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9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從張季鸞的社評看新聞評論寫作的情理與文採【2】

魏文歡

2015年09月02日10:38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由於張季鸞在擔任《大公報》總編輯時,正是中國時局動蕩時期,內憂外患,因此,張季鸞以言論救國為理想,並繼承了我國近代報業“文人論政”的傳統,在報紙上就國家政策、政治腐敗、抗日救國、社會教育等問題展開論述和分析,選題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做到了針砭時弊、言之有物。例如在“九一八”事變之后,張季鸞寫了大量的社評如《國家真到危重關頭》《望軍政各方大覺悟》等文章,揭露日本要吞並中國的野心,以警醒國人。而隨著時局的變化,在七七事變后,張季鸞又刊發了許多宣傳抗日救國的社評文章,如《置之死地而后生》等都是不朽的名篇,激勵了國人抗戰必勝的信念。

(二)公正客觀的說理方式

盡管新聞評論是主觀的意見表達,但從傳播效果來看,能否在評論中做到公正客觀、不偏不倚,是對新聞評論員素質的極大考驗,而張季鸞所撰寫的社評,就很好地展現了其出色的評論寫作能力。在《大公報》1926年9月1日所發表的文章《本社同人之志趣》中,他鮮明地提出報紙“四不”的辦報方針,即“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強調報紙的公正性。在1936年4月1日張季鸞撰寫的社評《今后之大公報》中也對該報“公正性”進行了解釋,“要求同人盡可能地剖析事實,衡量利害,不畏強權,不媚時尚,期以工整健實之主張,化全國各種感情思想上之歧界”。由此可以看出,張季鸞對新聞事業客觀公正的追求,就社評而言,他能夠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客觀分析,不感情用事,不隨聲附和,而是以嚴謹的態度、縝密的邏輯來講道理,發議論。

三、從張季鸞的社評看新聞評論寫作的文採要素

“文採”狹義上是指作者的寫作功底,具體通過文章結構、用詞和語言的生動性得到體現。如果說情和理是評論必須具備的要素的話,那麼文採就是評論的加分項,好的文採能為評論文章錦上添花。因此,如果想要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引發更大的傳播效果,文採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要素。

由於張季鸞受中國古典文化的影響,其社評文章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常常使用排比、對稱等修辭手法,使得文章閱讀起來酣暢淋漓、氣勢磅礡。其社評文採要素的應用包含了如下兩個方面。

(一)犀利的文風

張季鸞曾經對自己的社評寫作技巧做了如下概括,“以鋒利之筆,寫忠厚之文﹔以鈍拙之筆,寫尖銳之文”。在其著名作品《蔣介石之人生觀》中,張季鸞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犀利潑辣的文風,將蔣介石蔣宋聯姻以繼續革命的觀點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批判,文中有這樣一段議論:“嗚呼,革命者,悲劇也,革命者之人生意義,即應在悲劇中求之。乃蔣介石者,以曾為南軍領袖之人,乃大發其歡樂神聖之教。夫以俗淺的眼光論,人生本為行樂,蔣氏為之,亦所不禁,然則埋頭行樂已耳,又何必嘵嘵於革命?夫雲裳其衣裳,摩托其車,鑽石其戒,珍珠其花,居則洋場華屋,行則西湖山水,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斯亦人生之大快,且為世俗所恆有。然奈何更發此種墮落文明之陋論,並國民正當之人生觀而欲淆惑之?此吾人批評之所以不得已也。不然,寧政府軍隊尚有數十萬,國民黨員亦當有數十萬,蔣氏能否一一與謀美滿之姻緣,俾加緊所謂革命工作?而十數省戰區人民,因兵匪戰亂,並黃面婆而不能保者,蔣氏又何以使其得知有意義之人生?甚矣不學無術之為害,吾人所為蔣氏惜也。”這段文字精彩紛呈、妙語連珠,在冷嘲熱諷中指出了蔣介石“不學無術”之德行,全文一氣呵成,跌宕起伏,堪稱文採斐然的社評佳作。

(二)語言的通俗易懂

張季鸞雖然具有扎實的國學功底,但在社評寫作中,特別是在抗戰開始后,常常用平實直白的語言來說理論述,使得社評文章深入淺出、平易近人。正如徐鑄成在談到張季鸞的社評時說,“張先生的白話文,還有裹過腳的痕跡,但字字句句,朴質沉痛,寫出了中國人民心底的悲忿和沉痛”。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張季鸞撰寫的社評《最低調的和戰論》就是“朴質沉痛”這種語言風格的代表性作品,在這篇社評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過多的修辭,只是用淺顯通俗的語言分析中日戰爭的局勢,進而揭露日本對中國侵略的本質,文章觀點明確,語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今天當我們重讀張季鸞的社評時,固然會看到其思想主張的局限性,但從其社評寫作的情理與文採來看,至今仍有借鑒意義。當下許多新聞評論要麼居高臨下、俯視讀者,要麼言之無物,內容空洞,無法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自然也就達不到評論的傳播效果,而張季鸞在社評中將“情”“理”“文採”很好地統一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社評的寫作要素,這種寫作方式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方漢奇等.《大公報》百年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李彬. 中國新聞社會史[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徐鑄成. 報人張季鸞先生傳[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作者系甘肅政法學院人文學院講師)

上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