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6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文化認同視域下文化類電視節目的融合發展

駱世查,齊  特

2015年07月21日09:5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中國掀起一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價值的熱潮。在大眾傳媒方面,以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化類電視節目一方面承擔起在新形勢下形塑中華文化認同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正歷經著媒體融合的電視節目發展階段。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文化類節目往往呈現出無益於中華文化認同的種種面向。本文最后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結合新媒體融合功能與媒體融合方面的理論,為文化類節目的創新性融合發展提出應對之道。

關鍵詞:新媒體﹔文化認同﹔文化類節目﹔媒體融合

一、文化類節目融合發展對文化認同的挑戰

2013年8月央視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創下全國不重復收看人數6.8億的超高收視,2014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全國廣電系統學習借鑒《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等節目經驗,積極開辦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創文化節目。然而“粗略算下來,僅全國衛視開播的文化類電視節目就達數十檔。[1]”文化類節目的機械復制向中華傳統文化認同的形塑提出了挑戰,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文化類節目融合發展趨勢下中華文化認同之變。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將媒體融合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作為一種契機,引發了文化類電視節目生產上的一系列變化。如播放渠道上的變化,在刻板印象中文化節目往往叫好不叫座,因此傳統文化性內容也多出現在科普教育類欄目上。在融合發展階段,談話綜藝節目、真人秀節目、競技比賽節目等更適合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拓寬了文化節目的播放渠道﹔再如受眾維度的變化,傳統文化節目的的“文化灌輸”預設了被動的受眾,而新興媒體參與融合發展則將受眾直接納入到文化傳播的過程當中。由此觀之,文化認同在時間性上受制於新媒體文化的快節奏﹔文化認同的空間性也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特殊地理空間,加入虛擬空間的維度﹔文化認同的對照性也因文化節目的多屏融合而具有了互相交叉的觀眾群體,相應集體意識也滲透到了受眾的不同維度上﹔文化認同的互動性也不再局限於個人與團體,也存在不同身份的個人之間與多重團體之中。

其次,文化類節目發展規律造成的中華文化認同之難。當今市面上眾多的中華文化電視節目隻做到了本土文化的取材,但是后續節目制作中的跟風與同質化現象也極大地扭曲了熒屏生態,從中長期來看不利於中華文化認同的形塑。21世紀初,中國出現了一批較有文化品味的講座類電視節目,如《百家講壇》,但趨之若鹜的節目模仿行為讓這類節目顯現頹勢。媒體模仿同形理論對這一發展規律有精准描述,“同形的發生是由於組織無法找到‘最適化’策略,或者決策者學習了最佳解決方法而調整其策略的說法。[2]”中國媒體的雙重屬性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同形現象”的發展,地方衛視的自發電視節目模仿行為在得到國家部門的倡導與鼓勵之后,便會出現從無人問津到同類節目扎堆的極端現象,最后反映在收視率上。

最后,文化類節目融合發展中文化認同的多元復雜。文化類節目融合發展中的文化認同問題有兩端,節目融合談的是“媒體端”的發展態勢,文化認同談“受眾端”的狀態。見“媒體端”融合發展的諸種變化業已引發了“受眾端”文化認同的變化,“受眾端”文化認同自身的多元復雜同樣會影響“媒體端”的融合發展。有學者將文化認同分為社會認同、職業認同、地理認同、國家認同、共文化認同與族群認同六種形態[3]。作為擁有多民族的中國,從政治經濟中心到邊疆的文化認同都圍繞著民族文化、國家意識形態、現代民族國家形態等關鍵議題。因此,中華文化認同也呈現出多元樣態。

相應地,中華傳統文化類電視節目的融合發展須考慮中華文化的地緣差異、民族差異、意識形態強弱等。這可能是文化類節目多元化發展的契機,也可能是文化類節目融合發展中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文化風險。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