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斗,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以下為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傳播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洪浚浩教授圍繞“新媒體、新時代、新世界” 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摘要。
新媒體引導當下社會進入全新時代與另一世界
洪浚浩指出,新媒體,即new media,也可以換言之是新媒介。准確的說,媒體是媒介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因此新媒介大於新媒體。新媒體帶來前所未有的威力來自新媒介,其本質特點是突破時空界限。從理論上講,全世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發送信息給其他人,克服了時空的限制。
他指出,傳播時代與信息時代的根本性區別是,傳播模式發生了顛覆性與革命性的改變:1.人與人聯系更密﹔2.人與人互動更頻﹔3.媒體對社會的介入更為深刻。因而,新媒體給我們帶來了另一個世界——虛擬世界。“虛擬世界”並非是一個真正的虛擬世界,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世界,各個社會的的幾十億人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活動,而且有著其獨特的運作方式。新媒體帶來的這個虛擬世界被稱為世界的“第七個大洲”,各國都在搶奪這個“新大陸”。
新媒體影響社會各個層面
洪浚浩提出,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表層的、易見的影響:人們生活和行為方式的極大改變﹔第二,深層的、隱形的影響:在經濟的、文化的到幾乎各個領域,各種社會結構都發生了重組和改變。
至於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程度取決於哪些因素,洪浚浩指出其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1.取決於一個社會的政治與社會體系以及所處的社會階段,例如平穩型或轉型型,集權型或民主型,封閉型或開放型﹔2.取決於新媒體扮演的角色:社交功能或者社會。社會新媒體在中國的實際功能是社交,主要社會功能是社會,而美國實際功能和社會功能都是社交﹔3.取決於新媒體的發展程度、使用者所佔的比例和素養﹔4.取決於管理新媒體的能力。
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洪浚浩總結新媒體發展與變化的趨勢,即更多形式的新媒體將不斷出現,其目前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所顯示的影響還僅僅只是個開始。
在5-10年后,新媒體將繼續極大程度和極大范圍地改變人們的生活與行為方式,並繼續導致各種社會結構的不斷重組,從而影響以致左右社會發展與變化進程和模式,任何社會都無法逃避,拒絕與擺脫。不可掉以輕心,也不必草木皆兵。最后,洪浚浩勉勵眾傳媒學子在面對新媒體迅猛發展與新內容不斷涌現的今天,不要迷茫困惑,而要堅守一份追求真理的態度,構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王淇)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