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真人秀節目盛行的大潮下,對節目特點的分析層出不窮。本文從語境的角度來解析真人秀節目的制作特點,包括泛娛樂化時代與消費社會大背景的准確把握、大眾傳播時代受眾的角色演變、傳播媒介的廣泛性及多元化的宣傳途徑、明星效應和粉絲文化共存互動的時代以及廣播電視語境中聲畫的呈現效果等。
關鍵詞:跑男﹔語境﹔制作特點﹔真人秀
一、大眾傳播語境下真人秀節目的共性特征
大眾傳播語境的范圍極為廣泛,從廣義的角度來講,它既包括傳受雙方所處的歷史時代和社會、文化和經濟等背景,也包括傳播的觀念、媒介的應用傳播的機制和運營。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它囊括了廣播電視語境、表演性語境及模擬語境等。
(一)消費社會語境下文化商業化熱潮的驅動
“消費社會”與“生產社會”相對,指買賣(即消費)在經濟活動中起重要作用的社會。產品供過於求,消費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1]。“今天,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等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盛現象”[2]。消費社會的到來,所伴隨的是消費產品的擁簇,受眾的被動接受與熱捧的現象反過來促成了更多產品的出現,相應的,真人秀節目不可遏制地加入了文化商業化的隊伍中,並且在商業化的推動下愈演愈烈。
消費主義文化盛行的大背景與經濟利益的共同驅動,成為真人秀節目盛行的首要動因。一方面,消費主義社會使得文化成為一種商品廣泛兜售,而真人秀作為文化的一種表征,自然也列入了被消費的隊伍﹔另一方面制作商為了經濟利益苦心尋找消費社會的消費區域,在試水期獲得有利可圖信號的前提下,逐步加以開發、挖掘,改造包裝文化產品,真人秀節目在這一語境中便大行其道,廣為傳播。
(二)泛娛樂化時代語境下真人秀節目的訴求
大眾文化的崛起,使得無論是文學或影視甚至政治都帶著明顯的娛樂化傾向。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也接踵而來,人們更加需要輕鬆、有趣的節目來緩解日常生活的壓抑與枯燥。而真人秀節目的諸多特征滿足了大眾消遣的心理。或是隨著競技比賽一起緊張,或是投入到旅游真人秀裡見識山山水水的樂趣。在這種情況下,電視節目的娛樂化內容越來越多。一方面,泛娛樂化時代的大潮下,受眾盲目跟風選擇電視節目,另一方面制作方為迎合受眾的喜好而選擇商業價值更高的娛樂節目。而真人秀節目在泛娛樂化語境下的演繹成功抓住了賣點,同時也依賴於這一語境取得所謂的驕人成績。這樣一來形成了一個不斷循環上升的真人秀節目的娛樂化訴求:制作方努力將娛樂性融入真人秀節目中,爭取實現娛樂性最大化,以此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從而贏得利益。
試想,在精英文化佔據主流的時代,這樣的富有娛樂性質的節目很難叫座又叫好,由此看來,泛娛樂化時代的到來為其誕生、發展起到了主推作用,也使其走上了娛樂化的定性之路。
(三)大眾傳播語境下的受眾定位
大眾傳播語境下,受眾的地位和角色有著不可估量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受眾是電視節目的著陸點,同時也是被制作方打包的以收視率為形態兜售給廣告商的產品。那麼,受眾定位也就自然成了節目能否取得其既定利益的關鍵環節。
受眾對於節目樣本以及制作方的關系既是相互依賴又是對立。一方面,受眾的重要地位似乎使受眾擁有權力去決定節目的冷與熱,成與敗,甚至能通過收視率這一指向標來指揮制作方的節目制作,傳播思路,創作形態等,然而,在這種大眾傳播語境的無限能量中,受眾所接觸的文本更像是商業利益追逐者有意設計好,並強制框定給受眾的節目呈現。這就好比,受眾需要吃水果,而眼前的水果盤子裡隻放了一種水果,無論喜不喜歡都得接受。也就是受眾被制作方局限在既定的節目形態中,以被動的姿態去接受真人秀節目,從而也捧紅了此類節目。當然,新媒體時代信息大爆炸現象的出現,也讓人們更加喜歡選擇量身打造好的節目。因此,對受眾的定位與限制都是節目熱火的主要原因。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