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花千骨》火了業內懵了 收視創紀錄衛視仍虧錢

2015年09月09日06:56  來源:文匯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花千骨》火了,業內懵了(附照片)

9月7日晚,國產古裝玄幻仙俠劇《花千骨》終於播出了大結局。盡管結局被剪輯得支離破碎,但仍不影響其收視飄紅,成為今夏國產電視劇的最大贏家。縱觀58集播出的3個多月內,收視一路高開高走,平均收視率達到2.213%,打破中國周播劇收視紀錄,甚至超越絕大多數日播劇集躍居本年度收視亞軍。而在網絡點播方面,總點擊量已超過180億,平均每集3億點擊,刷新中國電視劇歷史總播放量紀錄。

《花千骨》火了,毫無疑問。影評人們能找出許多個理由來理解它的大紅大紫,例如畫面唯美,觀眾從眾心理,或者人物設定討90后歡心等等。但讓人看不懂的事實也出現了。先是10天前,對於這部收視與關注度雙高的現象級作品,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節目交易中心主任肖寧語出驚人:“這部劇是賠錢的。”再是昨天,面對大量網友不滿該劇在大結局中劇情太過跳躍的質疑,制作方有人甚至直言:“如今吸引觀眾的第一要素是畫面,其次是演員顏值、演技,最后才是劇本。”這些言論一出,都足夠表明,電視劇產業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迷惘的岔路口。

電視台播劇還能盈利嗎

火了整整一個夏天,引得追劇的粉絲每天都翹首期盼著周日到來。火爆如斯,該劇唯一的電視播出平台應該賺到盆滿缽滿了吧?結果,湖南衛視竟然說《花千骨》是他們的賠本買賣。說好的高收視高回報難道不再是電視台的金科玉律了嗎?一切從《花千骨》開始分解。該劇由慈文傳媒集團制作並發行,採用周播劇形式推出(每周日、周一各播出兩集),由湖南衛視與愛奇藝分別競購到電視和網絡的獨家播出權。隨著兩家分別展開各自的廣告招商,一部《花千骨》在電視與網絡上的遭遇也開始漸行漸遠。

湖南衛視這邊,具體的投資回報比不得而知,但從肖寧的話不難得出結論,《花千骨》的廣告收入絕不是個美麗數字。電視熱播劇被廣告商冷落,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一來,“一劇兩星”的政策實行后,各家衛視為買劇投入更大成本,卻因劇間無法插播廣告而被扼殺盈利空間。二則,也是更關鍵的原因——綜藝節目近些年的強勢崛起讓國內各大衛視不得不轉移了制作重心,也讓廣告商厚此薄彼。眾所周知,湖南衛視的廣告標王都出自綜藝,而且,為讓各檔節目競爭到最大利益,電視台為它們逐個招商冠名,甚至同一檔節目在不同的季別都會產生贊助商更迭,其節目熱度完全能與商業回報及時挂鉤。被冷落的電視劇則沒法作為獨立項目進行招商。比如《花千骨》屬於晚間的“鑽石獨播劇場”,在它之前的《神雕俠侶》《少年四大名捕》與之后接檔的《大漢情緣之雲中歌》《秦時明月》都在2015年度該劇場的播出列表中。但這些劇集都提前一年就以“鑽石獨播劇場”的名義整體招商,無論各片的差異化內容,也不問各片的播出前景,統一“打包”。這樣的招商方式下,無論《花千骨》一路突破多少收視紀錄,湖南衛視都無法為其追加任何廣告投放。反觀愛奇藝平台上,電視劇仍是香餑餑一塊,廣告也尚未受限,加之網絡自身日益進化的吸金能力,都讓《花千骨》的網絡版變身搖錢樹。

電視劇和MV還有區別嗎

讓這秋天愈顯蕭瑟的,還有制作方的態度。從6月9日播出至今,《花千骨》用了拖拖沓沓50集的時間來描述主人公的“傻白甜”時光,卻對原著小說裡更有看頭的“相愛相殺”章節隻用寥寥數集帶過,至於花千骨變身“妖神”的場景,更是直到大結局才見分曉。影評人李星文這樣評價劇集的進程:“前半程裊裊娉娉,后半程一秒開挂。前半程細致入微,大結局跳躍式秒收。”面對這般讓人看不懂的劇情,制作人的話更讓人大跌眼鏡:“畫面第一,演員顏值第二,再次是演技,最后才是劇本。”她承認,這次《花千骨》的制作還是略嫌倉促了些,以后可以遵循這個“畫面→顏值→演技→劇本”的路線,把劇本再打磨精細一些。

確實,觀眾能找出許多個理由來贊美或者理解該劇的大紅大紫。贊美可以加諸仙俠劇獨有的唯美畫面與高顏值偶像演員,《花千骨》讓看膩了橫店大街小巷的觀眾,眼前豁然開朗來到了青山秀水的廣西。該劇開創的水墨畫風的確與廣西山水相得益彰,那似真似幻的環境,每每能讓觀眾跌入畫裡,也能讓淡雅飄逸的畫風與故事中隱忍的淒美內核絲絲入扣。理解則可以獻給劇情上的漏洞,因為該劇“架空”的情境設定,其中所有的邏輯盲點與史實錯點都會因故事背景的幻空而被忽略不計。

但該劇的槽點也顯而易見。劇情的跳躍與漏斷,劇本的倉促與粗糙,及每集長達15分鐘的“前情提要”,都是該劇被粉絲集中攻擊的方向。在李星文看來,這些算是國產電視劇的通病,不足為奇。但真正叫人擔憂的則是制作方這樣的理解。“信息爆炸時代,要讓觀眾第一時間投來關注,畫面和顏值是王道,之后才是劇情本身。就像國外的《暮光之城》,最大賣點不也落在了演員的臉上?”只是,跳出了“內容為王”的框架后,電視劇還能憑借畫面和顏值便重回巔峰嗎?沒有了劇情為本,電視劇與MV還有區別嗎?(記者 王彥 實習生 曾心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