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1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對我國當代新聞娛樂化的再思考【2】

——以“新聞”和“娛樂”的邏輯關系視角

金晏伊

2015年12月28日09:5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受眾的選擇性心理決定了受眾在心理上對大眾傳播的內容存在一個選擇的過程,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特點、需求、目的和興趣有選擇地注意(接觸)媒介,選擇性理解大眾傳播媒介的信息、選擇性地記住媒介信息中的一部分的內容。在選擇性心理基礎上生成的使用滿足理論告訴我們,受眾往往接觸、理解並記住那些能滿足自己需要或者興趣的信息。大眾傳播媒介的受眾具有為數眾多、分布廣泛、難以捉摸等特點。如何才能抓住成分復雜的受眾共同的興趣和需求呢?美國學者約翰·菲斯克說“我們對新聞的一般評價都集中在它在文化層面和中觀層面上的作用,卻忽略了它在微觀層面上最觀看的條件”,他認為實現新聞的大眾化的兩條基本原則是相關性和生產力⑤。所謂相關性,就是指新聞報道必須和受眾具有或地理或心理上的接近性,如果缺乏這種接近性,新聞就會變得索然無味,那麼受眾就會缺乏閱讀的動力,傳播效果的實現也就無從談起。那麼究竟哪一方面的相關性才能涵蓋到大部分的受眾呢?菲斯克將人的時間分為自由時間和包括外在壓力之下的社會勞動在內的“不自由”時間。“不自由”時間因為人的職業的差異而各不相同,唯有是擺脫了外在義務的人們在自由時間內開展自由的活動,享受愉悅才具有同一性。自由活動不同於必要的必然的物質生產勞動,不是為完成某種社會義務而必然進行的一項活動,它是人們在一定時間裡一定程度上擺脫世俗的種種束縛,擺脫了勞動的必然,擺脫生活的困擾,從而自我享受、自我展現的活動⑤。在當代社會,這種自由的時間就是進行娛樂與休閑的時間。唯有使人放鬆歡愉消閑的內容和方式才能抓住最廣泛的受眾的胃口,才能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才能使受眾願意閱讀、喜歡閱讀,並記住所閱讀的內容。因此,在新聞實踐中,對新聞娛樂化的處理和表達也是一種為了獲得良好傳播效果而展開的新聞傳播策略,實現了新聞傳播觀念由“傳者中心”向“受眾中心”的轉移。

因此筆者認為,新聞娛樂化是一種新聞處理手段和新聞傳播策略,具體是指:在媒介市場化語境中,新聞傳播媒介按照快樂原則和大多數法則,同時結合傳播媒介的傳播特點,來選擇和處理新聞內容的文化行為,具體表現為:形式上,豐富娛樂化的新聞表現手法﹔內容上,增加娛樂性內容在新聞中的比例、在遵循新聞規律的基礎上,對娛樂性內容的挖掘,以取得良好的新聞傳播效果。

三、把握新聞娛樂化的原則,警惕新聞的泛娛樂化

在新聞實踐中,確實有出現低俗化、庸俗化的新聞,這不是新聞娛樂化,而是新聞娛樂化的異化,是新聞傳播媒介不加選擇、全盤泛娛樂化的結果。其引發的負面影響,源於媒體自身,是新聞工作者在實踐上誤區。首先,媒介社會責任感的弱化甚至缺失導致新聞的泛娛樂化、濫娛樂化⑥。在市場經濟商業原則的指引下,部分新聞傳播者迷失在對經濟利益的追逐之中,媒體的不負責造成了新聞制作的天平從公共利益向經濟利益的傾斜。因此,理論界對於新聞娛樂化的鞭撻之聲也就可以理解了。新聞媒體責任感的缺失,在新聞娛樂化的實踐操作過程中陷入誤區,他們無原則、不分場合、不加選擇地對一切新聞素材都作娛樂化的處理,這是有悖新聞娛樂化的內在精神。

其次,部分新聞從業人員,缺乏應有的專業素養,在健康娛樂和低級趣味之間缺乏應有的價值判斷,把肉麻當有趣,導致新聞報道的庸俗化、媚俗化、低俗化。通俗是大眾文化的特征,庸俗則是大眾文化所摒棄的⑦。例如曾經出現在湖南衛視的氣象預報中的帶有挑逗意味的氣象播報員,國外電視台早就有之的裸播等,最后隻能使觀眾遠離。因為他們都偏離了新聞娛樂化的內在精神。

因此,堅持新聞娛樂化內在精神,關鍵在於對新聞娛樂原則的准確把握。

一方面,新聞娛樂化是有條件的。新聞娛樂化不是全盤娛樂化。在關系到國家重大方針、國計民生問題、災難以及關系到人的尊嚴等嚴肅的事實時是不能隨意作娛樂化處理的。大眾傳播媒介是社會公器,承擔著守望環境的職能,尤其是對預警性新聞的報道,例如對山洪、地震等自然天災的報道﹔對空難、火災、車禍等人禍事件的報道,要真實客觀地告知信息,不應賦予不合時宜的娛樂化處理手段。

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握好新聞娛樂化的度,即要堅持“適量”和“適度”原則。除了娛樂媒體,在任何時候,嚴肅新聞都應該成為新聞媒體報道的主要內容,與人們切身利益相關的硬新聞永遠是受眾最需要的信息⑦。如果一個綜合性的媒體,每天給予受眾的娛樂化新聞都大大超過嚴肅新聞,必然會削弱新聞媒體的環境監測、引導輿論的社會功能,將無益於人們作出正確決策和判斷,從而導致信息—行動比的失調。那時,大眾傳播媒介就成為了拉扎斯菲爾德理論中的“社會麻醉品”。

注釋:

①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寬譯. 傳播學概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②在線漢典漢字查詢引擎. http://www.zdic.net/c/1/13c/303534.htm

③沈薈,吳飛. 娛樂經濟的合理性與轉型責任——如何發揮媒體對青少年受眾的引導功能[J]. 新聞記者,2005(06):40-43

④百度百科:新聞的趣味性.http://www.baike.com/wiki/%E6%96%B0%E9%97%BB%E8%B6%A3%E5%91%B3%E6%80%A7

⑤轉引自肖雲. 新聞娛樂化的辯証批判[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05):189-192

⑥張永紅. 休閑文化觀:基於馬克思理論視角的解讀[J].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73-75+130

⑦汪健. 大眾文化背景下的新聞娛樂化[J]. 黃山學院學報,2006(04):141-144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講師 來源:《視聽》2015年第12期) 

上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