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8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新媒體語境下傳統媒體的生存之道【2】

趙國寧

2015年09月09日15:05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提供權威報道與解讀

新媒體信息量大,信息增殖速度快,但是另一方面,龐雜的信息和大量重復的信息也給大眾的閱讀選擇帶來巨大壓力,加重的是隨之而來的“信息焦慮”。此時,經傳統媒體篩選的專業生產的權威新聞信息就顯得彌足珍貴。具體做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一是在事件性新聞報道中,要發出權威聲音。事件性新聞報道一般涉及到公眾事務和公共利益,有的還具有突發性特征。在新媒體上面針對有關公共利益的事件一定會引發討論,不否認在這過程中真理愈辯愈明,但是事件的發展變化進程往往會快於討論辯論議程。於此同時,新媒體發布的新聞信息很多時候帶有片面性,突出事件的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造成給公眾呈現的虛假的事實真相,在網絡上常常出現的“輿情反轉”現象就是這一問題的最直接體現。所以,此時的傳統媒體第一要義就是發出權威報道,全面報道事實真相。一方面弄清事件的本質,另一方面也要時刻關注新媒體的民眾輿論動向,對極端的言論有針對性的及時糾正。由此而觀之,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挑戰的同時也不得不說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機遇,例如民情民意的調查與把握在歷史上從未有過今天的便利,隻要打開網絡,上去瀏覽,或者是用數據分析處理軟件,進行次品檢索,就能時時把握網絡輿情動態。因此,傳統媒體需要做的是好好利用這一資源,從而將權威發言發揮到一個新高度,而不是一味的唱衰和排斥新媒體。

二是在非事件性新聞報道中,同樣要發出權威聲音。在非事件性新聞報道中,要做到呈現問題、引發議論以及統合觀點。

1.所謂呈現問題是與以往傳統媒體單純的報道問題相比較而言,單純的報道問題更多的是浮於事物表面,不進行深挖。而呈現問題則是突破新聞事件與社會現象的表層,進入其背后隱含的社會問題層面[1]。也隻有這樣才能深挖在事件背后的社會問題,進而做到對這些社會問題的深入、充分、有序、有效的呈現與傳達[1]。

2.所謂引發議論則是與之前單純的信息告知而言的。二者的區別在於,信息告知單純的完成告知使命,而不在乎信息發布后引發的效果,是否引發議論,其衡量的價值只是告知與否﹔而引發議論則不相同,其衡量的價值標准不單單是是否告知受眾,還關心傳播效果到底如何,是否引發議論。這是一種做新聞觀念的轉變,即從灌輸式到受眾本位的轉變。除此之外,引發議論還有助於民眾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引起議論,從街頭巷議到形成合力,進而促進相關問題的解決進程。當然,對於一些偏離軌道的議論,媒體也要及時的予以糾正,防止出現群體極化現象。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媒體的引導與受眾議論的自我糾正會逐漸提高公眾的媒介素養,從而實現促進以后公眾議論的良性發展。

3.最后是統合觀點。這是與之前傳統媒體的平衡觀點相對而言。這是當下中國社會轉型期背景的需要,同時也是權威發聲聚合民意的需要。首先說當下我國社會狀況,處於社會轉型深化期和攻堅期,各個領域都存在深層次的矛盾,既有的利益格局面臨重新分配,隨之帶來的就是價值沖突、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等各方面的矛盾沖突嚴重。為此,統合觀點就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也是新聞業在平衡各方觀點之上的進一步提升。媒體對各種觀點進行統合,要注意盡可能的使之更加系統、有條理並且朝著一個更利於社會發展的方向去進行。

也就是說,傳統媒體要發揮其相對新媒體的“權威”優勢,憑借其專業權威發聲在新媒體環境下找到自我的不可替代性,從而確立自我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間。傳統媒體要在新媒體時代做“權威”的新聞。

三、權威與新聞客觀性

傳統新聞和傳統媒體都強調新聞客觀性原則。權威則必然會冠以新聞從業者的主觀引導與解讀。那麼媒體對公眾的引導與新聞客觀性原則沖突麼?到底該如何看待二者的關系呢?針對這個問題,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首先,是因為客觀性原則本就不是一種超越歷史、超越文化、超越國家、超越時代的恆定不變的原則與標尺,而是一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新聞制度安排與新聞文化形式[1]。當前媒介環境變化也要求報道方式與原則有所轉變。並且純客觀的新聞報道是不可能達成的,隻要涉及到新聞事實的選擇則就必然帶有主觀成分。另外,在新聞報道寫作過程中的詞語的選擇,篇章的組織,這些無形的語言都會傳達出作者的情感傾向。因此,舒德森曾說過這樣一句話:“20世紀30年代的客觀性理念雖然是一個很流行的新聞學價值觀,但它剛一形成便土崩瓦解了”[2]。

其次,新聞報道目的的本身並非是受某原則限制,而是通過一些原則來達到新聞傳播的目的。這其中就包括告知、引導、議論、整合等。因此,用權威的報道來促進社會公平,保証傳統媒體職責的更好履行,進而改善公共生活環境,提升公眾的生活品質這一做法並無不妥,無需詬病。所謂媒體客觀性的原則和中立者的角色也不能一概而論,而是具體到某些語境下進行。比如記者採訪時不應該提前判定採訪對象的性質,而是應該以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但是當其完成採訪過程,進入新聞報道的寫作階段時,必然受記者固有價值觀的影響,從而讓其報道呈現出一定的價值觀傾向,但這並不能作為新聞報道不專業的理由。

參考文獻:

[1] 童兵,樊亞平.從信息提供者到問題求解者——轉型時代傳統媒體的角色轉型[J].新聞與傳播,2015(2).

[2] (美)邁克爾·舒德森著.陳昌鳳,常江譯.發掘新聞——美國報業的社會史[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上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