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編排制作的平台化,發揮優勢打“組合牌”
創新導致的一個趨勢是,衛視競爭從王牌節目PK、同時段收視PK的局面競爭,演變成整體平台的競爭。因此,平台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中又史無前例地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駁斥了平台被削弱的唱衰言論。平台競爭從宏觀與微觀角度可以分成兩個層面,接下來也以江蘇衛視的實踐為例。
宏觀上,今年第二、三季度,江蘇衛視相繼主打 “愛·闖未來”和“勇敢愛·新荔量”播出季。而主題絕非只是唱響電視蘇軍集結號的空洞概念。第二季度連推6檔綜藝節目,出牌的方式極為講究:江蘇衛視首次在版面編排上使出富有想象力的雙季播絕招,調整對象放在了兵家必爭的周末檔,具體來說就是周五電影評論觀點秀《一票難求》與環球探秘勵志真人秀《前往世界的盡頭》形成周間檔雙季播,周日明星夫妻游戲競技真人秀《為她而戰》與明星婚戀真人秀《我們相愛吧》形成周末檔雙季播,加上周六檔的絕對王牌《非誠勿擾》,江蘇衛視此舉在行業內形成巨大反響。很快,雙季播的策略也被其他一線衛視納入帳下。
不僅是串聯編排上主打無縫對接,在節目的類型選擇上,《為她而戰》、《我們相愛吧》與江蘇衛視向來的情感、幸福話題相關,特別是引發輿論熱潮的《我們相愛吧》,這檔明星戀愛的“后非誠勿擾時代”取得高收視實屬情理之中。第三季度江蘇衛視以“騎士精神”向原創大制作發起巔峰挑戰。頂尖制作團隊和頂尖明星加盟、頂尖外景呈現,《極限勇士》和《勇者大沖關》打造亞洲最大的游戲闖關賽道“極限街區”和“東方亞特蘭蒂斯”,兩者分別定位於闖關精英和平民挑戰。賽績超優的平民英雄也將闖入高階精英版,內容上實現通道互通。更大的創新之舉在於江蘇衛視一周七天貫穿打通的《勇者大沖關》,每天100分鐘劍指午間檔,從競爭激烈的晚間黃金檔抽出身來打造午間節目帶。
微觀上,整合能力漸漸成為平台價值的體現。長期以來,電視的收入一直純靠廣告收入維系運營。在互聯網、移動端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電視必須施展超強的整合潛能,包含廣告營銷、包裝制作、宣傳推廣等各個環節。有專業人士將此稱為平台的造血效應,邏輯在於:平台借高品質、品牌化欄目聚集大量用戶形成的關注度,通過內容革新和平台整合,可以進行IP衍生、電商零售、線下演藝娛樂、品牌化產品創立等諸多業態,實現平台造血。例如,《我們相愛吧》走紅之后,三對CP的旅游線路如“任性夫婦”的大理、“石榴夫婦”的關島等成為熱門,形成了巨大商機,江蘇廣電旗下的廣電國旅迅速跟進,推出訂制的旅行套餐受到追捧。類似IP深度開發的舉措,江蘇衛視也在鋪開。
三、制播分離的徹底化,開門辦台激活“鯰魚效應”
制播分離是一個老詞,但這兩年卻再度被廣泛提及。制播分離的深化帶來了這樣的良性循環:大制作、大產出的品牌內容相繼誕生,現象級季播欄目的刷新速度加快。近年來,電視的制播分離已現星火燎原之勢。一方面,制播分離加速人才、資源在市場和體制電視台間的流動﹔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進,制播分離的運作模式也開始變得更加靈活,從簡單的外包制作演變為涵蓋“聯合制作+收視對賭+廣告招商”的整體性合作。客觀上,以燦星為代表的《中國好聲音》模式的成功,讓藍色火焰、能量傳媒、世熙傳媒等一大波獨立制作公司在制作領域嶄露頭角。江蘇衛視在業內也一直秉承著開門辦台的姿態,以委托制作、廣告分成等多種方式與市場化的公司展開合作。一個值得一提的趨勢是,制播分離的徹底化也逐漸淘汰了簡單的“購買——播出”方式,更加看重制作團隊、制作要素的融合和合力,促使平台發揮更大的主動性。
江蘇衛視第三季度宣布聯合上海燦星打造《蒙面歌王》,蒙面歌者一決歌藝雌雄。節目模式引進自韓國MBC電視台。近日,韓版節目的收視率也傳好消息:連續四周佔據榜首,成為韓國目前最火爆的綜藝節目,人氣幾乎不亞於同樣是MBC電視台制作的《我是歌手》第一季。正是這種開門辦台的姿態,讓江蘇衛視與燦星、藍色火焰等成熟制作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即將於第三季度周五檔登場的《真心英雄》,其制作方合寶娛樂是一個2015年初剛成立的新貴制作公司,江蘇衛視隻問質量不問出處,歸根到底還是把內容作為最重要的考量。
同樣的利好也來源於此,正是因為引入市場化的制作公司,台內的制作團隊也在這種內外交流中加速激活,“鯰魚效應”最大化地發揮出來。《我們相愛吧》的制作團隊來自於江蘇衛視原《人間》和春晚團隊,節目組除了內部主力團隊之外,還邀請到MBC的韓方團隊、深井文化的剪輯團隊、張一白導演等加盟,形成了分工明確又高度協同的“混編團隊”。最終,所有的人和要素結合在一起,制作出一個無與倫比的明星戀愛真人秀節目,刮起一陣CP風潮。
開門辦台,讓江蘇衛視既加大了節目創新力度,又強化了平台的價值,從而,讓電視蘇軍在風雲變幻的內容市場處變不驚。此時,回到開篇的那個電視人心中憂慮的話題,正解就是:生產出合乎平台定位、合乎觀眾觀看需求的豐富內容,加以創意編排的、營銷方式的、產業鏈打造的、廣告經營的多種創新,提供給觀眾更多的收視愉悅和情感共鳴,方能贏得觀眾的注意力。
(作者單位:江蘇衛視總編室)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