思維與視角。

課堂的最后,會場內的學子、老師掏出手機體會基於互聯網+之於生活的變革,同時面對面建立微信群。(鄭亦婷)

下一頁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