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初、張歆藝在影視節目展上宣傳《咱們相愛吧》。京華時報記者吳平攝
孫紅雷主演《好先生》,重新回歸都市題材劇。他笑稱:“現代劇不用化妝,就能充分展現我的顏值。”京華時報記者王儉攝
昨天,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行。適逢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鐵血淞滬》《刀尖》《解密》等電視劇亮相。今年的節目展由往年的3天減少為2天,參展節目約4萬余部,參展商數量銳減,海潤、華誼等大公司不設展台,到場的明星也寥寥無幾。節目展遇冷,而整個電視劇行業也境況堪憂,成交量陷入低谷。
綜藝搶人演員難請
《北平無戰事》制片人侯鴻亮表示,自己每年都會參加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今年的感觸尤為強烈,電視劇行業到了危險的階段,“危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據我所知今年的電視劇成交量是4年來最低﹔二是像精品劇越來越少,造成了觀眾的流失。”
他還透露,很多電視劇鬧“演員荒”,“下半年很多戲開不了機,因為找不到演員,很多明星都奔綜藝去了。綜藝節目能夠短時間增加知名度、粉絲量以及賺到可能比拍電視劇片酬更多的錢。”侯鴻亮認為,綜藝節目並不適合所有的明星,“有的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釋放出來了,像黃渤就太可愛了,會吸引更多粉絲﹔但有的並不是,可能是一種傷害。演員還是需要影視手段塑造一個人物讓大家來喜歡。綜藝等於是把這個打碎了,讓演員秀出真實自我,但真實的一面往往沒有熒屏形象那麼吸引人。”
導演徐紀周也表示,演員比去年更稀缺了,“而且現在找演員還多了一個條件,就是要電視觀眾和網絡觀眾都喜歡的明星。”徐紀周說,自己正在拍的《胭脂》就遇到了兩位主角陸毅和趙麗穎一邊拍戲一邊去參加綜藝節目的情況。在他看來,綜藝節目捧紅演員,對電視劇播出有好處,“去年《秀才遇到兵》拍完之后,李晨參加跑男,跑男火了對我們這個戲幫助挺大的。明星能在參加綜藝節目之余,過來拍我們這部劇,我就很知足了。”
行業趨勢三冷三熱
知名影評人李星文表示,通過對今年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的觀察,可以看出電視劇的行業趨勢:古裝劇熱、IP劇熱、顏值劇熱,而歷史正劇冷、抗戰劇冷、大都市劇冷。
李星文說:“拿歷史正劇來說,這三年就沒有出過一部能望歷史正劇四大件(《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裂變》)項背的作品。歷史正劇退出舞台,首先是因為品質出現了大滑坡。說抗戰劇冷,是因為這種題材拍了太多年,難免審美疲勞。大都市劇指的是《離婚律師》《虎媽貓爸》一類的大投資、大制作、大明星、大價錢的都市劇。原先有四星托底,網絡天價,廣告植入,再貴的明星也敢請。現在四星變兩星,購買力下滑,自然要減產。”
李星文表示,說電視劇的發展遇到了嚴峻的挑戰,一點兒也不過,“電視劇的投資總體在下行,產量也在下行,二季度公示的劇目數量創四年新低。電視劇的銷售愈發困難,收視造假成風。電視劇的輿論關注度明顯下降,被網劇和綜藝搶了人,搶了團隊,搶了版面”。
IP熱還能持續多久
曾經執導《中國式離婚》《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的著名導演沈嚴攜新作《穿越謎團》亮相影視展。對現在流行的追IP的現象,沈嚴坦言更多的是一種賭博心理,“因為現在制作人都很困惑,一些傳統做戲的標准,好像都不存在了,所以很多願意找一個新的方式去賭博。”但沈嚴認為追IP不會太長久,“IP也好,小鮮肉也好,總有一天觀眾要吃膩的,我覺得反轉很快就會到來,最終還是要看原創的水平。”
導演劉江推介的新作是《咱們相愛吧》。劉江說,《咱們相愛吧》的故事類型跟此前幾部很不一樣,《媳婦的美好時代》是一部家庭倫理劇,《咱們結婚吧》是一部都市愛情劇,而《咱們相愛吧》將會是一部精致的偶像劇,戲劇沖突的密度也會更高一些。談到IP,劉江認為,在一個正常的有生命力的作品裡面,大明星是如虎添翼,大IP也是如虎添翼,但是如果僅僅是拿大忽悠人,這就叫投機倒把。(記者趙楠楠許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